Advertisement
Giennargunarson

Untitled

Mar 31st, 2018
3,484
0
Never
Not a member of Pastebin yet? Sign Up, it unlocks many cool features!
text 441.25 KB | None | 0 0
  1. ,,一'藏
  2. ;学校代10200 分类号:K21 f
  3. 究学弩:1(^00200510684
  4. 密t 態无,丨
  5. 本鱗故碧
  6. 博壬学位後
  7. ,清代一剩翁#:
  8. A Study 〇« the PoJic^Manchu L^guag, and
  9. 学科第此;中届古代笨… #究友丨&东北民族与礓域史
  10. ,卜 V 夂
  11. 东北师賴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12. 10 年 ¥ K
  13. 学校代码:10200 研究生学号:10200200510084
  14. 分类号:K21 密 级:无
  15. 叫笟表受
  16. 博士学位论文
  17. 清代“囯语骑射”政策研究
  18. A Study on the Policy of ^National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in Qing Dynasty
  19. 作者:刘彦臣
  20. 指导教师:刘厚生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东北民族与疆域史
  21.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0年5月
  22. 独创性声明
  23.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24.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日期:>1〇、
  25.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26.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27. 位论文。
  28.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9.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30. 曰 期;飞〇/“々
  31.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32.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33.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
  34.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35. 神“"7
  36. 摘 要
  37. 本文将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领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引入到清代“国语骑射” 政策的相关讨论之中,通过反思传统的“汉化”观和“新清史”派有关清代“国语骑射” 政策研究的不足,认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衰微的历史 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指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 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 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8.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39. 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展开必要的学术回顾,提出以“文化自觉”理论 为指导,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40. 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接下来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对本民族历史 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讨论清太宗皇太极在 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历史过程。
  41. 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切 入点,考察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 学校、开创“木兰行围”、加强骑射训练等举措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及其影响。
  42. 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首先以雍正帝“夷夏之辩”的出 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特点及成 效;其次从杀曾静,立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为强化“国语 骑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 文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
  43. 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的兴衰与翻译科 的存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及其原因;其次从“尚武 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两个方面来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 并没有废止而是仍在延续。
  44. 结论。回顾全文,并讨论全文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演进 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 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 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5. 关键词:清代;“国语骑射”政策;“文化自觉”;“汉化”观;“新清史”派
  46. Abstract
  47.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cultural conscious ness55 theory which is submitted by Mr. Fei Xiaotong in anthropology field into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related discussion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criticizing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4tHan Hua,? view and the “New Qing History” scholors about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the policy in die Qing Dynasty, it considers that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establishment, implementation, adjustment, reinforce the continuity of historical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ing and unchanging”,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in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s been realized that from “cherishing own beauties” and “cherishing other’s beauties” to “every ethnic should enjoy the beauties of others^ is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the construct of multi-ethnic country .
  48.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49. Introduction. Mainly elaborates the theme of this research, to conduct the necessary academic review, offers to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s the guide aims to solve problems and explai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50. Chapter One.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before entering.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first ancestors of the Manchu language, riding and shooting tradition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formation; next Nuerhachi described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nation back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foundation of these efforts; discussion of the Qing Taizong Huangtaiji femily in the change as “Manchur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d for the later establishment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process in history.
  51. Chapter Tw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Junji,Kangxi era. Firstly, “the first worship Manchuria” the proposal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lear ancestor Shunzhi off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conditions; secondly, visiting by Emperor Kangxi set up schools,creating “Mulan Hunting around” in order to ridelaunched training initiatives to implement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and its impact.
  52. Chapter Three. The strengthening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Yongzheng and Qianlong two dynasties. First,uThe Debating of Yi and Xia,9 as the entry point to study Emperor Yongzheng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53.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made th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Second, from the killing Zeng Jing, on the formal start to examine the Emperor Qianlong in “unity” under the banner,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reform carried out in the Eight Banners, New Qing Imperial language translation engraved text “Tripitaka”,Conpilation “Qing Wen Jian with Five Characters” as well as restoration of “Mulan Hunting” such measures and their impacts.
  54. Chapter Four. The continuation and decline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firstly trips around the rising and falling of “Mulan Hunting” and the abolition of the section object of study, then analysis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illustrates the “Mane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was still continuing instead of abolishing by the two aspects: the continue of “military spirit ’’ and statability of Manchu language as the “natianal language”.
  55. Conclusion. It eviews the full text, and discuss the text of the two main points. First,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volution of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Second,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and unchanging’,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in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in the Qing Dynasty,“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s been realized that from “cherishing own beauties” and “cherishing other’s beauties” to “every ethnic should enjoy the beauties of others^ is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the construct of multi-ethnic country .
  56. Keywords: Qing Dynasty; “Manchu Language and Riding-Shooting” polic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n Hua” view; the “New Qing History” school
  57. s
  58. 攸簾....................................................................................................................................I
  59. 英文摘要....................................................................................................................................II
  60. 绪 i仑......................................................................................................................................1
  61. 一、研究主题.........................................................................................................................1
  62. 二学术刚.........................................................................................................................1
  63. 三> 理论方法........................................................................................................................11
  64.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14
  65. 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16
  66. 第一节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16
  67. 一>满洲先白勺语言文字...............................................................................................16
  68.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18
  69. 第二节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19
  70. —、“我是谁” ................................................................................................................19
  71. 二、 满文的创制与推行..................................................................................................21
  72. 三、 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23
  73. 第三节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28
  74. 一、 “我是满洲” ...........................................................................................................28
  75. 二、 改进满文...................................................................................................................30
  76. 三、 保持骑射,确立国策..............................................................................................35
  77. 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39
  78. 第一节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39
  79. 一、 “首崇满洲”..............................................................................................................39
  80. 二推行满文白勺举措.......................................................................................................40
  81. 三\推行骑射白勺举措.......................................................................................................45
  82. 第二节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49
  83. 一 > ‘‘满汉一体’’ ...........................................................................................................49
  84. 二、 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50
  85. 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62
  86. 第一节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62
  87. 一、 “夷夏之辩”.............................................................................................................62
  88. 二、 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63
  89. 第二节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72
  90. 一、 杀曾静,立正统.......................................................................................................72
  91. 二、 加强“国语骑射”教育........................................................................................75
  92. 三、 一统同文之盛..........................................................................................................78
  93. 四、 恢复“木兰行围”...................................................................................................81
  94. 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87
  95. 第一节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87
  96. 一、 “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87
  97. 二、 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96
  98. 第二节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98
  99. ―、“尚武精神”的延续.................................................................................................99
  100. 二、满语文的“国语” ±也位不变.................................................................................102
  101. ^ i仑.................................................................................................................................110
  102. 0^JCm..................................................................................................................................114
  103. 后 i己.................................................................................................................................128
  104. Pf寸 ^.................................................................................................................................129
  105. 图表目录
  106. 表1:《清实录》所见康熙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55
  107. 表2:雍正草月开设觉罗学一览表 ......................................................................................65
  108. 表3:《清实录》所见乾隆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82
  109. 表4:《清实录》所见嘉庆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90
  110. 表5:《清实录》所见清朝后期“拜唐阿” 一览表............................................................100
  111. 表6:《清实录》所见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图书一览表.............................................105
  112. 表7:满蒙文中学堂第一年每星期授课表.......................................................................108
  113. 表8:满蒙文中学堂五年制学生满蒙语文应达到程度一览表.....................................108
  11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5. 绪论
  116. 一、 研究主题
  117. 有清一代“国语骑射”亦称“清语骑射”或“清文骑射”,“国语”即满语,因在清 代,又称“清语”;“骑射”即能在骑马奔驰中射中目标。° “国语骑射”对于满洲统治 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语”,既是维系满洲人的精神和心理的纽带,又是满洲强 化与巩固国家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骑射”,既是满洲长期狩猎生活中的民族长技,又 是保卫政权的武力手段。“国语”与“骑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虽然在清代并 没有“国语骑射”政策之类的明确字样,但“国语骑射”多是被作为“满洲根本”来加 以强调,®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推行。@
  118. 清代统治者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满洲人的民族文化 特性,从而避免八旗满洲的“汉化”;同时,清朝前期该政策在八旗体系中的贯彻,也 促使包括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以及被编入八旗的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凸显了 “满化”的现 象。以往有关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研究以“汉化”观为主流,但近年来“汉化”观 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还由此催生出被称为“新清史”的 学术流派。®
  119.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汉化”观以及“新清史”派有关清代“国 语骑射”政策的研究的再思考,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 衰微与延续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对该政策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予以重新评价。
  120. 二、 学术回顾
  121. 笔者管见,目前国内尚未有专门以清代“国语骑射”政策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著作®
  122. ① 关于“国语骑射”的定义。参见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载于王锺翰:《满族史研究集》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 王锺翰先生将清太宗皇太极以金世宗完颜雍提倡“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为法的表述, 简称为“国语骑射”。
  123. ② 乾隆十七年上谕:“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嘉庆十三年上谕:“国语勤习,骑射必强”;道光七年 上谕:“国语骑射乃满洲根本,人所应晓”;咸丰四年上谕:“八旗人员骑射、清文是其本务”。见[清]长善等撰, 马协弟等点校:《驻粤八旗志》卷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5, 29, 35页。本文按清代习
  124. 惯,用“满洲”一词,不用“满族”称。
  125. ③ 清朝统治者制定并推行“国语骑射”政策无疑具有文化、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层面的多重意图,本文主要讨论它 的文化意涵及其价值。
  126. ④ 参见张勉励:《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一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载《清史研究》,1999 年第2期;张勉励译:《捍卫汉化:驳伊芙林•罗斯基之“再观清代”》(上、下),《清史研究》,2000年第1、3 期;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一一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载自《中 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10页。
  127. ⑤ “新清史”的主要特征在于:强调对于满文、蒙古文和藏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史料的运用以及清朝成功统治中的满 洲因素(“非汉因素”)。参见[美]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台北)《故宫博物院学术季刊》,2007年第2期; 庚]卫周安著,董建中译:《新清史》,《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定宜庄:《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 感想》,《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8. ⑥ 当然,这并不排除有些学术著作对“国语骑射”问题的专章论述。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 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六章“学习国语专精骑射”;张杰:《满族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1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 即便是专题学术论文也仅有三篇,它们是: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1984), 梁志忠《清代东北满族“国语骑射”的保存与衰微》(1987),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 语骑射”之维护》(2006年)。°尽管如此,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仍然 不少,但却存在将“国语”与“骑射”分离开来的研究状况。归纳起来,学者们主要是 围绕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与推行、作用与影响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131. (一)“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与推行
  132. 1.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133. 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时间,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国语 骑射”政策确立于皇太极时代。王锺翰先生曾指出:清太宗皇太极以金世宗完颜雍提倡 “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为法,从而把它简称为“国语骑射”。 @对此,张杰先生亦持同样的观点,并认为皇太极提出的“国语骑射”被作为祖训为历 代皇帝所遵守;®孙静也认为“国语骑射”政策确立的时间是在清朝入关前,“国语”、“骑 射”作为满族的两大民族特征,清朝兴起即为统治者所竭力倡导。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都 希望通过“国语骑射”以避免习染所谓“汉俗”。®这样,在清朝入关前,“国语骑射” 已经成为满洲人立国与治国的一项根本“祖制”。
  134. 另一种观点认为,“国语骑射”作为一种政治口号是在乾隆朝才明确提出来的。例 如梁志忠认为,“国语骑射”当作一项本质内容来强调始自清初,但作为正式口号的提 出是自乾嘉以后。®而陈鹏则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国语骑射”的口号是乾隆朝提出来的, “清统治者为巩固政权,保存满洲固有习俗,以避免汉化,自乾隆朝便提出了‘国语骑 射’的口号。” ®
  135. 那么,“国语骑射”政策到底是确立于皇太极时代,还是到乾隆朝才提出来呢?笔 者更倾向于傅乐焕先生的观点,他在《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国语 骑射”早在入关前的皇太极时就已提出,入关后百余年又由高宗弘历当作一个口号重新 提出并加以强调,“恰恰反映了这个时期反面的一个事实,就是本族人的骑射特技已不 能保持,而满族语言也渐被忘了。他从另…个角度,说明了乾隆以后满族人民变化的现 象”。®因此,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的时间上限,应该放在清入关之前;同 时,为了掌握有清一代“国语骑射”政策历史演进的整体概况,本文研究的时间下限为 清朝末年。
  136. 2•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137. 七章“国语骑射论”。
  138. ① 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梁志忠《清代东北满族“国语骑射” 的保存与衰微》(《满族研究》,1987年第3期);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139. ② 参见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
  140. ③ 参见张杰:《满族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141. ④ 参见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2. ⑤ 参见梁志忠:《清代东北满族“国语骑射”的保存与衰微》,《满族研究》,1987年第3期。
  143. ⑥ 参见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第176页。
  144. ⑦ 参见傅乐焕:《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六)1957年版I 第177页。
  145. 2
  1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国内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推行的讨论,主要是从满族、其他少数民族以及汉 族三个层面展开。
  148. 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在满族中的推行。主要研究成果有:杜家骥在《努尔哈 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探略》一文着重阐述了努尔哈赤时代满文的推行与普及的问题, 并指出努尔哈赤早在占据辽沈不久的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就已经开始兴办八旗教育, 任命八个满族巴克什充任八旗的专职教书师傅,以教八旗子弟。®温乐群在《试论皇太 极对满族文化习俗的改革》一文中指出,皇太极认为,保持本民族特征是关系到满族存 亡和能否战胜明朝入主中原的一件大事。于是,皇太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遗余力地 推行满语的使用,同时,皇太极把满族骑射习俗作为…种民族传统来继承,强调骑射行 猎在军事训练上的意义。@杨珍在《康熙帝教子论析》中论述了,中国历代帝王对皇子 的教育中,康熙帝以教子严格,为此倾注大最精力和心血而著称。他在培养皇子的过程 中,确定了以满文化为本,汉文化为用的教育方针,将文武兼备作为培养目标,并具有 注重实践、亲自施教等一系列突出特点。作为清朝皇子教育的真正奠基者与开创者,康 熙帝的教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孙静著《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认为,清 朝中叶,满洲人长期置身于汉地社会和都市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其“国语骑射”的本领 在逐渐丧失。乾隆帝为挽救“国语骑射”而进行的种种努力仅收到一定成效。透过乾隆 帝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乾隆帝并非要恢复“国语骑射”的实际功用,他动用国家政权 力量,以“国语骑射”来凝聚满洲人,其结果使得“国语骑射”成为实际生活中区别满 汉的标尺,并最终发展成为满洲共同体的象征。@刘玉文著《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 论》分析了清代前期“国语骑射”政策在满族中推行的情况,他指出,大清定鼎中原前 夕和之后一个半世纪,在满汉文化思想接触、碰撞、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清帝出自 居安思危、巩固皇权和延缓政权衰落周期的目的,在皇族宗室子孙、八旗子弟及中枢臣 僚中开展民族传统教育,强调“力戒汉俗”、“不忘满洲骑射旧俗”,并将其视为“祖宗 家法”和与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的基本教育之法,自太宗至仁宗嬗递六代,其间因各朝政 治形势和教育针对性的变化,发生诸多修正,由此反映出社会进步的历程。®张杰在《清 代东北满族文化教育简论》一文中指出,国语骑射是东北八旗官学的主要学习课程,对 加强八旗兵战斗力尤为奏效。乾隆以后,关内八旗军队战斗力每况愈下,“不谙清语, 骑射平常”,东北八旗则“黑龙江之兵,胜于吉林,而吉林又较胜于奉天”。嘉庆帝认为 这是东北满族文化教育的结果,故他曾将恩骑尉常安、工部司员和顺等人遣送吉林,学 习国语骑射。东北八旗处于满文化的氛围,又有便于围猎讲武的自然环境,“以国语骑 射为先,兵挽八力,枪有准头,骁勇闻天下”成为清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每有重大 战事,往往奉调出征,无不凯旋而归。®台湾学者叶高树在《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
  149. ① 参见杜家骥:《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探略》,《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50. ② 参见温乐群:《试论皇太极对满族文化习俗的改革》,《历史教学》,1987年第9期。
  151. ③ 参见杨珍:《康熙帝教子论析》,《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
  152. ④ 参见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3. ⑤ 参见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154. ⑥ 参见张杰:《清代东北满族文化教育简论》,《满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 书中指出,满洲历代统治者都坚信,国家的建立,是凭借着八旗劲旅的优势武力,因此 将勤习“国语骑射”,奉为是国家的优良传统。推行“国语”,乃凸显满洲民族文化价值 的表现;提倡“骑射”,则系强化军事价值与弘扬尚武精神的象征……理论上,“国语本 应不学而能,而骑射亦须童年练习”,当成为一种政策,且被长期认真地执行时,则不 仅是统治者的文化危机意识,更透露出民族存续面临严厉考验的讯息。®
  157. 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在其他少数民族中的推行。主要研究成果有:张永江在 《清代八旗蒙古官学》与《论清代八旗蒙古子弟的普通学校教育》中指出,综观八旗蒙 古的学校教育,如果说“蒙古官学”教育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较好地贯彻了清王朝“以 国语骑射为本”文武并重的教育方针的话,普通学校教育则更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着社 会和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其发展体现着明显的阶段性。清初至乾隆末年这一时期以义 学、官学为主,教育方式是灌输满族传统文化,如满文满语、步射骑射、满汉翻译等等。 @麻秀荣等在《清代八旗索伦的旗学教育》一文中指出,八旗索伦人是指清初陆续编入 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城、呼伦贝尔等地驻防八旗和布特哈打牲八旗之内的,以及 移驻京旗和远徙新疆编入索伦营驻防的鄂温克人。有清…代,他们作为满族统治者赖以 维系其统治地位的重要的军事政治力量之一,其教育历来颇受满族统治者的重视,强调 “以骑射为本,右武左文”,意在培养娴熟“国语骑射”的文武兼通之才,为维护其统 治服务。可以说,接受旗学教育几成八旗索伦人出仕为官的基础,也是构成其历史活动 的重要方面。事实上,八旗索伦人所受的旗学教育其形式与内容、特点与作用也是各具 特色的。®周喜峰对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中的“国语骑射”教育做了评述, 他指出,清朝初年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几乎一片空白,随着满、汉等民族的迁入 及清朝政府对这一地区行政管理的加强,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也得到了初步的发 展。清朝前期,清朝政府对编入八旗的少数民族进行国语骑射教育,拉开了清代黑龙江 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序幕。®陈鹏对新满洲中的“国语骑射”教育也做了考证,清政府 对新编入旗的新满洲各部族强调践行“清语骑射”,即加强“国语骑射”教养。清政府 在东北各驻防城建立起满文学校——八旗官学,吸收新满洲兵丁及其子弟入学接受教 育,从而使其尽快掌握满族文化。随后,珲春、齐齐哈尔、黑龙江等处均设立了八旗官 学。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地研习,终于促成新满洲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 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转变。正是清政府的不断满化教养,使得新满洲与旧满洲日渐趋同。 ®耿金声著《清朝时期的中国朝鲜族教育》指出,清代的教育,把国语骑射看成“满族 之本务、旗人之要务”,是维护全国统治和加强武装力量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认为只 有这样才能保持满族的凝聚力和军事优势,所以定为清王朝重要文教政策之一,重点培 养满族八旗子弟,使他们学会骑射和满洲文字。清朝统治者要求朝鲜族入学子弟,必须
  158. ①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363页。
  159. ② 参见张永江:《清代八旗蒙古官学》,《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张永江:《论清代八旗蒙古子弟的普通学校教 育》,《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0. ③ 参见麻秀荣,麻晓燕,那晓波:《清代八旗索伦的旗学教育》,《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3期。
  161. ④ 参见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
  162. ⑤ 参见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第96页。
  1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 “剃发易服,归化入籍”,即使在八旗朝鲜营和朝鲜牛录中开办的义学或社学,也必须 按照“国语骑射”的统一要求,在开设满语文的前提下,才能开设朝鲜语文。0
  165. 三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在汉族中的推行。滕绍箴先生在《试论满汉文化认同的 几个问题》一文针对“在清代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人们常常只看到汉族文化优势的一 面,将满洲文化看得过于消极”,展开了批评,并给予有力的举证:所谓“二百年间, 满人悉归化于汉俗,数百万之众,佥为变相之汉人”的话,几乎否定了满文化的积极作 用。就满汉文化的总体演进看,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占主导地位,但这不等于满汉两 族文化在交融演进中,不论何时何地汉族文化始终如一地都占主导地位。满族崛起于东 北一隅,在其先世明代女真和满洲发展时期,辽东风俗,不尽为汉俗。待清太祖起兵之 后,辽东汉人与满洲人“风气相习,胆气相并。”显然,在辽地文化认同方面,不单是 女真或满洲渐习于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相反地汉族也渐染女真或满洲文化习俗,以致 部分汉人深受土著民族文化影响,几乎与土著民族人无大区别,故史称“天下视辽人如 真满洲”。@这显然是“国语骑射”政策在辽东汉人中推行的必然结果•,刘厚生先生也在 《满语言文化与萨满文化是满学研究的两大基石》一文中指出,满族统治者始终主张保 持“国语骑射”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认为这是立国之本,甚至强迫汉人学习满语,以 及剃发、投充、易服,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企图使汉人满化。过去我们往往不适当的 强调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作用,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的一 面。就语言文化而言,诚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历史了,但至今在汉语中还活 跃着许多满语文的字词,说明汉语言中尚有许多满语文的遗存,历史上满语言文化对汉 语言文化的影响亦是十分深刻和广泛的。®
  166. 3•有关“国语”与“骑射”的专项研究
  167. 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推行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语”与 “骑射”两个微观层面各自展开的。
  168. 一是清代“国语”的推行。主要研究成果有:滕绍箴著《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 况考》指出,后金的崛起重新提出了文字的需求,满文一经制定即迅速通行。这不仅便 利了清廷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而且大大促进了满、蒙、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满文 远远超越了女真文的区域,是继蒙文之后,又一种通行于中国全境的少数民族文字。同 时,满文尽管具备有利的发展条件,但是,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 领域的浩繁事务,创制不久的满文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特别是与历史悠久的汉文比 较起来,满文不仅不能取而代之,也做不到真正的并行并用。这正是清廷积极提倡满族 官民努力学习汉语汉文的社会背景。虽然清廷试图在汉族官民中也采取学习满语满文的 措施,但是,除了少数有意仕途的人以外,在群众中实际上没有可能和条件实现这样的 计划。®邹兰欣著《简述乾隆时期满语文的推广、应用及发展》指出,在推广和应用方 面,乾隆时期不仅保持了顺、康、雍时期的各种政策和手段,并在各方面都有所加强;
  169. ① 参见耿金声:《清朝时期的中国朝鲜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170. ② 参见滕绍箴:《试论满汉文化认同的几个问题》,《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71. ③ 参见刘厚生:《满语言文化与萨满文化是满学研究的两大基石》,《满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72. ④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7年第2期。
  1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 在满语文规范方面,改音译为意译;在满文扩展方面,创制了满文篆书三十二体。她认 为,如果说努尔哈赤时期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满文,皇太极时期改制了满文,乾隆朝 则是规范发展和完善了满文,并在满文的规范中促进满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何宇在其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国语”的制度化述论》中阐述了清统治者为了使“国语”能够发 扬光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其制度化,在八旗学校中开设满语课程,刊刻满文图书, 把汉文经典翻译成满文,开设翻译科考试都是其中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保持“国 语”故俗并推进其制度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失去了整体语言环境,又受到了汉 文化的巨大冲击,“国语”在现实中的衰落已无法挽回。@杨亚庚从梳理清朝前期的《清 实录》入手认为,清前期满洲统治者大力提倡满语满文,确立其“国语”地位,并推行 满汉合璧多语并用的语言文字政策,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的,是顺应国情与民情 的,这充分证明清朝前期的君主是开明的,睿智的。这一政策的推行,十分适应清朝初 定,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势头,在客观上,巩固了政权的稳定,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方面的发展。®
  175. 二是清代满族“骑射”传统的保持。主要研究成果有:刘世哲著《满族“骑射”浅 述》对满族“骑射”传统的研究虽曰“浅述”,实则“深入”,他指出,以满族为主体的 清军终于入关亡明,获得了统一中国的巨大胜利,除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外, 满族固有的“骑射”旧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清代的皇帝都把“骑射”列为“满 族之根本”两大要素之…,强调“骑射必强”,不可“废武”。®黄崇文在《满族骑射传 统的真实记录一一兴隆阿<乾隆木兰秋弥图>》中提出了,康熙为什么要建木兰围场,乾 隆又为什么举行盛大的木兰秋弥活动的问题,并给予了初步探讨。®左步青:《满洲贵族 的尚武精神及其泯灭》考察了满族入关前后“骑射”传统的演变进程,骑射是满族的传 统习尚,在长年的行师围猎中,满洲贵族锻炼出勇敢强焊的民族性格,形成重视武功的 “尚武”精神。这种尚武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巨大力量,激励着满洲贵族在白山黑 水之间的艰苦环境中奋起,并日渐强大,终于入主中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满族入 关一百多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遭变,满洲贵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尚 武精神渐次泯灭,国势日衰,中国终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76. (二)“国语骑射”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177. 国内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作用与影响的讨论,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观 点认为,虽然清朝前期“国语骑射”政策是对于维护全国统治具有积极作用,但清朝后 期继续推行“国语骑射”政策则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例如,王锺翰先生认为,尽管“国 语骑射”是清代维护全国统治和加强武装力量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国语骑射”之 不能保持,与满族贵族的腐化堕落直至清王朝的被推翻,不能混为一谈。恰恰相反,满
  178. ① 参见邹兰欣:《简述乾隆时期满语文的推广、应用及发展》,《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
  179. ② 参见何宇:《清代“国语”的制度化述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80. ③ 参见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24页。
  181. ④ 参见刘世哲:《满族“骑射”浅述》,《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
  182. ⑤ 参见黄崇文:《满族骑射传统的真实记录一兴隆阿4隆木兰秋弥图>》,《满族研究》,1986年第3期。
  183. ⑥ 参见左步青:《满洲贵族的尚武精神及其泯灭》,《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3期。
  1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 族进入辽沈和中原地区以后,长期与广大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大 量接受了汉族的影响,同时也多方面丰富了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从历史上看,整 个满族不是日趋衰退,而是向前发展了。“国语骑射”作为一项政策,是清统治者单方 面的主观愿望,随着满族由狩猎生活向封建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加之与广大汉族人民杂 居共处,作为交际工具的满语,很自然地也失去了它原有的重要性。如果人为地还企图 长期保持这已经失去生活依据的“国语骑射”,是不符合广大满族人民的利益的。当然, 在今天,骑射作为一项体育项目,满语作为研究历史的文字工具,还是值得我们提倡和 学习的。°
  186. 定宜庄认为,满洲贵族推行“国语骑射”政策,对本民族人民而言具有“愚民”的 意味。在《清代八旗驻防研究》一书中她指出,满洲统治者在八旗驻防中推行的一整套 倒退措施的后果,可以从“国语骑射”的破产而集中表现出来。在她看来,“骑射”系 指满族祖先在狩猎时发展起来的一套骑射特技,此处亦代表八旗武力,而八旗各直省驻 防武力的衰退、风气的败坏,早在雍正朝甚至更早就已显露征象,惟地区不一,环境不 同,仅有先后的差异;她认为,与“骑射”相比,“国语”的问题较为复杂些,民族语 言应否保持、能否保持是一个大题目,虽无力对此多加评论,但要指出的有两点:第一, 满洲统治者提出保持“国语”亦即维持满洲旧俗的出发点,是防止驻防兵丁学习汉族文 化,使他们甘受其驱策役使,这种把自已传统文化与外界文化对立起来,而且对本民族 人民实行“愚民”政策的做法,无疑是不合时宜的;第二,尽管满洲统治者的百般努力, 但语言、习俗的存在或消失,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是由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和权力来 决定的,满语、满俗也是如此。®
  187. 李尚英认为,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国语骑射”的衰亡对满族乃至整个中国来说, 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因为从历史经验看,某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都有一个和汉民 族乃至其它民族融合的过程。学习汉语,则对该少数民族社会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都有重要作用。就“骑射”而言,当西欧在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以火器为 标志的近代武器渐渐取代了弓矢剑戟。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最高统治者没有根据变化着 的国内外形势,完全彻底地调整自己的国策。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在急剧变化的国际形 势和列强即将入侵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因循守旧、鼠目寸光的落后心态。而 这正是清朝衰落、中国在近代被列强宰割的重要原因之一。®
  188. 白新良认为,乾隆帝推行清语骑射的极端的教育政策,延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步伐, 限制了八旗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对于清朝中期以后政局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他指出,乾隆时期,以乾隆十七年(1762年)为限,八旗教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 阶段,八旗教育在康雍两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后…阶段,则因最高统治者将其纳入清 语骑射轨道而呈现了萎缩和冷落的局面。因清朝政府推行清语骑射的极端的教育政策, 延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步伐,限制了八旗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乾隆时期八旗教
  189. ① 参见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
  190. ② 参见定宜庄:《“国语骑射”政策在八旗驻防中的破产》,载自定宜庄著《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年版,第263-274页。
  191. ③ 参见李尚英:《满族贵族崇尚武功国策的兴衰》,载自《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1999年。
  192. 7
  19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 育的转变对于清朝中期以后政局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195. 麻秀荣,那晓波认为,清末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已经束缚了鄂 温克族发展,因此,清末民初在鄂温克地区兴起的以汉语文教学为主、以普及近代科学 文化知识为宗旨的新式教育,是鄂温克族教育发展史上从旧式旗学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 转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打破了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一统鄂温克族 教育的格局,冲破了旗学教育及其封建守旧观念对鄂温克族民众的思想束缚,顺利地完 成了鄂温克族教育同旗学教育的分离过程。®
  196. 第二类观点认为,清代“国语”政策的推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色彩。 清后期“骑射”在军事上的作用的减弱,并非是它的衰落,而是进步的表现。例如,佟 克力认为“国语骑射”政策在锡伯族中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首先,锡伯族在保 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借助满语满文,使本民族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成为具有 独特文化的民族;其次,在清代,锡伯族军民借助满语满文译著,达到了了解汉族社会 习俗、行为方式、文化特点及民族精神的目的。一方面,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通过特 殊的方式得到了沟通(尤其从锡伯族方面讲),另一方面,锡伯族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不断 的锤炼,文化心理又得以厚实,这一切最终还是归功于满语满文这一重要媒介;再次, 锡伯族选择满语满文为自己民族的交流工具,使满语满文得以延续至今,这在很大程度 上保存和延续了满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色彩。®
  197. 李景瑞等从满族围场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的视角,对“木兰秋称”的历史价值做了 如下评述,清政府举行木兰秋称,名曰“秋弥”围猎习武,实际上是搞军事演习,炫耀 骑射武功,让蒙古等地王公贵族看到八旗官兵有特别能战斗的能力,“显示八旗家世精 神”,起到一个威慑作用。加之,对蒙古等各地首领采用施恩政策,讲民族团结和友谊, 每当木兰秋弥结束后,清帝宴请蒙古各地首领,赏赐大批的绫罗茶布、金银等物,从而 使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约占半个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疆安定下来。®
  198. 袁思成认为,满族统治者将“骑射”作为“国策”定为“恒制”有利于增强民族的 内聚力,维护统治地位。“骑射”是满族的旧俗,源于射猎,由来已久,已有三、四千 年的历史。“骑射”在狩猎和军事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清代满族统治者将“骑射” 作为“国策”定为“恒制”,以保持“马上民族”、“国语骑射”的本色。从而增强民族 的内聚力,维护统治地位。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骑射”在军事上的 作用的减弱,并非它的衰落,而是进步的表现,作为体育活动,其文化娱乐,健体强身 的功能,继续保留、传承下来,并有所发展。®
  199. 第三类观点认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具有“满化”的功能。张杰在《清 代科举制度对满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影响》一文中对“过分强调满族文化的汉化趋势,而 忽视了关外科举与辽东汉人满化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质疑,并认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在
  200. ① 参见白新良:《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4期。
  201. ② 参见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202. ③ 参见佟克力:《锡伯族选择满语满文的文化意义》,《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203. ④ 参见李景瑞,铁男:《满族围场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满族研究》,1999年第2期。
  204. ⑤ 参见袁思成:《评析满族骑射之变迁》,《满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 辽东地区提倡、重视满文的学习、使用和推广,加速了辽东汉人的满化进程。满族入关 后,虽然在内地提倡科举应试使用汉语,但是在东北的吉林、黑龙江八旗驻防地遍设满 文学校,禁止当地的满族人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将当地各族人民纳入满族文化系统,促 成了满族文化在该地区长达200余年的繁荣历史。@
  207. 周喜峰在《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一文中认为,满族统治者在统一 黑龙江地区各民族后,为了维护和加强清朝的统治,将其编入八旗,对其实行民族同化 教育,使之成为“新满洲”。清朝统治者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所进行的民族同化教育, 实际上就是满化教育,即强迫各民族改用满洲习俗,学习满语,适应八旗制度。清朝统 治者对黑龙江地区各少数民族进行的以“国语骑射”为主要内容的满化教育,虽然与八 旗官学等正规的学校教育有一定的距离,还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八旗官学教育性质,但 却是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适应了当时形势发 展的需要,使大批的当地各族部民成为能征善战的八旗官兵,对清朝统治的巩固和发展 及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08. 赵英兰在《从满化、汉化,到民族多元一体化——清代东北族际关系之演变》一 文中指出,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兴师伐明到康熙年间,编入八旗的汉人,因与女真——满 族经过1〇〇年的同居共处,互为婚娶,无论是生产方式、社会制度,还是服装发式和语 言文字,二者之间的区别日益缩小,一致性愈渐增多。旗内汉人的迅速满化,成为新兴 的满族共同体的重要构成部分,给满族注入了新的血液。尤其是清朝前期,清廷把东北 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凭其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极力强化“满洲,乃国家根本”,辅 之以“旗民有别”,下令薙发易服,厉行“国语骑射”,优待满族,区别旗民,防范旗人 汉化。这些措施促使周边民族出现了“满化”的趋势,这一 “满化”带有强制性,并呈 辐射状扩散,对满族的发展以及对清代的民族关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9. 王明霞,张佳生在《“汉人满化”现象研究》一文则认为,自清朝初年开始加入八 旗的汉军旗人就已经开始满族化,满洲官员对八旗汉军“训练其骑射,导率以矩范,一 如满洲也”。他们后代中的许多人至今仍然自报为满族,成为满族的组成部分。®
  210. (三)“新清史”学派视野中的“国语骑射”政策研究
  211. 2008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海外新论”专栏刊登了美国纽约大学历 史系教授卫周安(Joannawaley-Cohen)的题为《新清史》的翻译稿。®本文列举了柯娇燕 (Pamela Kyle Crossley)、欧立德(Mark C. Elliott)、菲立浦•弗瑞(Phillippe Foret)、乔迅 (Jonathan S. Hay)、劳拉•霍斯泰特勒(Laura Hostetler)、曼素恩(Susan Mann,Precious Re-cords)、米华健(James P.Millward)、罗友枝(Evelyn S. Rawski)、司徒安(Angela Zito) 以及她本人在“新清史”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专著和论文。卫周安指出,新清
  212. ⑤参见袁思成:《评析满族骑射之变迁》,《满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13. ① 参见张杰:《清代科举制度对满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影响》,《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4期。
  214. ② 参见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北方文物》,2005年第1期。
  215. ③ 参见赵英兰:《从满化、汉化,到民族多元一体化一一清代东北族际关系之演变》,《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216. ④ 参见王明霞,张佳生:《“汉人满化”现象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217. ⑤ 参见[美]卫周安著,董建中译:《新清史》,《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本文原稿“TheNewQingHistory ”,发 表于 Radical Historical Review,第 88 期(2004 年冬),第 193-206 页。
  2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 史的核心目的是:对于满族和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应该做比目前的认识更为严 肃的思考;而新清史对以往研究的修正性认识的核心内容则是“将任何有关完全汉化或 是清不够成熟的认识抛至脑后”。文中围绕这一核心内容,针对“民族认同和多元文化” 的问题,卫周安认为,造成清异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构成了帝国臣民的不同民族间 的关系格局并实行具有弹性的文化政策。“五种语言或是民族群体(满、汉、蒙、藏和 回)共存,不是等第分明,而是某种更像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尽管帝国是向心的,其中 心,既非一个抽象的‘中华文明’,甚至也不是儒家的天子,而是爱新觉罗家族(清帝 室),体现在具有多侧面的清帝一人身上。” ®这其中意味着,清的成功在于,针对帝
  220. 国内居住在亚洲腹地周边其他主要非汉民族,它有能力,实行弹性的、特别的文化政策4
  221. 其实,“新清史”学派有关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研究是在所谓“身份认同”理 论背景下展开的。@欧立德在《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书中指出,
  222. “满洲之道”的主要内容包括:“骑射、精通满语及节俭之俗……有时也涉及诸如敬祖、 尽忠皇帝等所谓的‘刚毅品德’ ”。而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满洲之道”的存 在“主要由于在特殊的满洲制度,尤其是八旗制度中它的叠瓦作用”。因此,在整个清 朝,八旗制度与满洲认同是相互强化的。到18世纪中期,由于满语和满洲人军事能力的 衰落,以及日益加剧的奢侈腐化,以国语、骑射、崇尚俭朴为特征的旧式“满洲之道” 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组带有理想主义怀旧性质的象征性符号。而恰恰是满洲文化规定性 的日趋消失,导致了旗人身份在满族认同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时,满语已成 为一种策略性的语言,它的使用仅服务于特定的目的;骑射在日益复杂的官僚社会中已 经没有用处了,多数成功的满洲人通过仕途及精通文字而谋取职位。因此,强调满洲之 道的诸种形式就是强调满洲的诸种标志,正是这些标志使得满洲人有别于汉人。于是, 清政权努力维护八旗制的企图,也仅仅是维护满洲认同,从而维护满洲在清王朝治下的 族群主权。®
  223.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孙卫国认为欧立德教授的上述讨论与国内学者的研究具有某 种反差:“国语骑射”,是满洲方式的核心之一,在欧立德的著作中,多次强调雍正帝与 乾隆帝对此的重视,是维持满族民族认同的一种主要方式,但这种活动越到后来开展起 来越艰难,故而清廷总是紧抓不放。而中国学者对此的解释完全不同,王锺翰先生特别 指出“‘国语骑射’作为一项政策,是清统治者主观上死守过时的政策,只能强行于一 时,而不能长期保持到底的。随着满族由狩猎生活向封建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加之与广
  224. ① 参见[美]米华健:《嘉幡关夕卜:1759 — 1864年清朝中亚地区的经济、民族和国家》(James P.Millward,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01
  225. 页。
  226. ② 参见[美]罗友枝:《末朝皇帝:清朝帝制的社会史研究》(EvelynS. Rawski,The Last Emperors: Asocial Histoi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8年i,第7页。
  227. ③ 参见张瑞威:《谁是满洲人一一西方近年来满洲史研究述评》,《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2006年第1期;转 引自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311页。
  228. ④ 参见[美]盖博坚著,孙静译《谁是满洲人:综合书评》,载自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第七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258页;孙静:《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历史研 究》2005年第2期。
  229. 10
  2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 大汉族人民杂居共处,作为日常生活的骑射和交际工具的满语,很自然的也失去了它原 有的重要性。”对于“国语骑射”的看法,与欧立德教授的观点完全不同,是因为他们 的视角不同。欧立德教授是把“国语骑射”看成是“满洲之道”的核心内容,而王锺翰
  232. 先生则是从汉化的角度去考虑和评判的。这样对于同一种制度,其评价就绝然相反了。
  233. 综上,回顾清代“国语骑射”政策领域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至少可以取得以 下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国内的“国语骑射”政策研究主要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 的确立与推行、作用与影响等视角展开,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 地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中以清代“国语骑射”政策为研究主题 的系统性著述尚明显缺乏。这表明尽管“国语骑射”政策作为清代的一项基本国策研究 其意义重大,但却又具有相当大的研究难度,如果想在理论研究上再有新的建树,不仅 需要继续挖掘史料文献,而且还要求能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正如刘厚生先生所说: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老课题新问题,只有站在更高的起点和新的视角去审视满族的历史 与文化,才能使满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富于朝气。@另一方面,“新清史”学派提出的诸 如“想像的共同体”、“身份认同”等问题,已经并将继续在方法论上影响着清代“国语 骑射”政策的相关研究@,并与国内的传统研究存在较大分歧。这无疑需要我们予以关 注,并在借鉴新兴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之展开对话。
  234. 三、理论方法
  235. 长期以来,中西史学界始终关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研究动态, 并将援引这些学科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成果作为推动本学科前进的动力之一。上世纪80 年代末,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受到了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关 注,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1997年,费孝通先生又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重要理 论,并把“文化自觉”作为他毕生最重要的问题来加以强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 关注。
  236. (一)从“多元一体”到“文化自觉”
  237.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 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 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 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在《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一文中,费先生向我们讲述了 “文化自觉” 这一问题的由来,他说:“近些年来我常讲‘文化自觉’问题,具体的采用这个名词是
  238. ① 参见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一一读欧立德教授的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中国 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405页。
  239. ② 参见刘厚生:《满语言文化与萨满文化是满学研究的两大基石》,《满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40. ③ 孙静提出的“乾隆帝并非要恢复‘国语骑射’的实际功用,他动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国语骑射’来凝聚满洲人, 其结果使得‘国语骑射’成为实际生活中区别满汉的标尺,并最终发展成为满洲共同体的象征”的观点,即是接 受了“新清史”学派有关“身份认同”理论的影响。参见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 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美]盖博坚著,孙静译:《谁是满洲人:综合书评》,载自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编译 组:《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263页。
  241. ④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 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但是思想的来源,可以 追溯到的历史则相当长了,我想大家都了解自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 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归根 结底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究竟能不能继续保持原 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上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生都被困在有关 中西文化的争论之中。” ®这些被困惑的知识分子中当然也包括费先生本人。到了 1989 年,费孝通先生“初步走出了郁积多年在民族研究上的困惑”,应香港中文大学Tanner 讲座之约发表了著名的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讲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的观点不仅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界被公认为是一个新观点、新体系和新探索,@对国内史 学界无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历史研究》发表了林甘泉的论文《20世纪的中国史研究》 对此做了如下评论:“民族史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得到了广 泛的认同”。®
  244. 然而,费孝通先生关于民族认同的研究并没有就此停步,1996年他给日本国立民族 学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供的书面报告中,对他自己 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用“we-group”或“in-group” 的概念来理解民族自我认同的问题,并把民族认同意识作为民族这种群体的心理特征。 他指出“重读我这篇讲稿,我觉得理论上值得进一步论证的是以民族认同意识为民族这 个人们共同体的主要特征,进而引申到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性。”®
  245. 实际上,费孝通先生运用W.G.Sumner的名著《Folkways》中“人们行为规范存在两 重性”的理念,所阐释的“民族认同”的问题与美国“新清史”学派所强调的“身份认 同”的概念有着许多相通之处。罗友枝的《最后的帝君:清帝国体制的社会史》、柯娇 燕的《历史的透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和族性认同》、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 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以及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族制度和中华帝国晚期的族群认 同》,一起被称为近年来美国的满学研究中的“四书”。有学者指出“综观罗友枝、柯娇 燕、欧立德和路康乐近年对满洲人的研究,虽然是各有重点和分歧,但是他们理论的共 同点是很具意义的。四位历史学者理论的出发点,来自人类学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 的身份认同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仍然讲求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共同经济, 但不同的是,这些共同体的构成条件绝不是客观存在,而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被建构出 来,甚至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上。既然是主观,那么一个身份的出现是不能客观量度 的,重要的是那些人们如何理解自己的身份,以及他们的身份如何被他人理解。从新的 理论出发,学者对历史便出现了新的解释,这是满洲学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重新流行的 原因,也是以上四位历史学家的理论背景。他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对身份认同,尤其
  246. ① 参见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247. ② 1990年国家民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评议费孝通先生的这篇讲稿。不少学者专家分别根据自己的研究成 果,用从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料引证多元一体这种格局。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新观点、新体系和新探索。参 见张璇如:《新观点•新体系•新探索》,载自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版,第16-22页;张镟如:《关于民族研究的几点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
  248. ③ 参见林甘泉:《20世纪的中国史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49. ④ 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50. 12
  2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 是对族群的不同演绎而已。” ®关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史学界的影响,柯娇燕同 样有着深刻的认识。她认为,当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渗透到历史学领域时,对人种 (race)、族群(ethnicity)、民族(nationality)等观念进行历时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 的。民族认同应该被理解为一个谓语式的主格,而非一个抽象的名词;一个正在进行的 过程和旅程,而不是一套固定的边界;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品质。于是, 柯娇燕主要从帝国最高统治者追求最大权力导致的意识形态范式不断修正这一视角,在 满族民族认同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非常富有创意的见解。®
  253. 费孝通先生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讨论,对于国内清史学者亦有较大的影响。李 典蓉在《由氏族到八旗一一满族民族认同中的矛盾现象》一文中指出“讨论清朝满族民 族认同的建构问题前,首先得要解释民族认同。费孝通认为in-group与we-group—词, 就是针对于人的你我、亲疏、远近的分别。人把周围所接触到的各种人一分为二:一是 自家人,一是陌生人。简单说是把人己之别用来区别不同的群体,而且用不同的感情和 态度来对待这两种群体。in-group与we-group就是民族自我认同意识最根本的出发点, 藉由与其他群体的比较找出自己民族特性的定位。” ®
  254. 尽管如此,费孝通先生仍然并不满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探讨,他在提出“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理论的同时,想到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世界文 化关系构成的参考价值。简单地说,费孝通先生认为民族关系的处理要尊重“多元一体 格局”,“多元一体格局”是在中国文明史进程中发展出来的民族关系现实和理想,这对 于处理文化之间关系,同样也是重要的。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指的就是世界 范围内文化关系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立,指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和确立“和而不同” 的文化关系。$
  255.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在学术反思中的思想结晶。从社区研究到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再到“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这一研究历程蕴含着费孝通先生 九十余年的生活史给我们留下的极为宝贵的正视现实与反观历史的智慧。
  256. (二)“文化自觉”的问题意识
  257. 当然,始终持有“从实求知”态度的费孝通先生并不认为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文 化自觉”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他在论述“文化自觉”时还着重强调,实现“文 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做到并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 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 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 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为了便于大家的理 解和掌握,费先生还把“文化自觉历程”简单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58. ① 参见张瑞威:《谁是满洲人——西方近年来满洲史研究述评》,《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2006年第1期;转引 自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311页。
  259. ② 参见孙静:《满族民族认同的历史追寻——柯娇燕满族研究评介》,载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
  260. (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53页。
  261. ③ 参见李典蓉:《由氏族到八旗——满族民族认同中的矛盾现象》,《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6期。
  262. ④ 参见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263. 《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264. 13
  2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 天下大同。” °这段话中至少提出了四个层次的问题:
  267. 首先,是如何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它 发展的趋向,并达到具有“自知之明”的境地,即“各美其美”的问题。也就是每个民 族都应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其文化的价值所在的问题。
  268. 其次,是如何化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成见,从肯定自己的民族文化开始, 进而发展到肯定和欣赏其他民族文化,即“美人之美”的问题。也就是每个民族文化都 应有其对人类文化作出贡献的资源,应该认真学习异族文化的优长之处的问题。
  269. 再次,是如何共同建立一个有各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 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即“美美与共”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各民族文 化的优长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的问题。
  270. 第四,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交流模式,来探讨实现全 人类走向“天下大同”美好愿望的问题。“天下大同”既是对人类美好愿望的反映,也 是“文化自觉”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271. 《文史哲》刊发的这篇《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的文章结尾处,费孝通 先生发出了为了完成“文化自觉”的使命必须回到历史研究中去的呼吁,他说:“我们 真要懂得中国文化的特点,并能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必须回到历史研究中去,下大功 夫……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好东西,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我 们历史,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一方面要了解和 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 ®可惜的是,费先生的这一呼吁尚未得到史学界的足够重视,“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 至今已经十年有余,而将这一概念自觉引入史学研究的力作并不多见。®
  272.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
  273.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反思传统的“汉化”观和“新清史”派有关 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研究的不足,以“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对有关清代“国语 骑射”政策的研究进行再思考,研究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 衰微的历史过程的特点,并对该政策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予以重新评价。
  274.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275. 绪论。本章主要在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回顾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以“文化自 觉”为指导拟解决的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276. ① 参见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77. ② 参见王俊义:《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学术研究》,2003年7期。
  278. ③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279. ④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概念己经引起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久负声望 的哈佛一燕京学社2006年学术年会的主题就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但入选本次会议交流的历史学论文仅有 五篇。会上哈佛一燕京学社主任杜维明在题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人文社会学和哈佛一燕京学社所面临的挑 战》的主题讲话中指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课题已经提上日程,不只是学术界的课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 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面临的大挑战、大课题,这也是自我反思不可回避的大事。”参见刘海平:《文化自觉与文化 认同:东亚视角一一中国哈佛一燕京学者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另外,还有两篇论文我们应该予以关注,它们是: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高翠莲:《试论清末中华民族的政治自觉与文化自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
  280. 14
  28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 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 统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其次,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对本民族历 史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再次,讨论清太宗 皇太极在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历史过程。
  283. 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 切入点,考察清世祖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以“满汉 一体”的口号为背景,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学校、开创“木兰行围”、加强骑射训练等 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及其影响。
  284. 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首先,以雍正帝“夷夏之辩”的 出奇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特点及成效。 其次,从杀曾静,立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为强化“国语骑 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文 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
  285. 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的兴衰与翻译 科的存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及其原因;其次,从“尚 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两个方面来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 策并没有废止而是仍在延续。
  286. 结论。回顾全文,并讨论全文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演进过 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 演进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 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87. 15
  28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89. 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290. 本章的研究主题是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 字、骑射传统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其次,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 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再次, 讨论清太宗皇太极在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 历史过程。
  291. 第一节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292. 本节的主题是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使用的发 展脉络,满洲先民语言文字的保持和使用为后来的满洲语言和创制满文提供了可能;同 时指出,满洲先民“春水秋山”的捕鱼与围猎惯例,为后来满洲统治者保持其“骑射” 传统,留下了宝贵的制度性文化遗产。
  293.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
  294.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
  295. 从历史上看,满洲先民从先秦到明代都有明确记载。先秦时期的肃慎,汉、三国时 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榦鞮,宋、辽、金、元、明时期的女真,都 是满洲的先人。可以说,满洲与这些先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不过是满族历史发展中不 同时代的不同称谓罢了。Q但是,这些部族语言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各自给予女真语 以何种程度的影响,却难以下确切的结论。例如金焘方先生曾指出,挹娄、勿吉的语言 既不同于夫余和高句丽,又在东夷诸语中“独异”,可见是一个自成系统、独立发展的 语言。由于没有文字资料,因而无从了解女真以前的语言的具体特点。®目前,学界普 遍认为,金代女真语是满语的祖语,满语是女真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从联系来看,“肃 慎女真连满洲”,历史上这两种语言,本来就生长在阿尔泰语系(Altaic family)满一通 古斯语族(Manchu-Tungusic group)这一棵语言谱系树上。③
  296. 金代女真语,是以生女真所持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民族共同语。从1115年至1234 年,女真人的英雄完颜阿骨打开创的大金国,存续了长达120年之久。在这期间,女真 民族的共同语从东北推广至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在其自身受到汉语强烈影响的同时, 也使统治区域内的许多汉人学会了女真语。但是这种双语并行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 间,随着金国形势的发展,女真人汉化程度的加深,女真语的应用范围日益狭小,最终 仅成为政府官方行文和宫廷礼节用语了。这样,华北一带的女真语首先逐渐消失。而元 代女真语和明代女真语,则仅保持在东北地区。东北的女真人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和
  297. ① 参见赵志忠:《新与旧:满族的历史定位》,《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
  298. ② 参见金焘方:《从女真语到满洲语》,《满语研究》,1990年第1期。
  299. ③ 参见穆鸿利:《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满语研究》,1995年第1期。
  300. 汉族统治下的明朝一直沿用本民族语言。Q
  301. 另外,与华北地区女真语逐渐消亡相伴,随着明朝末年东北的女真人逐渐再度崛起, 女真人开始大量掠夺汉人为奴。这些被女真人掠为奴的汉人,转用女真语,使得女真语 的使用群体也有所扩大。
  302. 那么,被掠汉人又是如何很快丢掉汉语而转用女真语的呢?朝鲜人李民実在他的 《建州闻见录》中有如下记载:女真社会是以奴隶与奴隶主同屋而居的家庭形式存在的, 一般是一家一户,各自的奴隶各自管理,少则二三人,或五七人,多则十人。如建州左 卫的松古老,全家有五口人,其中就有阿哈三人。主仆同屋而居,皆住于环四壁的长炕 之上,相互之间“绝无遮隔,主仆男女混处其中”。@在这种生活环境中,被掠为奴的汉 人不得不转用女真语,于是由操汉语改操女真语就是极其自然的事了。
  303. (二)满洲先民的文字
  304. 满洲先民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的女真文。女真人初无文字,曾使用过契 丹字,至金太祖阿骨打时,命完颜希尹创制女真字,于金天辅三年(1119年)颁行,被称 为“女真大字”。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诏以女真字译书籍后设女真进士科, 而“用女真文字以为程文”®,并在中都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以新进士充 教授。到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九月,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 刘子及新唐书”成,命颁行之。®而所译《史记》、《汉书》和《贞观政要》等书也已流 行。据滕绍箴先生统计,到金亡,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女真大字”与“女真 小字”这两种文字的使用时间,分别为九十六年、六十三年。®
  305. 女真字是仿照汉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而创制的一种独特的文字。有些女真字采 用了汉字的字义和字形,其读音则是女真语;有些女真字对汉字笔划做了增减改动,其 读音也是女真语。所以,女真字是一种表音与表意相结合的方块字,但也有学者认为女 真大字是方块字,其是大定十三年开始实行女真科举制之后,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备的 女真族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体制,女真文字加速了女真人对汉文化的吸收,女真科举改 变了女真人的教育模式,使女真人通过女真族自己的文字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最 终,女真人的汉化的趋势成为了无法遏止的历史潮流。®然而,这一历史进程亦有波折, 金亡以后,在元朝统治期间,女真族同蒙古族接触频繁,有不少女真人基于对蒙古文化 的崇尚,又选择了蒙古语和蒙古文。®
  306. 尽管如此,有学者仍然认为,明朝中叶以前,女真文在女真人中仍普遍沿用,碑文、 敕书、奏文中。®据考证,永乐、宣德年间,在特林地方(黑龙江口附近亨滚河来汇处) 建立的《永宁寺记》和《重建永宁寺记》中,汉文、女真文、蒙古文、藏文四种文字并
  307. ① 参见金焘方:《从女真语到满洲语》,《满语研究》,1990年第1期。
  308. ② 潮]李民実:《建州闻见录》,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版,第42页。
  309. ③ 《金史•徒单镒传》卷9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85页。
  310. ④ 《金史•选举一》卷51,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30页。
  311. ⑤ 参见《金史•世宗纪下》卷8,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4页。
  312. ⑥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6年第2期。
  313. ⑦ 参见杨军:《女真文字、女真科举与女真汉化》,《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14. ⑧ 参见穆鸿利:《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满语研究》,1995年第1期。
  315. ⑨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6年第2期。
  316. 17
  3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 北师 范大学 博士学 位论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 列。又据《女真译语》所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至嘉靖末年(1566年)的一百五十 余年中,女真人向明朝贡马、求讨纱帽、乞升官职、要求赏赐等,上书不下八十余纸; 前来朝贡的女真人东自黑龙江口外,西至阿伦河上源,西南至老哈河,南至辽东边墙, 北达黑龙江中下游,举凡松花江、乌苏里江、图们江、辉发江、呼兰河、汤旺河等流域 都有,遍布东三省,共五十八卫、所。永乐元年(1403年),皇帝敕谕女真吾都里、兀良 哈等部时,就是使用的“女真书字”。由上可知,女真的语言、文字至明朝中叶,仍然 普遍地在女真人中流行。而女真文字的废绝大体是在嘉靖末年,万历初年。史载,海西 桑古卫都指挥全事皇家奴谨奏,奴婢嘉靖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得的职事,至嘉靖十九年十 月二十三日,在开原地方将原领敕书失落了,肯乞再给新敕书。据《万历武功录》载, 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能解番汉语言文义。而王杲生于嘉靖中叶至万历初年,如果这里 的“番”语是指女真文,那么,女真文字散佚的时间,大体是在嘉靖末年,万历初年。 这样,女真文字从将要“废绝”到最后散佚,即从正统三年(1438年)至嘉靖末年(1566 年),经历了近一百三十年,在整个明朝又沿用了二百年左右。0
  320. 综上,女真文字的创制是12 —13世纪女真人崛起阶段的民族文化自觉的展现,“因 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的范式为日后满文的创制无疑能够提供历史借鉴, 而女真文字的兴衰历程或许也预示着满文的命运与走向。另外,与女真文相比,女真语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尤其是读书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极小的时代,女真文字的“废绝” 对于女真语的使用和传播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明朝末年,女真语的保持与使用为发 展满洲语言和创制满文提供了可能。
  321.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
  322. 关于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乾隆年间的重臣阿桂等人曾在《满洲源流考》的国俗条 中给予了较为详尽的记载。从此后,满洲先民的擅长“骑射”的传统,即史不绝书。《通 考》载:勿吉国,其人劲悍,常轻豆莫娄诸国。其粟末部,胜兵数千,多骁武。伯咄部, 胜兵七千。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五部,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 健。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最为强国。人皆善队射,常以七八月造药傅矢以射,禽兽 中者立死。隋开皇初,文帝诏其使曰:“朕闻彼土人勇,今来实副朕怀”。厚劳之,令宴 饮于前。使者与其徒,起舞曲折,多战斗容。®
  323. 上世纪80年代初,刘世哲先生曾对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 并指出,隋唐以前满洲先人的射猎还是比较原始的,还不是“骑射”,仅仅是“步射” 而已。满洲先人“骑射”的历史大概是从唐代榦鞲及以后的女真人开始的。® “骑射” 与“步射”大有不同,“骑射”除了必需的工具一一弓箭,还需要有大批驯练有素的马 匹以供驱使驰骋,马无疑是“骑射”产生的另一先决条件,它本身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 的一个标志。史载女真“地多良马”,$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蕃息之久,马至四十七
  324. ①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6年第2期。
  325. ② 转引自[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骑射》,辽宁民族出版1988年版,第312页。
  326. ③ 参见刘世哲:《满族“骑射”浅述》,《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
  327. ④ 《全辽志》卷6,《辽海丛书》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328. 18
  3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0. 万”。Q这数以几十万显然被驯化的马匹,就是金代女真人“骑射”的一个物质基础。® “骑射”的出现为女真人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集体打围狩猎提供了便利条件。 《北盟录》载:“女真善骑,上下崖壁如飞。精射猎,每见巧兽之踪,能蹑而摧之。得 其潜伏之所,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鹿射之。” @金代开国皇帝阿骨打常纵骑打 围,并将骑射称为“此吾国中最乐事也”。时人马扩在其笔记《马扩茆斋自叙》中对此 曾有记载:
  331. 扩随金主打围,自拉林河东行。每旦,金主子积雪中,以一虎皮,背风而坐,诸 将各取所佩箭一枝掷占远近,各随所占左右上马。军马皆单行,每骑把去五七步,接续 不绝,两头相望常及一二十里。候放围尽,金主上马,去后队一二里立。认旗以行,两 翼骑兵,视旗进趋。凡野兽自内赴外者,四围得迎射,外赴内者,须主将先射。凡围如 箕掌徐进,约三四十里,近可宿之处,即两梢合围渐促,须臾,作二三十叵。野兽迸走, 或射或击,尽毙之。取火炙啗,骑散之宿处。金主言: 我国中最乐无如打围。’其行军 布阵,大概出此®
  332. 金代女真贵族“骑射”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围猎,还应用于军事战争。同时,“春水 秋山”的捕鱼与围猎惯例,®为后来满洲统治者保持其“骑射”传统,留下了宝贵的制 度性文化遗产。
  333. 第二节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
  334. 本节探讨的主题是“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努尔哈赤通过对“我是蒙古遗种” 与“我本大金之裔”这个事关本民族文化自觉基本问题的矛盾阐述,积极探索本民族自 身文化特征,他创制并积极推行满文,在崇尚“骑射”的同时还改造牛录创建了对于维 系满洲文化传统的“八旗”制度,这些举措为“国语骑射”政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35. 一、“我是谁”
  336.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与谁是一家人?”这些本来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问题,但在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之际,需要面对建州女真与明、建州女真与蒙古诸部、建 州女真与朝鲜、以及其对自身的文化有一番“自知之明”的时候,这些问题变得模糊了。
  337. (一)“我是蒙古遗种”
  338.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曾派部下对朝鲜人说:“我是蒙古遗种。” ®此 言不无道理,明末女真诸部的确有蒙古的血统。《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
  339. 夜黑国,始祖蒙古人,姓土墨忒,所居地名曰张。灭胡笼国内纳喇姓部,遂居其 地,因姓纳喇。后移居夜黑河,故名夜黑 ®
  340. ① 《金史》卷44,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05页。
  341. ② 参见刘世哲:《满族“骑射”浅述》,《民族研究》,1982年第5期。
  342. ③ 参见[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骑射》,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316页。
  343. ④ 《马扩茆斋自叙》;载自[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骑射》,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344. 第316页。
  345. ⑤ 参见都兴智:《金代皇帝的“春水秋山”》,《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346. ⑥ 参见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卷46,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29页。
  347. ⑦ 参见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2页。
  348. 19
  3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0. 夜黑即叶赫,其始祖的血统,半是叶赫,半是蒙古。乌拉部贝勒布占泰系“蒙古苗裔”, 亦有蒙古血统,°而哈达部长王忠与他同祖,于是海西女真的叶赫、乌拉、哈达三个部 落均有蒙古族成分渗透融合的痕迹。®1601年,努尔哈赤与乌拉部结亲,本人娶了布占 泰的侄女阿巴亥,后来又把自己的第四女嫁给布占泰为妻,这样努尔哈赤既是布占泰的 侄女婿,又成为布占泰的岳父。通过联姻,努尔哈赤与蒙古建立起来的血统上的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还不仅如此。仅以万历十一年到天命十一年(1583年一 1626年)为计,这43 年间满蒙联姻多达39次,娶入17次,嫁出22次。仅以努尔哈赤为例,他娶过16位后 妃,其中既有上述乌拉贝勒之女,又有叶赫贝勒之女和哈达贝勒之女,还有蒙古科尔沁 的孔果尔贝勒女和明安贝勒女®。努尔哈赤不仅本人与海西女真和蒙古诸部联姻,而且 还让自己的子弟侄辈们,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与蒙古诸部联姻。®
  351. 在与朝鲜进行交涉的过程中,自称“我是蒙古遗种”,不仅是努尔哈赤与蒙古间在 血统上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体现,或许还与不久前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有关。万历三 十四年(1606年)十二月,恩格德尔率蒙古喀尔喀五部王公奉上“淑勒昆都仑汗”尊号(省 作“昆都仑汗”;昆都仑蒙语义为“恭敬”“汗”(力^,蒙古语心於河,本 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回鹘、蒙古使用的酋长尊号。自明末海西哈达部酋长 王台僧称汗号以后,汗成为女真社会中凌驾各部落显贵之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蒙 古王公为努尔哈赤奉上的这一汗号,表示服从他的统辖,“自此蒙古各部落,每岁来朝, 络绎不绝”。®这表明努尔哈赤“以显祖遗甲十三副”®起兵之后,羽翼日渐丰满,与蒙 古诸部修好结盟,并取得了蒙古的尊号之后,其在自身文化属性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程 度上的蒙古化的倾向。®
  352. (二)“我本大金之裔”
  353. 时隔十四年后的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初一日,努尔哈赤在对明宣战的《后金檄 明万历皇帝文》中又称“我本大金之裔”,®同时,这篇檄文中还列举了历史上国家兴亡 的十九则事例,其中七则事例与金史有关®。在这几个事例的开头,都写有“又观我国 史书” 11这几个字,不仅表明努尔哈赤对金史有一定的了解,也反映出努尔哈赤欲借“金 王朝”的号召力来强调其出师征明的正义性与合法性。12而努尔哈赤用“金”这个符号
  354. ① 参见阎崇年:《满洲初期文化满蒙二元性解析》,《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
  355. ② 参见刘小萌:《满族肇兴时期所受蒙古文化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6期。
  356. ③ 参见奇文瑛:《满蒙文化渊源关系浅析》,《清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57. ④ 参见刘潞:《对清太祖太宗时期满蒙联姻的再认识》,《清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58. ⑤ 参见刘小萌:《满族肇兴时期所受蒙古文化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6期。
  359. ⑥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3,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乙未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47页。
  360. ⑦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万历十一年二月甲申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27页。
  361. ⑧ 有关努尔哈赤对其自身文化属性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蒙古化的倾向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参见白初一:
  362. 《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63. ⑨ 《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载自《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5页。
  364. ⑩ 沈一民:《金朝史实对清初政治的影响》,《北方文物》,2003年第2期。
  365. 11《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294页。
  366. 12关于金太祖起兵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辽史》中的记载,辽天庆二年,天柞帝在混同江边设“‘头鱼宴’, 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他日,上密谓枢密使萧奉先曰:‘前 日之燕,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可托以边事诛之。否则,必贻后患。’奉先曰:‘粗人不知礼义,无大过而 杀之,恐伤向化之心。假有异志,又何能为?’……初,阿骨打混同江宴归,疑上知其异志,遂称兵。”另一种则
  367. 20
  3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9. 扩张其在与女真诸部、明朝以及朝鲜交涉中的合法性的努力,早在1612年就已经开始 了。壬子年(1612年)冬十月朔,努尔哈赤就曾斥责乌喇贝勒布占泰说:“我爱新(‘爱新’ 满文为以治/,汉译为‘金’)觉罗氏由上天降生。事事顺天命,循天理,数世以来,远 近钦服,从不被辱于人。”®天命二年(1617年),即努尔哈赤接受“英明汗”尊号建立 “大金”国的第二年,努尔哈赤“与诸贝勒率右四旗兵及八旗选练护军,取抚顺所,至 窆哄萼漠之野驻营,时蒙古贝勒恩格德尔、萨哈尔察国长萨哈连二额驸随军营”,努尔 哈赤“告以金朝往事”。®天命三年(1618年),萨尔浒之战中大获全胜的努尔哈赤在遣 返朝鲜降将姜宏立等的文书申明“仇明七大恨事”后,言曰:“昔者金元之主,曾服三 四与国归于一统,然亦未得享国长久,多历年代,此吾所素知者。今日之事我非乐有此 举也,因凌逼已甚遂尔至此,若向来有意与明结怨,天必鉴之矣。天何以独眷我乎?” “昔金大定时,尔朝鲜之臣有赵惟忠者,以四十城叛附”。®据《满文老档》载:“昔大 辽帝欲杀忠顺安分之人,故我金汗兴师征辽”。“昔汝等之赵徽宗、赵钦宗二皇帝亦为我 金汗所掳”。“明帝无故援助边外之人,杀金汗之亲族,我之父、祖”。®这里努尔哈赤用 “故我金汗”、“金汗之亲族”等追溯其与金朝女真人的历史联系,不但与他在讨明檄文 中自称“我本大金之裔”的汉文史料互相印证,而且也揭示了他试图接续金王朝统绪的 一个最基本的王观动机。@
  370. 另外,薛虹与刘厚生两位先生进一步从《旧满洲档》的梳理中,找到了努尔哈赤以 金裔自居,视十二世纪的完颜金为先朝的有关史料。举例如下:
  371. 天命六年四月一日条: 昔日,我们金皇帝安静而正直的过活, 可是大辽皇帝想杀害他,才同大辽作战的”。
  372. 天命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条: 我们先朝金国之祖阿骨打以57 /&//而 mafd)' 场
  373. 综上,尽管努尔哈赤在“我是谁? ”这个事关本民族文化自觉的基本问题上,存在 着“我是蒙古遗种”与“我本大金之裔”的矛盾阐述,但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实实在在 地促进了他为塑造本民族文化特征付诸的种种奠基性努力。
  374. 二、满文的创制与推行
  375. (一)“满文”的创制
  376. 努尔哈赤在探索本民族自身文化特征中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命人创制了满文。万历 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努尔哈赤欲以蒙古字合女真语音制“国书”,命额尔德尼和噶 盖创制满文。《清太祖实录》卷3载:
  377. 上欲以蒙古字制为国语颁行。巴克什额尔德尼、扎尔固齐噶盖辞曰: 蒙古文字,
  378. 是《金史》中的记载,“以辽人荒肆,不归阿疏”。努尔哈赤在其内政与外交中经常引用这两条历史典故,参见沈 一民:《金朝史实对清初政治的影响》,《北方文物》,2003年第2期。
  379. ①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万历四十年十月辛酉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54页。
  380. ②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5,天命元年四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70页。
  381. ③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6,天命四年三月甲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84页。
  382.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86页。
  383. ⑤ 参见姚大力,孙静:《“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384. ⑥ 据薛虹与刘厚生两位先生从《旧满洲档》太祖朝不完全地检索,就已找到了9处明确表明努尔哈赤承认完颜金是 先朝的记载。参见薛虹,刘厚生:《<旧满洲档>所记大清建号前的国号》,《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2期。
  385. 21
  3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7. 臣等习而知之。相传久矣,未能更制也上曰: 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 皆知之;蒙古人读蒙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 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 ”额尔 德尼、噶盖对曰: 以我国语制字最善,但更制之法,臣等未明,故难耳! 上曰:“无 难也!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联缀成句,即可因文见义矣。吾筹此已悉,尔等试书 之。何为不可? 于是,上独断: 将蒙古字制为国语,创立满文,颁行国中。满文传 布自此始 ®
  388. 然而,创制满文并非易事,非有一定的章法和意志不可。努尔哈赤对此做了具体指 示:“阿⑷字,下合一玛字,此非阿玛(■",即“父”)乎?额⑷字,下合一默(膨) 字,此非额默(we,即“母”)乎?吾意决矣,尔等试写可也。” ®于是,额尔德尼和噶盖 遵照努尔哈赤提出的创制满文的原则和方法,仿照蒙古文字母,根据女真语音的特点创 制出了满文。®这种草创的满文没有加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 sindaha aMmanjuihergeri),、“老觀。
  389. 当然,满文的创制还离不开其特有的客观历史背景。滕绍箴先生认为,满文的创制 是民族文化汇合的结果。因此,满文亦如女真文“踵契丹之旧”一样,是踵蒙古文之旧。 ®在多民族文化碰撞下,满文的创制无疑是满洲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这也是以努尔 哈赤为首的新兴满洲贵族塑造本民族文化特征、实现其“文化自觉”的要求。接下来, 如何推行满文则是努尔哈赤面临的又一个问题了。
  390. (二)努尔哈赤推行“满文”
  391. 关于努尔哈赤时代推行“满文”的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 滕绍箴先生认为,一直到崇德二年(1637年),并未通用。@举例如下:天命四年(1619 年),在萨尔浒之战中被俘的朝鲜五道都元帅姜弘立的幕僚李民突,一年后获释归国, 在其作为向朝鲜国王光海君递呈的报告《建州闻见录》中称:“胡中只知蒙书,凡文簿, 皆以蒙字记之,若通书我国时,则先以蒙字起草,后华人译之”。®可见,清太宗皇太 极更习惯于使用蒙古文字。
  392. 杜家骥先生则认为,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文就已经开始推行与普及了。®努尔哈赤于 占据辽沈不久的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开始兴办八旗教育,任命钟堆、博布黑、萨哈 连、吴巴泰、稚兴噶、阔贝、扎海、洪岱等八个满族巴克什充任八旗的专职教书师傅, 以教八旗子弟。®可见,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官学教育,自兴办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并
  393. ①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3,万历二十七年二月辛亥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44页。
  394. ② 《清实录•满洲实录》卷3,万历二十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1-112页。
  395. ③ 于鹏翔因此认为,满文的创制者是努尔哈赤,而不是史学界一般认为的额尔德尼。参见于鹏翔:《满文创制者研 究》,《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9期。
  396. ④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6年第2期。
  397. ⑤ 参见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1986年第2期。
  398. ⑥ 阐]李民実:《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版,第44页。
  399. ⑦ 参见杜家骥:《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探略》,《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
  400. ⑧ 《满文老档》载:钟堆、博布黑、萨哈连、吴巴泰、稚兴噶、阔贝、扎海、洪岱,选为八旗师傅的八巴克什,你 们要认真教各名下之徒弟及入学儿童,使之通文理。如入学的儿童们不勤勉学习,不通文理,治你们的罪。入学 的徒弟、儿童们不勤学,你们可向诸贝勒报告。这八位师傅,无须涉足其他事情。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天命六年七月十一日,第218页。
  401. 22
  4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3. 没有因为杀“秀才”等原因中断),而且取得一定成效。
  404. 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据刘厚生先生考证《旧满洲档》的编写,早在天命 六年(1621年)就已经开始了,并非迟至天聪三年(1628年)四月皇太极设文馆之后才开始 着手进行。Q这与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努尔哈赤占据辽沈不久即开始兴办八旗教育、 用满文教育八旗子弟的时间基本是吻合的。
  405. 综上,不难理解,努尔哈赤创制满文后,“编成国语颁行”、“文书行于国中”、“俾 国人习之”,并在“旗学”中推行与普及满文,应是情理之中之事;至于若向朝鲜或明 朝致书,“皆以蒙古书翻译”,乃是由于满文与蒙文形制相近,被误以为是蒙文;®或由 于满文系新创文字,朝鲜或明朝当局尚未能识认这种新文字。例如,天命四年(1619年), 努尔哈赤致朝鲜国王光海君的信中,有“篆样番字”,印文是“天命金国汗之印
  406. 七个字。朝鲜李朝虽然令“蒙学通事”翻译,但此“番” 字是满文,而非蒙文。光海君未能识认,只好“以不可解”而拒答。®
  407. 三、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
  408. (一)崇尚“骑射” ®
  409. 努尔哈赤的一生中,基本是在马上度过,故可称为“马上皇帝”。万历十一年(1583 年)五月,年仅二十五岁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努尔哈赤,不仅本人擅长骑射,而且非常 重视收罗擅长骑射的人才。《清太祖实录》卷2载:
  410. 哈达国万汗之子贝勒扈尔干以女来归,遣其子戴善送至。上纳其女,设宴成礼。 初上出迎时,至洞城之野,有乘马佩弓矢过者。上问左右曰:谁也?左右曰:此董鄂部 人善射。部中无出其右,所称善射钮翁金是也。上召钮翁金至,指百步外柳,命之射。 钮翁金发五矢,中其三,上下相错。上发五矢,皆中。众视之,五矢所集,仅五寸许。 众共叹为神技云。”⑤
  411. 这则努尔哈赤在迎娶哈达国贝勒扈尔干之女的途中与董鄂部头号射手钮翁金较射 的史料,或许是对努尔哈赤弯弓神射的溢美之词,但他果真能够五箭连中、众矢环聚、 “百步射柳”的确是技艺超群。努尔哈赤对“骑射”的崇尚,不仅表现在他本人骑射精 湛、率先垂范、收罗擅长骑射的人才,还体现在他不断督促族人勤习骑射,并力促改良 弓箭和马匹等方面。
  412. 早在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就曾对躭于逸乐、注重服饰,却不经心出猎行 兵之事、不修治甲冑弓矢的“愚闇之夫”提出了警戒。《清太祖实录》卷8载:
  413. 上谕侍臣曰:愚闇之夫,躭于逸乐,不致力修德,凡言之有益无益,皆不能辨,
  414. ① 参见刘厚生:《<旧满洲档>形成年代刍议》,《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415. ② 赵展先生指出,因为老满文在形体上颇类蒙文,所以天命四年(1619年)被俘的朝鲜人李民寞把满文当作蒙文。在 他的《建州闻见录》中说:“胡中只知蒙书,凡文簿皆以蒙字记之。若通书我国时,则先以蒙字起草,后华人译 之以文字。”显然,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是先以满文起稿,然后再译成汉文。可见,李民宾还不知道新 兴的满族所使用的文字,是利用蒙文字母创制的满文,而不是“蒙书”。但是,这一记载也揭示出当时使用老满 文的情况。参见赵展:《探寻满族文化发展的轨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16. ③ 《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39,第554页。转引自滕绍箴:《明清两代满语满文使用情况考》,《民族语文》, 1986年第2期。
  417. ④ 参见刘彦臣:《论清入关前的围猎的作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5期。
  418. ⑤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万历十六年四月甲寅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页。
  419. 23
  4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 惮于听受;即闻善言,亦不默识深思,惟图晏安自便,此岂人类也耶。愚者群聚,纵为 嬉游,躭于宴饮,习于谑浪。至贤哲当前,则引故而却避之;若委以正务,则诿谢而不 任焉。此亦非人类也。出猎行兵之事,漠不经心;而曱冑弓矢,不加修治。所修治者, 宴会时服饰而已。此等之人,与无足比数之妇人等耳。所谓愚闇性成,人所摈弃,当为 切戒。”①
  422. 后来,努尔哈赤又进一步指出“一人善射,十拙者随之”,对“安享贤人创治之基, 坐分勇者俘获之物”的诸臣“欲面斥”,又“恐其难堪。” ®
  4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骑射精湛需要上好的弓箭,努尔哈赤曾多次就改良弓 箭的事宜训示诸贝勒。天命八年(1623年)七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致八角殿,训示诸 贝勒曰:“尔等之弓摺(折)身立之不好,弓梢长且硬,差矣。弓软而长射之,则身不 劳也。人之体,皆相同,疲惫之时,不可以此弓射之。”®天命十年(1625年)正月二十 六日,努尔哈赤又到八角殿,命八旗巴雅喇、蒙古人射箭。射毕,训曰:“如今之少年, 射箭皆用硬弓,其变化甚大。古之弓小,无如此者。弓大而硬,身力不足,瞄而不即刻 放之,则不能命中。若弓小而软,身力有余之,则可且瞄且射也。” ®
  424. “国之大事在戎,兵之驰骋在马”。努尔哈赤在注重改良弓箭的同时,还十分关注 “马政”。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城期间日日操练兵马,他不仅亲自观看士兵骑射,而且经 常察看战马的膘情,马肥壮者赏酒,马羸痩者鞭责。®出兵之时,羸弱之马亦需要撤换, 天命十年(1626年)十一月,援助科尔沁台吉奥巴解察哈尔林丹汗之围,既是如此。《清 太祖实录》卷9载:
  425. 科尔沁台吉奥巴遣使五人至、告急。言察哈尔林丹汗、举兵来侵。兵已逼。因请 援。上闻之。召集各路军士至开原城北、镇北关,视军。因先经射猎,马羸甚。乃 别选精骑五千察哈尔林丹汗、围科尔沁奥巴城。已数日,攻之不克。闻我国援兵至 农安塔,林丹汗仓皇夜遁,遗驼马无算,科尔沁围解 ®
  426. 万历二十年(1595年),朝鲜通事河世国到费阿拉,曾目睹了努尔哈赤操练兵马的 情形:老乙可赤(即努尔哈赤)下万余名,小乙可赤麾下五千余名,常在城中,而常时 习阵千余名,备持战马着甲,城外十里许练兵。而老乙可赤战马则七百余匹,小乙可赤 (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战马四百余匹。朝鲜人李民実亦在《建州闻见录》中针对 满洲人如何养马,为我们提供了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本:
  427. 臣观奴贼之横行冲突,莫可与敌者,不过负戎马之足也。胡中之养马,罕有 菽粟之喂。每以驰骋为事,俯身转膝,惟意所适,暂有卸鞍之暇,则脱釣而放之。栏内 不蔽风雨寒暑,放牧于野,必一人驱十马。马飼调习,不过如此。而上下山坂饥渴不困 者,实由于顺适畜性也 ®
  428. ①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8,天命六年七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3页。
  429. ②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0,天命十一年三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35页。
  430.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52页。
  431.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24页。
  432. ⑤ 参见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23、125页。
  433. ⑥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9,天命十年十一月庚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册,第131页。
  434. ⑦ 阐]李民莫:《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第47页。
  435. 24
  4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7. 面对满洲人擅长牧马的这一长技,李民突反观朝鲜的马政不仅发现了两者的差距, 而且找到了本国战争失败的缘由:“我国之养马异于是,寒冽则厚被之,雨雪则必避之, 日夜羁縻,长在枥下,驰骋不过三、四百步。菽粟之秣,昏昼无阙,是以暂有饥渴,不 堪驰步,少迂险仄,无不颠蹶。且不作骟,风逸啮,不顺鞭策,尤不合战阵也。”®于是, 李民突进呈光海君的“备御六条”中的第二条便是“申明马政”,呼吁改革本国马政:“《礼)) 曰:问国之富数马以对。《诗》称卫文侯、鲁僖公之美,皆言棘牝驹牝之盛。申明马政 恐非细事也。团束甲骑,以备不虞。千万幸甚。”®
  438. 明朝与朝鲜虽言语殊,但服制相类、风气相近,上引后金与朝鲜战马的对比情况, 实际上也反映了后金同明朝战斗力的反差。明朝军队习于平原作战,长于施放火器,临 阵时,摆列方阵,行动迟缓。两军交锋之后,明军未及再装弹药时,努尔哈赤的骑兵已 冲陷方阵,倏来倏往,恣意横行。
  439. 总之,清太祖努尔哈赤深知弓矢与战马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努力训练出善长弓马的 骑兵队伍。太祖时的哲陈之役、萨尔浒之役,太宗时的松山、杏山之役等满洲将士“咸 用少击众,一以当千,固由神武之姿出于天授,贤臣猛将,协力同心,亦我軀虎熊罷之 士,有勇知方,骑射之精,自其夙习,而争先敌忾,气倍奋焉故也”。®“骑射”在满洲 崛起的无数次征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清太宗皇太极回忆道:“我国士卒初有几何, 因娴于骑射,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 震慑,莫与争锋”。®乾隆朝重臣阿桂等在编撰《满洲源流考•国俗》的“按语”中亦写 到:
  440. 自肃慎氏楛矢石砮,著于周初,征于孔子,厥后夫余、挹娄、榦鞮、女真诸部, 国名虽殊,而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者,莫能或失焉。良由禀质厚,而习俗醇,骑射之外, 他无所慕,故阅数千百年,异史同辞。”⑤
  441. 在这些文献中,满洲骑射之精,远高于其他部族。由此,“骑射”为入关前的满洲 贵族及其后辈在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442. (二)改造“大箭”
  443. “牛录”,为满语“///〜”的对音,本义为“大箭”;额真为满语的对音,是 主的意思。牛录额真即“大箭主”,原是狩猎时十人之长,后演变为官名。《满洲实录》 卷3载:
  444. 前此,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 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 于是以牛录额真为官名 ®
  445. 尽管努尔哈赤对牛录(大箭)这种临时性的狩猎组织的改造始于何时,目前学术界 * 25
  446. ① 潮]李民実:《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版,第47页。
  447. ② 阐]李民窫:《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版,第47页。
  448. ③ [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1988年版,第305页。
  449. ④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2,崇德元年i"一月癸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4页。
  450. ⑤ [清]阿桂等撰,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1988年版,第304页。
  451. ⑥ 《清实录•满洲实录》卷3,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7-118页。
  4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3. 尚有争议。Q但学者们都认为努尔哈赤改造牛录,并逐步创建“八旗”制度,®与“牛 录额真”作为正式的官名出现有关。《清太祖实录》卷1载: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 尔哈赤率领部众进攻翁鄂洛城,“上乘屋颠射城中,城中鄂尔果尼射上中首,贯冑,伤 入指许。上拔箭,见敌趋过,即以所拔箭从烟突隙处迎射之,贯其股,应弦而踣。上被 创流血至足,犹鏖战不已。敌有名罗科者,乘烈焰中潜逼,突发一矢,中上项,砉然有 声,穿锁子甲护项,上拔之,镞卷如钩,血肉并落,众见上创甚,竞趋而前,欲登屋扶 掖以下。上止之曰:‘尔勿来,恐为敌窥,我当徐下’。时项下血涌如注,以一手扪创处, 一手拄弓而下,二人掖而行,忽迷仆。诸臣皆大惊,相怨咎,少苏,裹创,迷而复苏者 数四,苏辄饮水,凡一昼夜,血犹不止,裹创厚寸余,至次日未时,血始止。于是弃垂 下之城而还。上创愈,复率兵攻克瓮郭落城,获鄂尔果尼及罗科。诸臣请诛之,上曰: ‘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 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乃擢鄂尔果尼、罗科,为 牛录额真,统辖三百人。诸臣皆颂上大度云。
  454. 这则史料既昭示了努尔哈赤对鄂尔果尼、罗科等“骑射”人才珍惜与重用,又说明 牛录(大箭)不再是十人为伍的围猎组织,而是编丁 300的军事组织了。于是,牛录额 真已经不是出师行猎的临时性的十人之长,而成为一种正式的官名。
  455. 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对牛录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创建黄、白、红、蓝四旗。早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古勒山战役时,努尔哈赤的部队 已出现按旗编制的情况:“太祖兵到,立阵于古埒山险要之处,与赫济格城相对,令诸 王大臣等各率固山兵,分头预备” ®,据此可知,努尔哈赤早已将建州士兵编成各旗, 并已早有军旗。《李朝宣祖实录》卷七十一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朝鲜史料中 亦记载建州的军旗:旗用青、黄、赤、白、黑,各付二幅,长可二尺许。满洲人自己记 述努尔哈赤开始以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四色旗统兵的年代是1601年,《清太祖实录)〉 卷1载:
  456. 上以诸国徕服人众,复编三百人为一牛录。每牛录设额真一,先是我国凡出兵校 猎,不计人之多寡,各随族党屯寨而行。猎,每人各取一矢,凡十人,设长一,领之, 各分队伍,毋敢紊乱者,其长称为牛录额真,至是遂以名官 ®
  457. 实际上,这是努尔哈赤对建州军队进行的一次整编。他“复编三百人为一个录”, 每牛录设额真一员,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旗的标志。这次重要改革,为尔后八旗 制度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458. 第二阶段是将原有的四旗,扩为八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于降俘日众、幅 员益广、步骑增多,努尔哈赤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 26
  459. ① 参见任玉雪:《八旗牛录起源时间问题再探》,《满族研究》,2004年第1期。
  460. ② “八旗”制度不仅是军事、政治、经济制度,还具有整合满洲语言文字和“骑射”传统的的文化功能。参见张佳 生,王明霞:《八旗制度对满族的文化整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2期。
  461. ③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万历十二年九月甲戌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31-32页。
  462. ④ 《清实录•满洲实录》卷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95-96页。
  463. ⑤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3,万历二十九年正月庚子朔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46页。
  464. 26
  4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6. 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人口与军事编制中最大的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的颜色的 旗帜,所以汉语将固山译为旗。努尔哈赤将原来的黄、白、蓝、红四色旗帜周围镶边, 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成为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帜。不镶边的旗 帜成为正旗,镶边的旗帜成为镶旗。合起来称为八旗。0《清太祖实录》卷五载:
  467. 上既削平诸国,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曱喇额真,五曱整喇设一 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 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 ®
  468. 由此,八旗制度正式确立并伴随大清朝将近三百年,成为满洲统治者塑造本民族文 化特征的有力工具。®
  469. 从有关清朝开国史的文献来看,满洲统治者有意识地将八旗制与擅长骑射、征战等 民族文化特征的塑造捆绑在一起。如《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载:
  470. 淑勒昆都仑汗说: 昔日于战争,狩猎之时,法令严禁喧闹。战争时若闹嚷,敌 人即知觉了。行猎时若闹嚷,声音出来山谷应之,野兽即惊走而各处逃避。应该预先教 谕众兵丁使其切记实行。将五牛录编为一队,行则一处行,止则依次下马,攻战时一齐 进攻,穿厚曱执长枪、大刀的人在前面进攻,穿轻网子曱执弓箭的人,自后面射击。另 选精兵骑马伏于他处守护,战而不胜处相助进攻,如此则无战不胜了 ®
  471. 《满洲实录》卷4中亦称八固山(八旗)是:
  472. 行军时,若地广,则八固山(八旗)并列,队伍整齐,中有节次;地狭,则八固 山合一路而行,节次不乱,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利刃 者,令为前锋;披短曱,善射者,自后冲击;精兵立于别地相机,勿令下马,势有不及 处,即接应之。预画胜负谋略,战无不胜。克城破敌之后,功罪皆当其实,有罪者,即 至亲不貰,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怨不遗,必加升赏,用兵如神,将士各欲建功,一
  473. 闻攻战,无不忻然,攻则争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
  474. 由此,“以弓矢定天下”能征善战的满洲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为后人留下了 : “得 朝鲜人十,不若得蒙古人一,得蒙古人十,不若得满洲部落人一” ®的深刻印记。
  475. 尽管,努尔哈赤已经提出了“我是谁? ”的问题,并试图回答;为此,他命人创制 了满文,并着力推行;他崇尚“骑射”的同时,还改造牛录,创建了对于维系满洲文化 传统具有重要意义的“八旗”制度,已经有意识地为塑造满洲自身文化奠基。但是,努 尔哈赤还没有明确地把“国语骑射”作为基本国策提炼出来,而把这一“文化自觉”的 使命历史的赋予了他的继承人皇太极。
  476. ① 实际上,八旗制也是对金代“猛安谋克制”的改进。猛安即千夫长,谋克为百夫长,金初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 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平时组织练兵、生产和管理行政事务,战时率兵出征。
  477. ② 《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癸酉朔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册,第62页。
  478. ③ 参见张佳生,王明霞:《八旗制度对满族的文化整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2期。
  479. ④ 广禄、李学智译注:《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第二册昃字老满文档册),(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71年版,第7-8 页。
  480. ⑤ 《清实录•满洲实录》卷4,乙卯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83-184页。
  481. ⑥ [清]魏源:《圣武记》卷1,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482. 27
  483.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84. 第三节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485. 本节的主题是探讨“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皇太极将族称由“诸申改为 “满洲的背景下,改进满文、保持骑射传统、并为后世确立了 “国语骑射” 的基本国策的有关问题。由“诸申”到“满洲”的族称的转变,反映了以皇太极为首的 第二代满洲贵族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而满文的改进、骑射传统的保持,则 是支撑满洲民族文化核心特征的主要措施;“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为日后满洲民族 文化特征的传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486. 一、“我是满洲”
  487. 努尔哈赤时代的族称曾有“珠申”、“诸申”、“满珠”、“满洲”等多种称谓, 其中不论是自称还是他称,最常使用的还是“诸申企//)” 一词。®皇太极即位后逐渐 认为“诸申”已不再合时宜,遂于天聪九年(1634年)十月发布正式改“诸申”为“满 洲(/wanju) ”。②
  488.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皇太极发布的这道改“诸申”为“满洲”的上 谕,与一个流传于黑龙江琥尔喀部的“满洲”起源的传说有关。®《天聪九年档》载: 天聪九年(1634年)五月初六日,皇太极接见并犒赏由管步兵梅勒章京霸奇葡、甲喇章 京萨穆什喀率领征讨黑龙江琥尔喀部的将士,这些将士所带回的俘获人口中有一个名为 穆克西科的人,讲述了…个流传于当地的“满洲”起源的传说:
  489. 吾之父祖世世代代生活于布库里山下布勒霍里湖。吾之地方未有档册,古时生活 情形全赖世代传说流传至今。彼布勒霍里湖有天女三人一一曰恩库伦、哲库伦、佛库伦, 前来沐浴。时有一鹊衔来朱果一,为三女中最小者佛库伦得之,含于口中呑下,遂有身 孕,生布库哩雍顺。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彼布勒霍里湖周百里,距黑龙江一百二十至 三十里。生吾等二祖后,由彼布勒霍里湖起行,住于撒哈连江之名为纳儿浑地方。”④ 皇太极从穆克西科讲述的这个古老的满洲传说中,不仅找到了足以用来重构自己祖先传 说的重大情节,并把它嫁接到猛哥帖木儿时代以前吾都里女真部落的“先世史”叙事之 中,同时,还将这一传说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用于当时撰修的《太祖实录》和《满 洲实录》这两部史书中,并置于卷首。当然,经过改编后的“满洲起源传说”中已经把 先世的发祥地与长白山联系在了一起,为满洲的始祖布库里雍顺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 彩。
  490. ① 参见滕绍蔵:《“满洲”名称考述》,《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孙静:《“诸申”共名下的女真语诸部》,载自《满 族形成的再思考》,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第22-25页。
  491. ② 《清太宗实录》载:“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 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诸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只称我国满 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参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5,天聪九年十月庚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2册,第330-331页。
  492. ③ 参见张佳生:《满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鲍明:《满族文化模式》,中 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133-135页;孙静著:《满族形成的再思考》,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 第33-42页;姚大力,孙静:《“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493. ④ 载自关嘉禄,佟永功,关照宏译:《天聪九年档》,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494. ⑤ 参见孙静著:《满族形成的再思考》,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第42页。
  495. 28
  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7. 有学者还进一步指出,皇太极采用的这个满洲祖先起源的传说,与其采取的语言政 策亦有关系。《清太宗实录》卷21载:皇太极传谕即将出征瑚尔喀地的将领“此地(按 指瑚尔喀)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而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 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我皇上久欲收服,特未暇耳。尔不知载籍之故,竟至于此。 尔等当如此。” °试将穆克西科所言“吾之地方未有档册”、“生吾等二祖后”,与太宗上 谕中的“尔不知载籍之故”、“尔我本是一国之人”相对照,前后呼应何其契合乃耳!太 宗这番话,十有八九出于事后的补撰。实录的书写者不过是用此种“文章作法”,为稍 后借瑚尔喀人之口来述说满洲祖先故事张本而已。®
  498. 当然,对于更改族称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仅靠外来的传说所激发出的灵感是远远 不够的。皇太极将“诸申”改称“满洲”的客观因素大体可归作两点:一是因“明之君 臣深鉴宋室之覆辙”,而避开汉人忌讳的需要。@天聪五年(1630年)八月十三日,皇太 极率兵攻打锦州,致书明将祖大寿的信中说:“我们进征北京之际,屡致书欲和,而明 君臣,惟以前宋帝为鉴,竟无一言回报。然大明帝非宋帝之裔,我又非先金汗之后,彼 一时也,此一时也,天时人心,各不相同。”®这段声明中,皇太极实际上是在宣布,自 己的政权并不以金王朝为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以此来消解宋金敌对的历史记忆给汉人带 来的负面的心理影响。二是伴随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统一建州及女真诸部,原有“诸 申”一名意义发生变化,不适应发展需要,甚至有辱及本族之处。“诸申”作为属民的 称谓原只在女真内部使用,而至天聪朝一些俘者为奴的人也被称谓以力作为属民 意义的的这种变化,再以族称行于外岂不成了具有奴仆意思之民族。®另一方 面,蒙古、汉族大批聚在八旗下,属民竟是国家主体民族的族称,更是一个统治民族君 臣上下所难于接受的。®因此,将“我国”称为“诸申”,被皇太极界定为是“无知之 人”的一种妄说。
  499. 皇太极将“诸申”改称“满洲”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对此,张佳生先生指出,“满 洲”这个民族称谓的确定,标志着这个新的民族最终形成和这个新的民族的民族自我意 识的完善。事实证明,“满洲”称谓出现之后确实起到了坚持民族传统、增加民族内部 凝聚力的作用。@美国学者欧立德则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出发认为,“满洲”这个概念有助
  500. ①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1,天聪八年十二月壬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80页。
  501. ② 参见姚大力,孙静:《“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502. ③ 罗振玉:《天聪朝臣工奏议》,辽宁大学历史系铅印本,第21页。
  503.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0-1141
  504. 页。
  505. ⑤ 刘厚生先生曾对《旧满洲档》中一词进行过梳理,这部真实记录々语义和嬗变过程的史料是用新老满 文书写的清太祖太宗两朝逐年形成的官方原始文献,其中出现一词的情况是,太祖朝为155处,太宗朝为 85处,另5处是将涂乙后,旁边改写成“满洲”字样,这样总计为245处。于是,刘厚生先生参照其他满 汉文文献,就一词的语义作了进一步考释,认为,>^挪是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多义词,同时伴随着满族 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其语义也在相应地嬗变。/以k一词最原始的意义应是女真族称;后 为女真人的泛称;天聪九年十月皇太极颁布改族称的诏令后,才确定为专称,即八旗牛录统辖下的“属民”。而
  506. “属民”的成份很复杂,有从耕的农民,有服役的士兵,还有经商的业主和工匠,甚至一般的八旗官吏。它不是 满洲社会中一个阶级或固定不变的特定阶层意义上的专称。确切地讲,应是后金奴隶占有制国家平民的通称。那 种仅依据清代辞书中对/以^一词的汉文释义或以汉文文献时常出现的“满洲奴仆”字样,便认定其为奴隶的观 点,是不妥的。参见刘厚生:《从<旧满洲档>看满语“诸申/以^)” 一词的语义》,《史学集刊》,1990年第2期。
  507. ⑥ 参见滕绍箴:《“满洲”名称考述》,《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508. ⑦ 张佳生:《论满族入关前的文化发展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影响》,《满族研究》,1994年第1期。
  509. 29
  5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1. 于我们对满洲历史“自我认同过程的更好理解”,而且,它还解释了面对文化的非连续 性,满洲人如何保持着其民族的凝聚力。在欧立德看来,1635年皇太极将“诸申”改为 “满洲”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与‘蒙古人’、‘朝鲜人’及‘汉人’等同的全体女真人 的共同身份标识”,皇太极的诏谕混淆了满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政治差异,“满洲并非简 单的政治命名,通过声明坚持女真固伦的民族统一,这个名称非常准确地掩盖了政治上 的差异”。®
  512. 二、改进满文
  513. 努尔哈赤创制的满文,使其统辖的女真诸部以及不断归附的部落重新具有了记录本 民族的语言与思维的拼音文字,并成为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但初创的满文在字型、 字音、字义等方面均有缺陷,有学者将这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514. 第一,字母书写没有画一。同一个字母,往往有几种书写形式,常引起疑惑,不便 于使用。
  515. 第二,一字多音,时常混乱。老满文的元音和辅音音位比较混乱,字母互相假借, 很难辨识。
  516. 第三,汉语借词难以拼写。在满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但老满文在拼写汉语借词 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时,原有的语音、字母不够用。
  517. 第四,相互假借,不够规范。老满文不仅无圈点,且又有假借者,若不将上下字相 合会意详究,则不易辨认。
  518. 皇太极是后金诸贝勒及众将中为数不多的识字者之一。朝鲜人李民実在《建州见闻丨〉 中记录的传闻则认为皇太极是胡将中仅识字者,“闻胡将中惟红歹是(皇太极)仅识字”。® 顺治帝亦曾说:“父皇(即皇太极)自幼读书。” ®满文创制并颁行“国中”是在1599年, 皇太极生于1592年,当时,他只有七岁,正是开始学习满文的最佳时段。自幼学习满 文,当然了解其不足,为了进-步推广与应用满文,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1年),颁 上谕命达海改进满文:“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 中寻常语言,视其文义,犹易通晓。若人名地名,必致错误。尔可酌加圈点以分析之。 则音义明晓,于学字更有裨益矣。” ®另据《满文老档》记载:
  519. 十二字头,原无圈点。上下字无别,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雷同 不分。书中寻常语言,视其文义,易于通晓。至于人名、地名,必致错误。是以金国天 聪六年春正月,达海巴克什奉命加圈点,以分析之。将原字头,即照旧书于前,使后世 智者观之,所分析者,有补于万一则已。倘有谬误,旧字头正之。”⑥
  520. ① [美]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2001年,第71页;参见[美]盖博坚著,孙静译:《谁 是满洲人:综合书评》。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第七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245-263 页。
  521. ② 参见阎崇年:《满文的创制与价值》,《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
  522. ③ 陶]李民実:《建州闻见录校释》,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版,第44页。
  523.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崇德八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27页。
  524. ⑤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1,天聪六年三月戊戌朔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156页。
  525.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96-1197 页。
  526. 30
  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8. 于是,达海对无圈点的老满文主要做了如下改进
  529. 第一,编制“十二字头”。《国朝耆献类征》记载:“达海继之,增为十二字头。” ®为 便于教授满文,达海编制了“十二字头”。
  530. 第二,字旁各加圈、点。就是在字旁添加圈(0)、点(•),使之与原来的字母不再雷 同,做到一字一音。如蒙古文“如”与“辦”读音没有区别,但满语(阿戛)意为 “奴”,而(阿戛)意为“雨”。达海在“如”与“即辦”旁各加圈、点,即把老 满文的(&々,阿哈,意为奴)加圈。这样,因其各加圈、点,而使“奴”和“雨”两字有 所区别。
  531. 第三,固定字形。对字母的书写形式加以固定,使之规范化。如在老满文中,元音 "的词首、词中、词尾共有十余种写法。但在新满文中,其词首、词中、词尾基本上各 有一种写法。书写形式划一,消除了老满文一字多种书写形式的杂乱现象。
  532. 第四,确定音义。改进字母发音,固定文字含义。如在老满文中,元音仏ii经常相 互混用,辅音A心々的书写有时完全相似。在新满文中〜心G则加以区别,々、, 々的字形书写也各不相同。
  533. 第五,创制特定字母。设计了 10个专为拼写外来语(主要是汉语)借词的特定字母, 以拼写人名、地名等。解决了拼写一些外来语借词在语言学上的困难。
  534. 第六,施用切音。《清史稿•达海传》记载:“旧有十二字头为正字,新补为外字, 犹不能尽协,则以两字合音为••字,较汉文翻切尤精当。” ®翻切即反切,是汉语传统的 一种注音方法,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下字则取韵和声调。达海将汉文的反切 引入满文,解决了对一些人名、地名、官名等音译易错的问题,对老满文的改进起了一 定的作用。
  535. 经过达海改进后的满文,后人称之为“有圈点满文”
  536. 力^友^),习称“新满文”。新满文较老满文更为完备。当然,老满文向新满文的过渡, 并非像颁一道上谕那样如此简单。刘厚生先生通过《旧满洲档》与《满文老档》的比较 指出,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额尔德尼草创满文开始,至天聪六年(1631年)达海 奉命改进满文为止,这三十几年是满文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旧满洲档》真实地勾勒 出了这一时期老满文(无圈点满文)向新满文(有圈点满文)嬗变的清晰轨迹。以纸张、字 型及档案的记述方式为证,《旧满洲档》第2册(天命六年至天命七年的档子)应是《旧满 洲档》中所保存的最早的档子,皆是地道的老满文,古朴稚拙,别具风韵。从天命八年 (1623年)至天命H年(1626年),即在第4、5册上,逐渐出现了满文左右均加点 或圈的字,这种偶然的现象或许即是将要到来的文字改革的开端。天聪元年(1626年) 的档册带圈点之满文有增加之趋势,而天聪四年(1629年)的档册反而复旧,通篇皆是 无圈点的老满文。天聪五、六年间达海开始进行对老满文的改革,有圈点的新满文突然 多起来,几乎随处可见。以“汗”字为例,从第1册(1607年)的档子算起,到天聪九年
  537. ① 参见阎崇年:《满文的创制与价值》,《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
  538. ② 李恒:《国朝耆献类征•达海传》卷1,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4页。
  539.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达海传》卷228,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256页。
  5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1. 五月(1634年),近30年间,满文“也7/广(汗)字右上角始终没有加圈,但从天聪九年六月 开始就起了一个大变化。所有满文(汗)字的右上角都加上了圈。®也就是说,到天 聪九年,老满文才基本上完成了向新满文的过渡。
  542. 皇太极不仅把满文视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且将满语视为“国语”,并与国运的 兴衰联系起来高度重视。®皇太极在大力提倡满文满语、全力确立国语地位的进程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543. 第一,用满文记注本朝政事,翻译汉文书籍。满文创制之初,额尔德尼就已仿照明 制,用满文记录努尔哈赤的军事、政治活动和重要言论。风气既开,皇太极相沿不改, 且加以完善和制度化。®天聪五年(1630年),皇太极幸文馆,入巴克什库尔禅直房,问 所修何书。对曰:“记注上所行事。”皇太极曰:“此史臣之事,朕不宜观。” ®这样,在 皇太极的重视下库尔禅等人用满文记注下了清太祖、太宗两朝国家政事的原始档案。这 些清代最早的原始档案,后经整理,厘订卷帙,遂成了流传至今的《旧满洲档》和《满 文老档》,为满洲文化特征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544. 另外,满洲早期翻译汉文经典也是推广应用满文的重要途径。这其中,达海的成就 最大。《清史稿•达海传》载:达海九岁即通满、汉文义。成年后,努尔哈赤命其跟随 自己左右,“与明通使命,若蒙古、朝鲜聘问往还,皆使属草;令于国中,有当兼用汉 文者,皆使承命传宣:悉称太祖旨。”后努尔哈赤又命其翻译《明会典》、《素书》和《三 略》等汉文典籍。天聪三年(1628年),“所译书成,授游击。” @天聪五年(1630年), 皇太极取巴什克达海所译《武经》观之,内有云:“昔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 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达海翻 译的这部《武经》无疑使皇太极产生了共鸣,于是“谕曰:观古史所载将帅必体恤士卒, 如我国额附顾三台与敌交锋,士卒有战死者,尝以绳系其足曳归,主将之轻蔑士卒若此, 何以得其死力乎?” ®天聪六年(1631年),达海“时方译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 及大乘经,未竣而卒。”由于达海在改革老满文以及翻译汉文典籍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545. ① 详见《旧满洲档》第9册,4320、4332、4514、4517各页。转引自刘厚生:《<旧满洲档>与<满文老档>的比较》,
  546.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547. ② 皇太极指出:“国家承天创业,各有制度,不相沿袭,未有弃其国语,反习他国之语者,事不忘初,是以能垂之 久远,永世弗替也。蒙古诸贝子,自弃蒙古之语,名号倶学喇嘛,卒致国运衰微。”参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 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7页。
  548. ③ 天聪三年(1628年)四月,皇太极“命儒臣分为两直。巴克什达海,同笔帖式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等 四人,翻译汉文书籍。巴克什库尔禅,同笔帖式吴巴什、查素喀、胡珠、詹霸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 初太祖制国书,因心肇造,备列孰范。上躬秉圣明之姿,复乐观古来典籍,故分命满汉儒臣,翻译记注,欲以历 代帝王得失为鉴,并以记己躬之得失焉。”参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天聪三年四月丙戌朔条,中华 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70页。
  549. ④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8,天聪五年二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110页。
  550. ⑤ 据刘厚生先生考证《旧满洲档》的编写,早在天命六年(1621)就己经开始了,并非迟至天聪三年(1628年)才开始 着手进行。此时,档案的书写不仅行款杂乱,字迹了草,而且满文显得十分古朴稚拙,许多早的型体和润笔很象 蒙文。同时刘厚生先生在《旧满洲档》的第二册中发现,曾多次出现与回鹊文很相似的老满文。其特点是将最后 一笔的勾,写成垂直向下的竖。而众所周知,满文的字母是仿照蒙文创制的,而蒙文字母又是由回鹊文字母演变 而来的,这样在初创时期的满文中见到了回鹊文的影子,不仅证实了满文与蒙文及回鹊文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 而且也有力地说明了第二册中的老满文正是处在由回鹊文一蒙文一满文次递嬗变过程中的产物,相当稚拙。参见 刘厚生:《<旧满洲档>形成年代刍议》,《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551. ⑥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达海传》卷228,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256页。
  552. ⑦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8,天聪五年二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110页。
  553. 32
  5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5. 在达海身患重病的弥留之际,皇太极曾命侍者至达海家,传言说:“今闻病笃深轸朕怀, 其及身未曾宠任,朕当优恤其子。”Q翌年,皇太极为了弥补“未曾宠任”达海的遗憾, 以其长子雅秦降一等袭职,授备御之职。@ “国初文臣无世职,有之自达海始。皇太 极打破先前文臣并无世职的先例,命其子袭授备御之职,以示对达海的褒奖。
  556. 当然,皇太极支持翻译汉文典籍的目的亦在于在“资治”中广泛应用满文。天聪九 年(1634年),太宗召集文馆诸臣谕之曰:
  557. 朕观汉文史书,殊多饰词,虽全览无益也。今宜于宋辽金元四史内,择其勤于求 治而国祚昌隆,或所行悖道而统绪废坠,与夫命将行师之方略, 汇纂翻译成书,用 备观览。至汉文正史之外,野史所载语多不经,无知之人转相流传,信以为实,著禁止 翻译。,,④
  558. 可见,皇太极吩咐文馆翻译宋、辽、金、元四史时,主张只译正史“用备观览”, 而野史则“所载语多不经”,就不要翻译了。
  559. 第二,用满文书写太祖、太后实录。《满文老档》载:崇德元年( 1636年)十一月 十五日,太祖、太后实录告成,进呈。尽陈圣汗四宝,仪仗毕,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 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及文武各官,左右序立。礼部官入奏圣汗,圣汗御崇政殿时奏乐。 圣汗升座毕,国史院大学士刚林捧满字表文,希福捧蒙字表文,罗秀锦捧汉字表文,率 共同修纂之满蒙汉笔贴式进呈。时赞礼官赞排班,众皆排班,赞跪,大学士希福、刚林、 罗秀锦捧表文跪于前诸笔贴式跪于后,礼部受满蒙汉三种官员进呈表文,跪于圣汗前, 一一宣读。起表问曰:“国史院希福、刚林及满蒙汉笔贴式等跪奏宽温仁圣汗,欲奉宽 温仁圣汗谕旨,篡修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记立极仁孝武皇帝、太后孝慈昭宪纯德真 顺成天育圣武皇后实录,以满蒙汉三体字编译成书,以为万世之史。崇德元年(1636 年)十一月十五日。”读毕,和硕郑亲王、和硕豫亲王、多罗郡王、阿达礼、多罗饶馀 贝勒、多罗安干贝勒、多罗贝勒岳托、多罗贝勒豪格,固山贝子等,率满洲文武各官进 表称贺。……其表文云:“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及文武各官谨奏宽温仁圣汗。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基立极仁孝武皇帝,太后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成天育圣武皇后之 嘉言懿行,倶载实录,功名昭垂万世,我等不胜欢忭,谨奉表叩贺。”读毕,圣汗降旨 谕诸王、贝勒、贝子及文武官员曰:“宽温仁圣汗谕: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基立极 仁孝武皇帝、太后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成天育圣武皇后功德,昭垂万世,我心嘉悦,与尔 等共之。” ®用满文来书写“太祖太后实录”这样大型的图书,对于刚刚改进的新满文的 推广、应用与传播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560. 第三,兴学校,开科举。皇太极继位之后,众多掌权的贝勒大臣持有“尚武轻文” 的观念,每每不让子弟读书。针对此问题,天聪五年(1630年)闰十一月,皇太极发布
  561. ①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2,天聪六年七月庚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167-168页。
  562. ② 参见廖晓晴:《试论清初统治者的重武轻文意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备御” 系当时后金十二等级世爵中的第H等级。
  563.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达海传》卷228,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257页。
  564. ④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3,天聪九年五月己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303页。
  565. ⑤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03-1404
  566. 页。
  567. 33
  5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9. 上谕,令诸贝勒大臣子弟读书:“自今,凡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倶令读书”, 并警告诸贝勒大臣:“如有不愿教子读书者,自行启奏。若尔等溺爱如此,朕亦不令尔 身披甲出征,听尔任意自适,于尔心安乎?其咸体朕意,毋忽。”®显然,这段上谕意在 振兴八旗学校的教育,并对诸贝勒大臣中“有溺爱子弟不令就学者”,给予了严厉的批 评。为了便于八旗儿童可于本旗就近入学,以使他们及其家长“无退缩之辞”,天聪六 年(1631年)正月,皇太极接受儒臣胡贡明奏请建立八旗官学,即在八旗的各旗中都设 立官学:
  570. 皇上谕金,汉人都要读书,诚大有为之作用也。但金人家不曾读书,把读书极好 的事,反看作极苦的事,多有不愿的。若要他们自己请师教子,益发不愿了,况不晓得 尊礼师长之道理乎?以臣之见,当于八家各立官学,凡有子弟者,都要入学读书,使无 退缩之辞”。②
  571. 天聪六年(1631年)十月的《满文老档》亦记载:
  572. 正黄旗刘生员、邵生员,因超额被除名。被遂告汗曰:“教习汉文之生员四人我 等教授两旗子弟已十二年矣。我等所教授之杜木拜、巴软、恩格德依三人均被录用。新 人两旗诸大臣之子弟,亦共同教授两年矣。丑年屠戮生员时,蒙汗眷顾,择而养之,命 我等教授汉文,并将被戮生员家中诸物,悉赐我等。凶年赐银,命购粮而食。今又蒙汗 眷顾,命教授汉文生员等各兼男丁二人免摇役。而正黄旗生员因超领,仅命董生员、黄 生员教习,而将刘泰及邵生员我等二人革除,充当差役。更将我等所教授之镶黄旗新旧 子弟,命镶黄旗新进生员教授。今特将我等教授十二年之苦,报知于汗
  573. 这条史料说明,这两位汉人生员自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设旗学而任教以来,至 皇太极天聪六年(1631年),是一直教学未辍的,因而才有“我等教授两旗子弟已十二 年矣”之说,从天命六年到天聪六年,正好十二年(计入天命六年)。$既然汉人生员在 天聪年间教书如故,那么满人巴克什中专职教书师傅在整个皇太极时期则一直教授满文 也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
  574. 科举取士是推行满文的另…种重要的途径。天聪三年(1628年)八月,皇太极下达 了一道在清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谕令:“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 文教佐太平。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诸 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倶令考试。由此,开启了清代实施科举 取士的先河。
  575. 天聪八年(1633年)四月,皇太极命“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 取中满洲习满书者刚林、敦多惠,满洲习汉书者查布海、恩格德;汉人习满书者宜成格, 汉人习汉书者齐国儒、朱燦然、罗绣锦、梁正大、雷兴、马国柱、金柱、王来用;蒙古 * 34
  576. ①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天聪闰十一月庚子朔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146页。
  577. ② 《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辽宁大学历史系铅印本,《胡贡明陈言图报奏》,第11页。
  578.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太宗天聪 朝卷(册)59,天聪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第1345-1346页。
  579. ④ 参见杜家骥:《努尔哈赤时期满族文化与教育探略》,《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
  580. ⑤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天聪三年八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73页。
  581. 34
  5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3. 习蒙古书者俄博特、石岱、苏鲁木共十六人,赐衣一袭,免四丁,宴于礼部。”®可见, 科举取士培养了一批掌握满文的人才,不仅促进了刚林、敦多惠等满洲人精通满文,同 时,也使宜成格等汉人,也掌握了满文,对满文的推广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584. 第四,官名及城邑名易以满语。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满文,天聪八年(1633年)四月, 皇太极下诏:“今我国官名,俱因汉名,从其旧号。夫知其善而不能从,与知其非而不能 省,倶未为得也。朕缵承基业,岂可改我国旧制,而听从他国。嗣后我国官名及城邑名 俱当易以满语,……凡赏册书名悉为厘定。” ®
  585. 有关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汉名官称,如何易以为满语?皇太极给予了 明确的规定:
  586. “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一等总兵官为一等昂邦章京二等 总兵官为二等昂邦章京,三等总兵官为三等昂邦章京。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分例 7 欲命),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一等参将为一等曱喇 章京恐7 〇,二等参将为二等曱喇章京,游击为三等曱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 京益命),代子为貌骑校〇//士章京为小拨什库旗长为 护军校(八?屯拨什库仍旧名。凡管理不论官职,管一旗者即为固山额真,管梅 勒者即为梅勒章京,管甲喇者为曱喇章京,管牛录者即为牛录章京,管护军纛额真即为 护军统领,管护军曱喇额真即为护军参领 ®
  587. 有关城邑名称由汉名旧号易以为满语的要求,皇太极主要提出了对沈阳城与赫图阿 拉城两处修改意见:“其沈阳城称曰‘天眷盛京’赫图阿拉城曰‘天眷兴京’
  588. (yenden hot on) 〇4)
  589. 为了使“官名及城邑名倶当易以满语”的决策得以实施,皇太极不惜动用法律等行 政手段加以强迫执行。“勿得仍袭旧名,俱照我国新定者称之。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称 汉字旧名者,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查出决不轻恕。” ®进入辽沈地区以后,和越 来越多的汉人接触,许多满人学会了汉语,汉语逐渐成为主要语言之一,一切地名、官 名及平时习惯语倶从汉称。因此,皇太极对满语满文的强化使用是其推广的关键。满语 使用于城邑及官名,每日见之,每日读之,使用频率极高,使八旗之人沉浸在满语环境 之中,满族旗人之归属意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可见,皇太极推行满文的作为超过 了乃父努尔哈赤。
  590. 三、保持骑射,确立国策
  591. (一)保持骑射传统®
  592. 皇太极时代,由于后金(清)军事势力的日益强大,进入辽沈地区以后,八旗贵族中 奢侈享乐之风日盛,骑射技艺渐不为八旗子弟所重。因时局的转变,皇太极较比努尔哈
  593. ①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9页。
  594. ②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7页。
  595. ③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7页。
  596. ④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7页。
  597. ⑤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37页。
  598. ⑥ 参见刘彦臣:《论清入关前围猎的作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5期。
  599. 35
  600. 赤更为强调“骑射”传统的保持。为此,皇太极率先垂范、严加督促。°
  601. 首先是校场阅兵,督促骑射。仅天聪元年(1626年)一年,皇太极就开展了多次校 场阅兵。《满文老档》载:“天聪元年二月初五日,汗(皇太极)幸校场,集齐二旗护军, 命擐甲胄,阅其步兵、骑射。阅兵毕,命护军按甲喇、牛录顺序入座,杀牛四、羊十三、 宴三。不出十日,同年二月十五日,皇太极再至校场不仅检阅了正黄旗护军的演射, 还对大凌河之役新归降的三副将提出了勤加执弓射箭的要求:“汗幸教场,集正黄旗护 军,命自杨古利额附以及下层擐甲,以纛旗列于两翼,阅各甲喇依次演射。次谕大凌河 新降三副将曰:‘尔等已忘执弓。近来尔等居家无暇射箭,尔等刻演试之。’三副将奉命 射毕。杀牛二,羊七筵宴。随汗同往之八旗贝勒,亦备赴教场,率护军演射毕,杀牛羊 筵宴”③。
  602. 其次是围猎以习骑射。《满文老档》载:天聪六年(1631年)十月二十一日,皇太 极率固山额真和硕图额附、达尔汉额附及叶臣率每牛录步兵十人,负米人五,章京一员, 每甲喇大臣一员,每旗副将一员行猎。并明确指示:“此次行猎,命诸贝勒、大臣之子 及牛录额真之子一同出猎,以习骑射。”®而为了保证在围猎中练习骑射与行军作战之法, 早在天聪元年(1626年)三月,皇太极就颁布了有关上谕。据《满文老档》载:
  603. 汗曰:凡遇出猎行兵一出城门,勿忘法度,整肃而行,不许喧哗。若喧哗,固山 额真、梅勒额真、曱喇额真、牛录额真,以次相统,严刑晓谕所属队伍,则何故喧哗? 今若喧哗,生该管队额真以应得之罪,其喧哗者杖。行军时,其擅离大纛一、二人私行 者,执送本固山额真,惩私行人银三两,给与执送之人。驻营时来薪取水,务令结对前 往。有失火者,治以死罪。至军械,自马绊以上,俱出字号,马须紧系印烙。尚有盗取 马绊、笼头、马韉等物者,俱照旧例处治。尚有离纛后行,被守城及守边门人所拿者, 则刺其身 ®
  604. 再次是至马馆,观赛马。崇德元年(1636年)六、七月间,皇太极曾多次至马馆, 观诸王、贝勒赛马,对优胜者或奖励佛头青布或奖励烟,并大摆筵宴,以示对“骑射” 训练的激勉之意。据《满文老档》载:
  605. 崇德元年(1636年)六月十六日,圣汗(皇太极)至马馆,观诸王、贝勒赛马,赛 程二十里外。分为十等,一等马赏烟十斤。自一等马以下,每等递减一斤,赏至十等止, 赏跑马之人各佛头青布二。®
  606. ① 《满文老档》载:崇德元年四月初九日,汗于斋戒祭天期内,仍不忘在院中射矢。都察院满蒙汉承政及参政等谏 曰:“斋戒之际,恐不宜射矢。”汗曰:“所谏甚是,昔大辽太宗汗,曾于祭天之处射柳木,射矢之事不可忘也。” 遂命侍卫射矢一次。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 书局1990年版,第1425页。
  607.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0
  608. 页。
  609. 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3
  610.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46
  611. ⑤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56-1257
  612.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13
  613. 页。
  6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5. 36
  6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7. 崇德元年(1636年)六月二十二日,圣汗至村外,入黄幄升座,观诸王、贝勒赛马。 赛二十里外,分为十等,一等马赏烟十斤。自一等马以下,每等递减一斤,赏至十等止, 赏跑马之人各佛头青布二。于是,和硕豫亲王迎圣汗至马馆,杀牛羊,大筵宴之。°
  618. 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初四日,圣汗幸马馆,观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贝勒赛 马,赛程三十里外,取前十名,落后者不计。所取前十名之马,各赏相同之弓角一对; 驰马之人,各佛头青布二。又令自十五里外赛跑,亦取前十名。第一名赏烟二十刀,以 下依次递减,至第十名赏烟十刀。和硕睿亲王以赛马礼,具大筵进圣汗。®
  619. 崇德年间,政治军事均已巩固,尚文之风渐兴,骑射一事已出现渐被淡化的趋势。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保持了骑射之传统,皇太极不断地督促诸贝勒以及文武大臣要勤加 练习骑射。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皇太极甚至将“行猎”与出兵一并提高到与国势攸 关的高度,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他对诸固山贝子说:“尔等敬听。昔太祖时,我等闻 明日出猎,即于今日调鹰蹴球,若不令往,泣请随行。®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皇太 极又传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衣冠仪度,循汉人之俗遂服汉人 衣冠尽忘本国言语,迨至世宗始复旧制衣冠,凡言语及骑射之事时,谕子孙勤加学习”。 @崇德六年(1641年)二月,皇太极再次传谕诸王、贝勒、大臣对其子弟的骑射技艺的培 训要严加督率,互相激劝。《清太宗实录》卷54载:
  620. 尔等何不亲率人习射耶?子弟辈状者,当令以角弓羽箭习射,幼者当令木弓柳箭 习射,如不执弓习射,好为搏戏,闲游肆市者,何不执之?我国武功,首重习射,不习 射之罪,非烟之可比也。用烟之禁,前因尔等私用,故不能治人;至于射艺,切不可荒 废,嗣后尔等当严加督率,互相激劝。”⑤
  621. (二)“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622.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久保持本民族的服式、语言及骑射传统,即保存本民族的文化特 征。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太极召集诸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到 翔凤楼,一起听内弘文院大臣读《金史•世宗本纪》,并发表了如下口谕:
  623. 尔等审听之,(金)世宗者,蒙古、汉人诸国声名显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 称为小尧舜。肤披览此书,悉其梗概,殊觉心往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 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 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孙仍效汉俗,豫为禁 约,暴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
  624. 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15
  625. 页。
  626.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26-1527 页。
  627. ③ 皇太极对诸固山贝子说:“尔等敬听。昔太祖时,我等闻明日出猎,即于今日调鹰蹴球,若不令往,泣请随行。 观今之子弟,唯知游逛市井,耽于戏乐。在昔时,无论长幼、贫困之际,每闻出兵行猎,兴致盎然。彼时随从甚 少,人各牧马披鞍,析薪自缚。虽如此艰辛,犹各为主效力不绝。国势之隆,非由此努力而致乎?今之子弟,遇 行兵出猎,或言妻子有病,或以家中有事为辞者多矣。不思行兵行猎,勇往奋发,而耽恋妻室,国势能无衰乎?”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55 页。
  628. ④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4,崇德二年四月丁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446页。
  629. ⑤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4,崇德六年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729页。
  630. 37
  6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2. 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乃知凡为君者,耽 于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 饰制度,膜不从,辄以为朕不纳谏。脱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 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 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废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 岂有更变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 何?因姻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咸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 威名震慑,莫与争峰。此番往征燕兵出边,我之军威竟为尔八大臣所累矣,故谕尔等, 其谨识。朕言钦此 ®
  633. 皇太极的这段谕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此番往征燕兵出边,我之军威竟为尔八大 臣所累矣”。@在这里,皇太极首先表达了对金世宗的钦佩之意,熙宗及完颜亮时,尽废 太祖、太宗旧制,盘乐无度。而世宗即位后,即奋图法祖,唯恐子孙仍效汉俗,衣服语 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其次,皇太极将哀宗倾危亡国的原因归结为,祖制懈废, 忘其骑射,应该记取这个历史教训;再次,皇太极认为八旗兵卒“野战则克,攻城则取” 是他们“娴于骑射”的结果,同时应该不忘祖宗旧俗,力戒效仿汉俗,“衣服、言语悉 遵旧制”;第四,皇太极确信自己这一代绝不会废骑射、改服制以效汉俗,但最担心的 是后世子孙忘却旧制,所以才让大家重读金史,以史为鉴。®
  634. 从此,“国语”(即清语、满语)与“骑射”(即骑马射箭)作为满洲的两大民族特 征被正式确立下来;“国语骑射”政策在清王朝作为一项基本的文化政策所奉行和坚持。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皇太极不仅是“国语骑射”政策的制定者,更是这一政策的坚定 的执行者。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皇太极又就保持“国语骑射”问题再度颁谕:“昔 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衣冠仪度,循汉人之俗,遂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语言。” 他以言语、服饰、骑射为一代家法,再三告诫贝勒大臣,要“使后世子孙遵守,毋变弃 祖宗之制”。®
  635. 综上,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清入关前,由努尔哈赤奠基,在皇太极时代确 立的“国语骑射”政策,规定了满洲人所应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它的发展趋向,为 满洲人与其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特有的载体。从此,“满洲”民众在其先祖神话 的光环下,保持其传统的语言、应用与之对应的新兴文字、训练其骑射特技,进而为满 洲人在与汉人、蒙古人、朝鲜人以及其他民族的角逐中提供了“各美其美”的缘由。
  636. ①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2,崇德元年十一月癸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404页。
  637. ② 叶高树先生认为,金世宗在位期间(1161-1189年)推动以提倡射猎与女真语文为主的改革,反映出女真人从所 遭遇的文化危机中觉醒,而发动的女真本土化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惟金世宗时代为金朝统治华北的中期, 女真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忘却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有走向腐化与颓废的趋势,因而企图加以匡救;皇太极 时代满洲尚未脱离其根据地,汉化的倾向亦不明显,却能以史为鉴,则皇太极对文化危机的警觉性实更胜一筹。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638. ③ 参见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639. ④ 关于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确立的时间,学术界尚有分歧。笔者赞同以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在翔凤楼 的这一口谕为准的观点。参见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孙静: 《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640. ⑤ 参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4,崇德二年四月丁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446页。
  641. 38
  642.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43. 第二章丨页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644. 本章的研究主题是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 的提出为切入点,考察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以“满 汉一体”的口号为背景,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学校、御制清文鉴、加强骑射训练、开创 “木兰行围”等举措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及其影响。
  645. 第一节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646. 本节的主题是顺治朝“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主要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切入 点,考察清世祖顺治帝“亲试满文”与开创“南苑行围”等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举
  647. 措。
  648. 一、“首崇满洲”
  649. “首崇满洲”很有可能是亲政不久、从政经验尚不够丰富的顺治帝在盛怒的情形下 说出的“心里话”。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初九,顺治帝到内院览詹事府少詹李呈祥 的条议,内称“部院衙门应裁去满官,专任汉人”,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不能不让顺 治皇帝为之动怒于是,他对大学士洪承畴、范文程、额色黑、宁完我、陈名夏等说: “李呈祥此疏,大不合理。夙昔满臣赞理庶政,并畋猎行阵之劳,是用得邀天眷,大业 克成。彼时可曾咨尔汉臣而为之乎?朕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尔汉官奈何反生异意。若 以理言,首崇满洲,固所宜也。想尔等多系明季之臣,固有此妄言尔。”这一训示,也 把几位大学士搞得极为尴尬,他们只好奏曰“臣等无以仰答圣谕矣。” ® “首崇满洲,固 所宜也”,既是清代诸位皇帝在处理满汉关系时始终奉行的“根本原则”,又是对满洲人 自身在新兴的大清帝国中的明确定位。®当然,“首崇满洲”同时也是不便挑明的“事 实”。于是,此后包括顺治帝在内的诸位皇帝一直默默遵循,却再也没有重新公开地提 及这个话题。
  650. “首崇满洲”说到底就是在各个方面坚持以满族为第一位,坚持满洲贵族对清王朝 的最高领导地位,坚持推行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统治。“首崇满洲”的原则起源于清王 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当清军进入辽东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时候,他就大肆推行
  651. ① 这个大胆进言的李呈样,于顺治十年二月十八日被流徒盛京。“先是詹事府少詹李呈祥辨明满汉一疏,有旨切责。 都察院副都御史宜巴汉等因劾呈祥讥满臣为无用,欲行弃置,称汉官为有用,欲加专任,阳饰辨明,阴行排挤, 命革李呈祥职。下刑部,至是部议,呈祥蓄意奸宄,巧言乱政,当弃市。上命免死,流徙盛京。”参见《清实录_
  652. 祖章皇帝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乙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2页。
  653.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0页。
  654. ③ 余梓东先生曾针对“首崇满洲”的异议指出,满洲根本政策是以往汉族作为统治民族的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明华 夷之辨”、“以夏变夷”、“内诸夏而外夷狄”、“汉族根本政策”的一种逆反式的延续。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 以,我们不能采取“双重标准”来衡量和判断满洲根本政策的是与非的问题。即汉族封建统治者没有做到的事情, 同样也不能苛求满族封建统治者做到。参见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 页。
  655. 39
  6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7. “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民族压迫政策。Q皇太极即位后,改变了其父的政策,全力 调整满汉关系,他宣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 @他还认为,“若满洲庇护满洲,蒙古庇护蒙古,汉官庇护汉人,彼此不和乃人臣之大戒。 譬诸五味,只用酪则过酸,只用盐则过咸,不堪食矣。唯调和得宜斯为美耳。今满洲蒙 古汉人彼此和好,岂不为善乎”。®从而形成了以满洲为主体、以蒙汉为辅翼,协力进 关夺权的态势。
  658. 清入关之初,“首崇满洲”问题的正式提出,针对的是由圈地、投充、逃人等弊政 所激化的满汉矛盾。为了既要坚持“首崇满洲”这••原则,又要缓解由此给汉人带来的 经济负担,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顺治帝向那些为国出生入死的满洲武弁兵丁, 承诺待国家稍有丰足之际,将要对他们特别优待,格外关照。“朕以凉德藐躬,缵承祖 宗鸿业,十有二年矣。睿王时朕年冲幼,未预政务,尔等将士艰辛疾苦,无由悉知。自 亲政以来,五年于兹各官竟未有以尔等疾甘入告者……嗟尔将士等披坚执锐,露宿风餐, 汗马血战,出百死一生,以开拓天下,劳苦如斯,朕岂忍复靳恩赏、有稽恤赉?但今封 疆未靖,需用繁多,百姓未宁钱粮逋额。是以朕怀莫慰,朕为天下之主,于尔等将士, 竟未加惠,而尔等仍励初心,为国效力,此皆追念太祖太宗育养深恩,而报之于朕也。 尔等如此尽忠,朕岂时刻有忘,稍俟丰足,即沛恩施。尔等其各知朕意。” ®顺治帝言出 有信,时隔不久,同年二月,即发银一万两,赈给八旗穷苦兵丁;皇太后、皇后也一同 各发银一万两。为此,顺治帝还号召诸王、群臣自愿捐助八旗兵丁。®
  659.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清代统治者始终坚持“首崇满洲”原则的动力在于,解决 “以少数人进行统治的问题”,满洲作为不及汉族人口 350分之1的少数民族,为什么 能够征服并维持对中国的统治长达近300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而这背后,通过“首 崇满洲”来增强满洲内部成员的民族意识,激发他们保家卫国的使命感,至少在清朝前 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首崇满洲”的原则,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满文化为根本,保 持以“国语骑射”为核心的满洲文化传统。®
  660. 二、推行满文的举措
  661. 顺治年间,推行满文(满文在有清一代多被称为“清书”、“清文”或“清字”)的 渠道举措的主要有四种:一是顺治帝“亲试满文”,二是改造“太学”,三是新设八旗“官 学”,四是开设“宗学”。®
  662. (一)顺治帝“亲试满文”
  663. ① 参见周敏:《首崇满洲一一清朝的民族本位思想》,《沧桑》,2008年第5期。
  664. ②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天命十一年八月丙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26页。
  665. ③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42,崇德三年七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册,第554-555页。
  666.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8,顺治十二年正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691-692页。
  667. ⑤ 史松,林铁钧主编:《清史编年》(第一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668. ⑥ 参见[美]欧立德著,华立译:《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669. ⑦ 参见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学苑出版社2001版,第155-156页。
  670. ⑧ 后三种渠道的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参见夏石:《顺治时期满族文学发展的背景与条件》,《满族研究》,1994年第4期; 吴吉远:《清代宗室教育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6期;白新良:《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中央民 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郑岩:《清前期京旗官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程平生:《清代京师八旗官学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而对第一种渠道一一顺治帝“亲 试满文”,则少有论及。
  671. 40
  6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3. 清入关之初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方面是汉人请求大清皇帝习汉字,另一方 面是清帝国的当政者不断奖掖习清书成效显著的汉臣的有趣局面。
  674.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学士冯铨、洪承畴等奏请皇上习汉文、晓汉语。“皇 上承太祖太宗之大统,聪明天纵,前代未有。今满书俱已熟习,但帝王修身治人之道, 尽备于六经,一日之间,万几待理,必习汉文,晓汉语,始上意得达,而下情易通。伏 祈择满汉词臣,朝夕进讲,则圣德日进,而治化益光矣。
  675. 同年年底,江南道御史杨四重也建议皇上通汉音、习汉字。“皇上大统既集,而一 切诸务,尚仍明旧。不闻有创制立法,见诸施行者,恐非所以答天下仰望之心也。请亟 敕臣工,讨论故实,求其至当,定为画一之规,永矢不刊之典,庶法度修明而民志以定。 至于中外一家,而满汉字法,尚未见同文之盛。请将满书颁行天下,使皆得习而译之。 皇上亦于万几之暇,通汉音,习汉字,文移章奏之间,昭然与天下共见,则满汉合一, 而治效不臻上理者,无有也奏入报闻。
  676. 事实上,摄政王多尔衮既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是否接受上述建议,也没有让当时年幼 的福临学习汉文'而是用对汉文的排挤和对满书学习者的奖赏等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 态度。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允礼部请,各坛及太庙读祝停读汉文,只读满文, 仍增设满读祝官八员,一切典礼倶照国朝旧制行。”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赐习满 书庶吉士刘泽芳、张文明、韦成贤、王紫绶、夏敷九、沙澄、胡兆龙、陆嵩、李霜、艾 元徵等貂帽、凉帽各一顶,皮镶朝衣、缎朝衣各-•袭,靴各一双。®顺治十三年(1656 年)二月,“赐满书翰林官王熙等八人,满文《资政要览》、《人臣儆心录》各…部。” ®
  677. 当然,受当政者重视满文的启发,后来也出现了汉臣主动建议汉人学习清书的情况。 顺治六年(1649)三月,礼科右给事中姚文然奏请于新进士内选拔品行端方、年富力强 的人学习清书。“臣读制策,首以满汉同心合力为念,窃思满汉一家,咸思报主,只因 语言文字间隔难通,未免彼此有异同之见……臣请于新进士内,广选庶吉士,察其品行 端方,年力强壮者,俾肄习清书精熟,授以科道等官。内而召对,可省转译之烦,即出 而巡方,亦便与满洲镇抚诸臣言语相通,可收同寅协恭之效。姚文然的这•建议,很 快就得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正面回应,同年五月,考选庶吉士成亮、何采、焦毓瑞、王 清、张士甄、高光夔、诸豫、张璇、叶树德、季开生、王绍隆、朱廷璟、范廷元、许缵 曾、李仪古、范正脉、刘嗣美、于朋举、唐梦赉、庄朝生等二十人习清书,并命内院学
  678.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5,顺治二年四月乙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31-132页。
  679.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2,顺治二年十二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96页。
  680. ③ 据弘觉弹师《北游集》记顺治十六年九月至十七年五月木陈态禅师在京见帝奏对情形云:“上一日同师坐次,侍 臣抱书一束,约十余本,上因语师曰:‘此朕读过底书,请老和尚看看。’师细简一遗,皆左史庄骚、先秦两汉唐 宋八大家,以及元明撰著、无不毕备。上曰:‘朕极不幸,五岁时失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 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观政。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发愤读书。每晨牌至午,理 军国大事外,即读至晚,然顽心尚在,多不能记。逮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诸书,读了九年, 曾经呕血。’”参见《清史编年•顺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册,第411页。
  681.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65页。
  682.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0,顺治四年二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249页。
  683.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8,顺治十三年二月辛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763页。
  684. ⑦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丁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348页。
  685. 41
  6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7. 士查布海等人任教习。°
  688. 清世祖福临亲政后不久,吏科给事中高辛允又上了一道奏折,请顺治帝通过“不时 稽核敬肆勤惰”督促新中进士学习清书。“皇上亲政之首科允宜慎选庶常,以光圣治。 臣等参考旧例,斟酌时宜,择其年貌合格、文字雅醇者,充其选,名数照己丑科例,取 汉进士四十名……内拔其年青貌秀、声音明爽者二十名,习学清书;余二十名习学汉书, 届期恭请御赐题目考试。其满洲进士取四名、蒙古进士取二名、汉军进士取四名。倶选 年貌声音合式者,同汉进士一体读书。进馆之后,仍不时稽核敬肆勤惰,以为优劣。用 昭朝廷作养人才之意。这道奏折,或许真的起了作用。此后,顺治帝亲自考核翰林院 习清书庶吉士掌握清书的情况,可谓是常抓不懈。
  689. 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顺治帝亲临翰林院对习清书庶吉士进行了面试,按成绩 将被面试人分为三个等级,并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待遇。胡兆龙、李霜、庄冏生三人名列 一等被提升重用,“今将通满洲文义者三人不拘资俸以应升之缺用;胡兆龙,以侍讲升 侍读学士;李霜,以编修升中允兼编修;庄冏生,以检讨升赞善兼检讨。” ®沙澄、王 熙等十二人名列二等,被视为“可造者”,“各仍照原衔,责令勉力习学”。®范正脉、 张文明等五人“全未通晓、不能成文”,因此,处于末等,“理应调外,念伊等曾入词林 数内,姑着调六部用。” ®事后,顺治帝谕吏部,道出了他此次面试满文的用意:“国家 设翰林院衙门原为储养人才,以充侍从之选。故特选教习满书官员,令伊等兼习满语满 文,以资奏对讲读。选授之时,惟择少年,以其易于学习也。今计三科之内,有经六七 年者,有经三四年者,朕亲临内院面试若不加分别,伊等何由激劝。” ®
  690.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顺治帝遣学士石图等传谕习清书的庶吉士,说了两 层意思。一是清书并不难学,“人臣果思报效朝廷,自宜昼夜殚心、各尽乃职。朕令尔 等学习清书,此即职业所属,傥能专勤勉力,满书满语,何患无成。惟其不肯用心,以 致旷废。”®二是对学无所成者决不轻贷,“今尔等学习已经三载有余,甚至六七载者, 朕还宫即行亲试,其年久无成者,决不轻贷。” ®
  691. 顺治十三年(1656年)二月,顺治帝再度赴翰林院,对习满书将及一年的翰林进行 面试,此次考试受到赏赉的有胡简敬、田逢吉等十名;受罚俸的是后四名程邑、吴贞度、 范廷魁和韩雄允,他们各被罚俸三个月。®同月,因王熙精通满书,顺治帝奖励给他一 件御服貂褂,“上以右春坊右庶子王熙精通满书,以御服貂褂赐之”,并号召其他七位满 书翰林向王熙学习:“尔等同为习满书翰林,而王熙独优,朕故加赐。尔等所学不及, 亦当自惭,今后其益加勤勉毋怠。” ®后来,顺治帝又进一步加大了对未能习熟清书的处
  692.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4,
  693.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6,
  694. ③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2,
  695.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2,
  696.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2,
  697.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2,
  698. ⑦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7,
  699. ⑧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7,
  700. ⑨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8,
  701. ⑩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8,
  702. 顺治六年五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349页。 顺治九年七月己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18-519页。 顺治十年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2-573页。 顺治十年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3页。 顺治十年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3页。 顺治十年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2页。
  703. 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685页。 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685页。 顺治十三年二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762页。
  704. 顺治十三年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762页。
  705. 42
  7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7. 罚力度,熊赐筠、熊赐履等十位翰林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被罚俸一年。®陈敬、殷 观光二人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习学清书日久,文义荒疎,足见平日全不用心, 殊不称职,俱着革退,永不叙用。
  708. 实际上,顺治帝“亲试满文”,并对满书翰林恩威并举,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培养了一批满汉文兼通的国家栋梁之才。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月,顺治帝再一次亲 临翰林院考试满书,此前被罚俸一年的熊赐履、熊赐筠本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其 他八位庶吉士…同被授为编修检讨。后来,掌握满文较好的熊赐履历任内弘文院侍读、 礼部尚书甚至被指派为皇太子的老师,成为顺治、康熙两朝的重臣。同样,王熙亦因擅 长满文而受到顺治、康熙两朝帝君的宠信。在大清朝没有谁比皇帝更关心清语满文的命 运了,于是,由顺治帝开启的皇帝“亲试满文”的制度也被演化为八旗官员觐见皇帝时, 必须使用清语满文的仪式化“定制”而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
  709. (二) 改造“太学”
  710. “太学”,即国子监,又称国学。清入关后,承袭明制,国子监依然是清政府管理 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顺治年间的满文(清书)推广工作,就是从改造国子 监的教学内容,增加清书的教学开始的。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国子监祭酒事李 若琳奏言,请将国子监仿明初之制,“前朝公、侯、伯、驸马、初袭授者皆令入国学,
  711. 习礼读书。今满洲勋臣子弟、有志向学者,宜令奏送国学读书一体讲习” ®。摄政王多 尔衮无疑是接受了李若琳的奏请,他命令“满洲官员子弟、有愿读清书或愿读汉书及汉 官子孙有愿读清汉书者,倶送入国子监,仍设满洲司业一员、助教二员,教习清书。” ® 自此,“清书”成为清代国子监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月,为了贯彻教习满洲官员子弟清 书的指示,李若琳针对如何办好“太学”的事宜,又提出了两条具体建议。一是“教官 之选补宜速”。“太学官旧额三十九员。今裁定十四员。尚缺学正助教等官未补。满洲子 弟济济盈庭。授书课习。亟需师儒启迪。查吏部候选进士、举人、有学行兼优、年力俱 富者。乞选补成均。以资多士模范。” ®二是“学长之廪饩宜复”。“今应以二厅、六堂、 分配八旗,每一旗须学长四人,八旗须三十二人,选择有学有品者充之。” ®显然,李若 琳的上述工作得到了清初统治者的肯定,不久便赐予他了一匹鞍马@。
  712. (三) 新设八旗“官学”
  713.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朝政府下令新设八旗官学,作为入关后八旗教育的专 门机构,凡满洲子弟就学者,分为四处。同年八月,再一次增加习满书的官生数额。“先 是每牛录各取官学生一名。以十名习汉书。余习满书。至是礼部奏请增额。命每牛录增 取…名。于原额习汉书十名外、加用十名。余倶习满书。” ®同年九月,又规定每佐领
  714.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2,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己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944页。
  715.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癸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998页。
  716. ③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乙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05页。
  717.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乙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05页。
  718.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庚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12页。
  719.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庚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12页。
  720. ⑦ 参见《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顺治元年十二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14-115页。
  721. ⑧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0,顺治二年八月己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81页。
  722. 43
  7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4. 入学人员增加为二人,各旗习学汉书的八旗生徒也扩大到二十名。在此同时,为了沟通 满汉,清朝政府还另辟渠道,从历科汉人进士中选留庶吉士习学满书。顺治三年(1646 年)首科会试,即选拔十人为习学满书庶吉士,从而使得沟通满汉工作得以双向进行。 顺治四年(1647年)、六年(1649年)两科会试,选拔汉人习学满书的名额又分别增加 到二十人。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习学满书的官生数额,官员子弟荫监范围也扩大 到文武三品以上。0
  725. (四)开设“宗学”
  726. 关于宗室子弟的教育问题,国家基于“昭成宗室人才之意”,清世祖福临亲政后的 顺治九年(1652年)十二月,工科副理事官三都上疏建议:“每旗各设宗学,每学用学 行兼优满汉官各一员,为之师范。凡未封宗室之子,年十岁以上者,倶入宗学。”这项 建议得到了顺治帝的批准,令“每旗设满洲官,教习满书,其汉书,听从其便。大体 上,宗学与八旗官学的教育内容,皆是以学习满文为主,辅以汉文,兼习骑射。顺治十 年(1653年)四月,“工部议覆工科副理事官三都请建立宗学,应量给工价,听其自行 修造。从之。”®自此各地宗学的校舍开始陆续修建。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顺治 帝针对宗族子弟“习汉书,入汉俗”的状况,作出了宗学“永停其习汉字诸书,专习 满书”的决定,并要求宗人府传示各地,以作警示。®有学者从“汉化”观的视角出发, 认为顺治帝禁止宗室子弟学习汉书,是清代八旗教育政策开始出现倒退的表现。于是, 在清朝政府的干预下,曾经迅速发展的八旗教育事业暂时进入了低潮。®而从“文化自 觉”的视角来看,顺治帝禁止宗室子弟学习汉书,既是清初满洲统治者对本民族文化“各 美其美”的表现,又是与其他民族交往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的需要。
  727. 三、推行骑射的举措
  728. “骑射”作为满洲人的长技,早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就曾对八旗子弟的“骑射”训 练,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我朝原以武功开国,历年征讨不臣,所至克捷,皆资骑射, 今仰荷天休,得成大业,虽天下一统,勿以太平而忘武备,尚其益习弓马,务造精良。 嗣后满洲官民不得沉緬嬉戏,耽娱丝竹,违者即拏送法司治罪。顺治帝对于旗人的骑 射也十分重视,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世祖福临谕吏、礼、兵三部:
  729. 我国家创兴,全赖治兵有法。今见八旗人民,崇尚文学,怠于武事,以披曱为畏途, 遂致军旅较前迥别。详究其源,皆由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会两试,即得升用……徒以 文字由白身优摧六、七品官,得邀俸禄。未几又升副理事、主事等官,得免从军之役。 各部院衙门,一事数官,以致员缺居多,无不乐于部用。今后,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 会两试,俱着停止各部院衙门,冗员尽行裁去。至于官员子弟及富家世族,应披曱 者,各该牛录章京、曱喇章京、梅勒章京、固山额真,不行严察,本身不充兵役,尽令
  730. ① 参见白新良:《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31.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0,顺治九年十二月丁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53-554页。
  732. ③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4,顺治十年四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84页。
  733.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4,顺治十一年六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658-659页。
  734. ⑤ 参见白新良:《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35.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8,顺治七年三月戊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385页。
  736. 44
  7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8. 家仆代替;或充兵役,及至征剿,又令代替;或不充兵役,多居闲散。着即晓谕八旗,
  739. 自固山额真以下,牛录章京、骁骑校以上,概行严禁,违者治以重罪。①
  740. 这一训谕反映出顺治帝对于旗人习文艺,废骑射的警觉之心。为了考核八旗子弟的骑射 武艺,顺治帝还订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奖惩办法。据《旗军志》载:
  741. 于春二月,角射而赏罚之。前期,都统、副都统率其属及部卒,习射于国郊,曰 一往。数日,兵部尚书临视,而第其上下。一卒步射十矢,马射五矢,步射中的七,马 射中的三,为上等,赏以弓一、矢十,白金、布帛各七。步射中五,马射中二,为中等, 赏白金、布帛各五,无弓矢。步射中三,马射中一,为下等,无所赏。马、步射或一不 中,或两俱不中,则笞之。一佐领受笞之卒过十人,则佐领有不善教练之罚,至夺俸。 一旗满六百人,则都统、副都统之罚亦如之。护军、先锋营阅射,亦如马军之制。”② 这些规定大都为后世沿用,而且在雍、乾两朝执行得更加严格。®顺治帝对满洲骑射传 统的继承,不仅是严格要求八旗子弟,而且他本人亦率先垂范,其中,以“南苑行围” 为著。
  742. 南苑,在京师永定门外二十里,元代为下马飞放泊,明永乐时增广其地以为蕃养禽 兽、种植蔬果之所,方一百六十里,中有湖,大小凡三,自万泉庄平地涌泉皆汇集之, 四时不绝。又有晾鹰台,亦名按鹰台,皆元代之旧。因禁城北有湖称海子,故南苑亦称 南海子。周围以墙,设总管、防御等官守之。顺治帝亲政后,每岁于此行围习武®。由 此,“南苑行围”成为顺治帝对满洲骑射这一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继承中最显著的方面。
  743. 早在亲政之前,顺治帝对满洲骑射传统的继承就极为重视,并已经不断地赴南苑较 阅驰马。《清世祖章皇帝实录》载,顺治四年(1647年)五月,“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大 臣等,出正阳门,幸南苑北,较阅驰马。视其先至者,分别等差赏赉。” ®同年七月,“上 幸边外行猎,驻跸沙河地方。是日,昌平道陈维新、副将张珍等迎驾,赐食,并缎袍、 帽、靴等物。” @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上幸南苑,赐和硕巽亲王满达海鞍马一、 空马一,和硕端重亲王博洛、多罗谦郡王瓦克达鞍马各-@顺治七年(1650)三月, 针对天下一统后满洲官民“沉湎嬉戏,耽娱丝竹”的状况提出了“违者即拏送法司治罪” 的警告。“我朝原以武功开国,历年征讨不臣,所至克捷,皆资骑射。今仰荷天休,得 成大业,虽天下一统,勿以太平而忘武备。尚其益习弓马,务造精良。嗣后满洲官民, 不得沉湎嬉戏,耽娱丝竹,违者即拏送法司治罪。
  744. 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亲政,同年四月,便颁布了有关诸王及文武群 臣扈从行猎出师和阅兵的“仪注”,以此来规范南苑行围与阅兵的活动。“上行猎出师。 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倶分翼随驾行。有所顾问,策马进,稍后,躬身奏对。上驻跸。
  745.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6,顺治十四年正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831-832页。
  746. ② 金德纯:《旗军志》,收入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4册,第2页。
  747. ③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18页。
  748. ④ 参见《清史编年•顺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3页。
  749.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2,顺治四年五月癸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265页。
  750.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3,顺治四年七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274页。
  751. ⑦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7,顺治八年六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52页。
  752. ⑧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48,顺治七年三月戊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385页。
  753. 45
  7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5. 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朝见,俱于百步外下马。”®“大阅。诸王、贝勒、贝子、公等 各按旗传令兵马整齐队伍,毕。部臣奏请阅营,上遍阅。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各 旗大臣率众官兵,跪候驾过,归本队立。如上召见,率领额定随从人员朝参。上还宫, 若命随行,仍率领额定人员随行。否则各从本队而还。” @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初二, 清世祖福临又坚定地表示:虽机务至繁,亦应不忘武事,每年都要出猎二三次。《世祖 实录》卷73载:
  756. 上幸南台。召内三院大学士、学士、翰林官、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从,赐 宴。上持弓,顾谓诸臣曰:我朝之定天下,皆弓矢之力也。曩者每岁出猎二三次,练习 骑射。今朕躬亲政事,天下至大,机务至繁,凡一应章奏,皆朕亲为批断,日无暇晷, 身虽无暇,心常念兹不忘也。诸臣奏曰:皇上此言,诚欲措天下于太平,居安思危,真 海内之福也。臣等愿皇上始终常存此念尔。上曰:卿等恐朕志不坚有违此言,朕将自坚 厥志,卿等皆国之大臣,亦当坚心辅朕,务使天下乂安,可将此言布告大小臣工,勉体 朕怀。”③
  757. 顺治帝既是继承满洲骑射传统的倡导者,又是亲身躬行者。顺治帝少年时,并非“骑 术精湛,弓法娴熟,能在奔驰的马上射中各种飞禽走兽” ®。而为了要达到这种善于骑 射的境界,年少的福临的确付出了艰苦的训练,有时,甚至还需要忍受讥讽。顺治九年 (1652年)三月,诸王大臣审理“拜尹图、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冷僧机五人背朕 迎合睿王以乱国政” 一案时,披露了两个鲜为人知的情节:…是讥讽顺治帝骑术不精, “上围猎时,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扈从平坦之路,任意自行。上行之路,险峻崎岖, 以致驾前巴哈骑马失足。上步行而下,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从坦路转至向上云:年 少不习骑射,似此路径,遂下马步行耶?是明以懦怯诮上也。”®“上行围,至沙碛悬崖 之处,骑不能下,上遂步行。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并不引行平坦之路,反向平路 猎。兵(并)云:皇上下马步行,尔等俱宜下马,众遂下马步行,是肆意讥讽。无人臣 之礼也。” ®二是围场之中与顺治帝争射,“在围场中,上方逐射一麿,席讷布库迎上争 射,箭落皇上马前上,遂勒马而立,鄂莫克图欲取所落之箭。上云:尔取此箭何为?席 讷布库虽有罪,朕不与较也,止令勿取。当然,经过多年“南苑行围”的训练之后, 顺治帝的骑射水平已经达到能够连发连中的水平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四月,“上 幸景山,观内大臣及侍卫等骑射,上躬擐甲胄,置帽为的,骑射三发倶中。内大臣及侍 卫等射中者,每矢赏缎一疋。” ®
  758. 南苑行围中不仅需要顺治帝率先垂范骑射,更为重要的是警示群臣勿忘弓马。顺治 十年(1653年)三月,顺治帝率群臣阅兵、行猎、并网鱼。“上于南苑。召汉官二品以
  759.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6,顺治八年四月戊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42-443页。
  760.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6,顺治八年四月戊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43页。
  761. ③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3,顺治十年三月戊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7页。
  762. ④ 参见李尚英:《满族贵族崇尚武功国策的兴衰》,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1999年。
  763.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癸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95页。
  764.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癸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96页。
  765. ⑦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癸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496页。
  766. ⑧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6,顺治十五年四月丙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905页。
  767. 46
  7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9. 上、及诸词臣、皆集。命侍卫护军等、各擐甲。吹角。呐喊陈列者再。悉如军律。观毕 赐宴。自是出南苑外。行猎三日。苑中网鱼一日。Q”顺治十三年(1656年)二月,顺 治帝陈围猎,以示群臣。“上在南苑,命两翼内大臣侍卫等擐甲胄,阅骑射。召内院汉 大学士、翰林及部院尚书以下,四品以上各官,从观。复陈围猎,以示群臣。当然, 阅兵时大臣和侍卫也会出现失误。对此,顺治帝釆取了宽容的态度。顺治十四年(1657 年)十月,“上于南苑,躬擐甲胄,集部院三品以上汉官及翰林科道阅武。命内大臣及 侍卫擐甲驰马,过上前,二人坠马。上策马至其所,命扶起。问之曰:无伤乎?顾谓诸 臣曰:坠马之人、幸无恙也。诸臣顿首奏曰:臣等窃闻仁为勇之本。今皇上集诸臣侍卫, 娴习武事。见坠马者,亲为慰问。诚仁德之主也。圣恩如此,孰不捐躯图报。
  770. 顺治帝还将南苑作为亲试武举马步射的重要场所,并以此来督促新中式的武进士继 续学习骑射。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月,顺治帝谕兵部:
  771. 国家用人,文武并重。今科武进士,俱照文进士殿试大典,一体举行。朕思文进士, 有考选庶吉士,作养教习之例。武进士,亦应简选教习。第一甲于国柱、单登龙、范明 道,第二甲邵一仁、张其毓、颇君德、曾以信、刘燧、马之迅、缴应缘、刘秉仁、樊英、 刘世明、张可久、缴正经、白文灿、孔弘宪、王宇泰、典、周鼻、杨煥斌、张靖,第 三曱胡师龙,俱朕亲试弓马策问才技可取,著随侍卫学习骑射,应用教习官二员,著内 大臣推举具奏 ®
  772. 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顺治帝又谕兵部:“朕亲试刘炎等骑射视初选时、未 有进益。著仍行教习务令精熟。尔部即传谕遵行。同年四月,顺治帝在南苑亲试会 试中式武举后,再一次要求兵部安排新中式的武举跟随侍卫学习骑射,“武进士林本直、 黄建中、武灏、谢文、王鼐、蔡昶、孙万茂、耿念祖、马成龙、张鸿元、杜量谦、倶经 朕屡试弓马,才技堪用,著照例随侍卫学习骑射。”®
  773. 任何一项政策和举措都可能遭到抵制和非议,顺治帝躬行“南苑行围”亦不例外。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宗人府劾奏固山贝子吞齐喀”一案,就与南苑行围有 关。“固山贝子吞齐喀曾奏欲于十一月初四日随和硕简亲王出游,有旨不允。后遇朝期, 辄称疾不出。及初四日,驾幸南苑,又托病不朝。”吞齐喀既可随和硕简亲王出游,顺 治帝驾幸南苑,竟敢托病不朝,理应治罪。“于是宗人府覆议,吞齐喀不系应随和硕简 亲王之人,而欲从之游,罪一;无病托疾不朝,反行巧辩,罪一;因不准出游,不遂其 意,及驾出故不肯朝,乘间偷安,轻忽朝仪,罪一;应削爵,夺其所属人员,废为闲散 宗室。从之_
  774. “南苑行围”不仅面临清宗室内部出现的懈怠,还受到了汉人词臣的阻挠。顺治十 六年(1659年)春正月,兵科给事中杨雍建奏言:“人君一身,为神人之主,关系甚重。
  775.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3,顺治十年三月辛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578-579页。
  776.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8,顺治十三年二月丙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763-764页。
  777. ③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乙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879页。
  778.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4,顺治十二年十月己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738页。
  779.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33,顺治十七年三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025页。
  780. ⑥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35,顺治十七年五月庚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044页。
  781. ⑦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13,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884页。
  782. 47
  7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4. 臣伏睹皇上敷政好学,宵旰靡宁,勤劳太过。昨因上体一时违和,传谕孟春享太庙,遣 官致祭,至期皇躬悦豫,仍亲庙祀,此我皇上敬修祀典之心也。乃回宫未几,复有南苑 之行,寒威初烈,涉历郊原,恐非保惜受护之道。臣闻春秋,君举必书,诚慎之也,且 搜苗弥狩,各有其时,则非轻出可知。设使兽起于前,马逸于后,岂能无万一之虑。臣 愿皇上出入以时,起居必谨,俾清明强固,奠宗社无疆之休。然而,这个杨雍建在 奉上谕,阅武南苑之后,其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度大转弯:“臣因得睹军容之盛,武备 之修,乃知皇上安不忘危,原非无事而出,始深悔前疏请慎起居,愚昧无知,殊为悖谬, 总缘臣沽名钓誉,习气未除,展转思维,惶悚无地,请敕部处分。” ®
  785. 顺治帝开辟的“南苑行围”,在他亲自躬行之下,成为了有清一代的定制,为“国 语骑射”政策的执行和满洲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持,提供了“各美其美”的平台,期间虽 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抵制和非议,但一直持续到清末仍为满洲贵族所重视。
  786. 综上,顺治帝提出并坚持“首崇满洲”的原则,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国语骑射” 为核心的满洲传统文化为根本。®顺治帝“亲试满文”与开创“南苑行围”等推行“国 语骑射”政策的举措,反映出作为刚刚入关的清帝国的年青皇帝对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认 识,以及他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这在民族文化自觉方面,仍处于强调本民族文化 特色上的“各美其美”的阶段。
  787. 第二节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788. 本节的主题是康熙朝“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康熙帝通过视“满汉为一体”消解 满汉之间的矛盾、推进满汉间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兴办学校、御制清文 鉴、加强骑射训练、开创“木兰”行围等一系列举措来推动“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789. 一、“满汉一体”
  790. “满汉一体”的口号并不是康熙帝的发明,清入关之初,多尔衮就曾提出“满汉一 家,同享升平”,“联满汉为一体”。®清圣祖玄烨强调“满汉一体”理念,其核心目的 就是要在继承乃父清世祖福临以“首崇满洲”原则处理满汉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消解 满汉矛盾、推进满汉间的文化认同。为此,康熙帝认为对汉臣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在制 度上尽量避免对汉官的政治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是极为必要的。
  791.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二月,给事中阿兰泰条奏,金都御史员缺,有汉官无满官, 此缺若系要紧,应增设满洲员缺,否则汉人亦当裁去。对此,吏部的意见是增设满官。
  792. ①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3,顺治十六年正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950-951页。
  793. ②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23,顺治十六年正月甲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953页。
  794. ③ 清朝前期,在“首崇满洲”的原则下,确立满文满语为官方用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特别是秉办八旗事 务及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满蒙官员,一般都用满文缮写公文,不准擅自使用汉字,否则重者治罪,轻者训饬。与 此相适应,有关浩赦、谕旨、寄信及各部院的行文,也都用满文书写。办理边疆和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向皇帝 请示汇报,都要使用满文奏疏。祭祀、奏折、密令、放行钱币、铸造印章、碑文等也均要求使用满文。顺治十一 年(1654年)六月,顺治帝针对宗族子弟“习汉书,入汉俗”的状况,作出了宗学“永停其习汉字诸书,专习满 书”的决定,并要求宗人府传示各地,以作警示。参见《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4,第3册,第658页。
  795. ④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1,顺治四年四月丁酉条,第260页;卷43,顺治六年四月庚子条,第347页。 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
  796. 48
  79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8. 清圣祖玄烨谕:“满汉员缺,未同设者甚多,……此本不必行。” 0康熙二十年(1681年) 十二月,给事中雅齐纳提议要恢复八旗文官品级高于汉官的做法,对此,康熙帝给予了 严厉斥责,认为雅齐纳是小人。“满汉官员均属一体,朕自冲龄已欲将满汉品级画一, 故而改定。今若再行更改满尚书为一品,汉尚书为二品,则汉尚书何以敌体满尚书乎? 若然,则不如不用汉官矣。……雅齐纳是小人,怀挟私意,欲将品级更改,则伊品级便 大,借此凌轹汉官。” ®
  799. 余梓东先生将康熙帝对汉族的政策概括为崇祀孔子,亲往祭奠、开科取士、举博学 鸿词科、开明史馆、巡游江南、开千叟宴和八股取士等六个方面,®其中,最为紧要的 当属“崇祀孔子”了。®然而在康熙初年普遍存在祭祀文庙前,只是皇帝与汉官斋戒, 而满官并不斋戒的情况,这显然是满人对孔子等儒家先贤的不敬,也不符合“满汉一体” 以及“崇儒重道”的精神。于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圣祖玄烨批准了都察院左 都御史多诺对此纠偏的建议。®
  800. 儒家学说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拉拢汉族士大夫,必须尊重汉族传统文化,也 就必须尊孔崇儒。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清圣祖玄烨第一次南巡归途中经过 山东曲阜,亲诣孔庙参谒,并行三跪九叩大礼,特赐“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大成殿, 并决定重修孔庙。他还亲自撰写孔子、孟子、周公庙的碑文,以及孔子、颜回、曾子、 子思、孟子的赞文。此外,康熙帝每次离京出巡,都要给各地孔庙和学府写牌匾,以示 其尊孔崇儒之至虔至诚。®
  801.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清圣祖玄烨强调“满汉一体”理念,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在 继承乃父清世祖福临以“首崇满洲”原则处理满汉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以满洲贵族 为主导的满汉贵族官僚联合专政的统治格局,推进满汉多元文化“美人之美”格局的构 建,使满汉两种文化并行不悖。在推崇汉文化的背景下,更要保持满洲文化的传统,为 此,康熙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颇多。
  802. 二、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 (一)继续兴办学校
  803. 在以往八旗官学的基础上,康熙朝新设立的旗人学校主要有景山官学、八旗义学、 盛京左右翼官学和黑龙江两翼官学。®
  804. 一是设立景山官学。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因“内府竟无能书、射之人”,而有
  805. ①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甲辰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册,第646页。
  806. ②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初九日戊子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册,第788页。
  807. ③ 参见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808. ④ 《清圣祖实录》卷28载:“上幸太学,前期一日,于宫中致斋。是日,上具礼服,乘辇,王、贝勒、贝子、公随 行陪祀。文武各官先诣文庙丹樨下序立,上至太学棂星门外,降辇,由大成中门,步进先师位前,行二跪六叩头 礼,亲释奠毕,驾幸彝伦堂,赐讲官、监生,序立听讲毕,宣制曰:‘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 理,尔师生其勉之’”。参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8,康熙八年四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4 册,第 392-393 页。
  809. ⑤ 《清圣祖实录》卷42载:“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疏言:凡告祭坛庙,满汉臣工一体斋戒。祭祀文庙,止汉官斋戒, 而满官不斋戒。非我皇上合满汉为一体,崇儒重道之至意。嗣后祭祀文庙,满文官三品以上,亦应前期斋戒二曰 陪祀。从之”参见《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七月辛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册, 第566页。
  810. ⑥ 参见成积春:《走向盛世的政治思维一康熙治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第77-78页。
  811. ⑦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317页。
  812. 49
  8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4. 设学房之议,并从内佐领、内管领下官学生“拣选材堪学习书、射者,令其学习。视其 所学,拣选好者录用,顽劣不及者,即行革退”。°康熙帝为使学生尽心学习,特将学 舍选在他能“常见处”的景山北门两旁,名曰景山官学。
  815. 二是建立八旗义学。为推动八旗幼童的满文教育,康熙三十年(1691年)创办八 旗义学,“八旗幼童年十岁以上者,由各佐领于本佐领下拣选优长者一人作为教习。其 满洲、汉军旗分幼童教习清书清语,蒙古旗分幼童兼教习蒙古书与蒙古语,皆教习马步 箭,仍令各该佐领及骁骑校等不时稽查约束,名为义学。
  816. 三是设立盛京左右翼官学。由于清廷认为“盛京系发祥重地,教育人材,宜与京师 -体”,乃自康熙三十年起,于盛京左、右两翼各设官学二处,“将彼处俊秀幼童,各旗 选取十名,每翼四十名。满学各二十名,教读满书,习马步箭;汉学各二十名,教读满、 汉书,习马步箭”。®
  817. 四是设立黑龙江两翼官学。黑龙江两翼官学是在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萨布素的建请 下所设。康熙三十四年,清廷决定,“于墨尔根地方两翼各设官学…所,设教官各一员,
  818. 将新满洲西伯、索伦、达呼尔及上纳貂皮达呼尔等每佐领取俊秀幼童各一名,教习书义”。
  819. 广设旗人学校的目的在于教导宗室、八旗子弟娴熟“国语骑射”本习,为确保教育 质量与防范子弟因循怠惰,各类旗学平日皆有针对课业进行考核的办法。早在八旗官学 创设之初,顺治帝即采纳国子监祭酒薛所蕴的建议,八旗官学学生“十日一次,赴监考 课;遇春秋演射,五日一次,就本处练习”,“俾文武兼资,以储实用”;®康熙帝则进 一步将满文翻译与马步箭的水平做为王公贝勒世袭时的考核标准,“其伎皆优,然后授 以本职,否则递相降等授爵”。®
  820. 从实际效果来看,康熙帝对宗室及八旗子弟娴熟“国语骑射”的教导,收到了一定 的成效。康熙帝的长子允提就曾向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神父表达过自己对满语的表达力 的充分自信,他认为满文美观,词汇丰富,满语雄壮悦耳:“当我端详你们欧洲书籍时…… 文字令我大倒胃口:他们很小,(字母)数也少,难以辨认,活像一连串扭来纹去的圈环 一一或者更确切地说,像苍绳在布满灰尘的油漆桌面上留下的痕迹。怎么能用它们表达 如此丰富的思想、千差万别的行为以及那么多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事物呢?相反,我们 的文字,还有汉人的文字则是美观、清晰、十分高雅的。它们数量庞大,足供人们选用, 它们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令人悦目。总之,我们的语言是雄健有力和庄重的,听起 来也很悦耳。而你们相互说话时,我只听到一派无休止的阔啾鸣叫声,颇像福建省那种
  821. ① [清]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00,(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版,第11页。
  822. ② [清]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135,(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版,第21页。
  823. ③ [清]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49,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60页。
  824. ④ 另据《龙江述略》载:“满官学在内城东,汉官学在内城西。按黑龙江省建学,始于康熙三十四年,将军萨布素 公奏准,在墨尔根两翼各立一学,设助教官,选新满洲及锡伯、索伦、达呼尔每佐领下幼童一名,教习书艺。嗣 是,齐齐哈尔、呼兰、墨尔根、黑龙江四城,均设满学官一员,有同额缺,凡八旗子弟愿入学者,由各旗协领保 送,习清文骑射,日不过一、二时”,可知黑龙江地区设学不只一处,所谓“教习书义”,仍以“清文骑射”为主5 参见徐宗亮纂修《龙江述略》卷2,影印清光绪十七年刊本,第3页。
  825. ⑤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6,顺治二年五月戊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45页。
  826. ⑥ 参见[清]昭裢:《啸亭杂录》卷7,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4页。
  827. 50
  828.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829. 莫名其妙的方言。” ®
  830. (二) 御制清文鉴
  831. 康熙朝已经出现了 “后生子弟渐习汉语,竟忘满语”的危机,于是,清圣祖玄烨于 康熙十二年下令“将满语照汉文字汇发明,某字应如何用,某字当某处用,集成一书”, 命翰林院学士傅达礼主持,“使有益于后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该书历时35 年编撰完成。康熙帝欣喜之余,亲自为其作序。35《御制清文鉴》以及后来又陆续编纂 的《御制满洲蒙古合壁清文鉴》、《御制满蒙文鉴》等辞典,这些辞书的出版对满文教材 乃至多民族文字合璧教材的编纂提供了便利。康熙朝中期以后,除了自关外时期以来译 出的各种汉籍作教材之用外,另有专为满文教育而编纂的《大清全书》、《满汉类书全集》、 《清文备考》、《清文汇书》、《清文启蒙》等各式书籍。®以上这些书籍不仅可提供给满 洲子弟学习满文之用,而且有利于促进满、蒙、汉等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多民族文化 间的“美人之美”。®
  832. (三) 加强”骑射”训练
  833. 康熙朝八旗之中,以汉军荒废骑射的情况最为严重。“汉军外官不能骑射,乃自称 行猎,多带鹰犬,借宿村庄,滋害于民。禽兽本在山野,岂在村庄耶?又汉军服用多僭 越非分,终日群居,以马吊饮酒为乐,此等物力,从何而出?有非苛取诸民者乎?汉军 习尚之恶,已至于极。”®针对这一状况,遇有都统、副都统出缺,竟因“急切难得其 人”,须改用满洲补授,并“欲训炼其骑射,率以矩范,一如满洲也”。®
  834. 各驻防八旗兵丁的骑射训练情况,亦不容乐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圣祖 玄烨曾训斥杭州驻防满洲兵丁“渐染陋俗,日打马吊为戏,不整容束带而靱履行者甚多。 既为满洲,则当讲习满洲职业,勤于骑射”。®同年,又有因久驻江南,“以致骑射生疏”, ®虽欲操练,又恐军士“借端抢夺,骚扰地方”;®甚至每年春、秋二季的校猎,亦假
  835. ① [法]杜赫德编、郑德弟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第2卷,《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神父致法兰西 科学院诸位先生的信》(1723年5月1日于北京),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291页。
  836. ②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二年四月十二日辛亥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册,第93-94页。
  837. ③ 康熙《御制清文鉴•序》“我太祖高皇帝创业垂训,至仁合于天地肇造清书大文炳如日月。太宗文皇帝上圣之资, 开天之运,继志绍闻丕宣文治。世祖章皇帝神灵首出,智勇天授,秉英断之资持以恭俭扩宽仁之量,济以忧勤。 朕以凉德膺祖宗之鸿图,即位多年未尝晷刻不以法祖为念,……近老成耆旧渐就凋谢,因而微文奥旨久而伪袭舛 习而不察,字句偶有失落语音或有不正国书所关甚巨,政事文章皆由此出详加厘定何所折衷。非编辑成书何以取 法?爰诏儒臣分类排纂,日以缮汇进呈朕亲御丹黄逐一审订。解话之疑似者必晰同异,于毫芒引据之阙遗者必援 经史以互证,或博咨于故老,或参考于旧编。大而天文地理,小而名物象数十二字母五声切音具载。集中名曰《清 文鉴》。用探音声之本原,究字划之详尽。为部三十有六,为类二百八十,为书二十一卷,清文得此而无余。蕴 凡以明祖德之源流本之深意也。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朕仰承列祖创造之弘谟深,惟国家同文之盛典。岁月 数周汇成全帙。诵是编者尚其体朕历载之勤劬。因音声以求字划,因字划以求文章。……”参见《清实录•圣祖 仁皇帝实录》卷233,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六册,第329-330页。
  838. ④ 参见爱新觉罗•贏生:《谈谈清代满语教学》,《满族研究》,1990年第3期。
  839. ⑤ 其实,康熙帝在推进满文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成果是《康熙字典》。
  840. 《康熙字典》的编纂始于康熙四十九年,时历六年,到康熙五十五年编成,康熙帝亲自作序。他在《御制〈康熙 字典〉序》中指出,命编该字典的目的在于“昭同文之治”。这在客观上促使了满汉文化各自的发展,同时也有 利于多民族文化并行而不悖的局面的呈现。参见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第58-60页。
  841. ⑥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1,康熙二十六年十月辛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415页。
  842. ⑦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1,康熙二十六年十月辛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415页。
  843. ⑧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初十日戊寅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册,第1069页。
  844. ⑨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5,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庚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191页。
  845. ⑩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15,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194页。
  846. 51
  8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8. “恐马疲于行”为由,暂时停止。®诸如此类者,不胜枚举。
  849. 康熙帝认为,以上骑射荒废诸现象的产生,固为“渐染汉习”所致,也与朝廷为八 旗广设学校,教习满、汉文,造成子弟转尚学问、热衷科举功名有关。®为谋补救,康 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圣祖玄烨下令,“满洲以骑射为本,学习骑射,原不妨碍读书。 考试举人、进士,亦令骑射,倘将不堪者取中,监箭官及中式人,一并从重治罪”;@嗣 后更进一步规定,地方考试“应照京师八旗之例,于未入考场之先”,“验射马步箭。能 者准其考试,不能者不准入场。至会试时,同京师举人一体考试马步箭”。®不久,康 熙帝又进一步要求对八旗幼童也要教习马步箭,“骑射与文字,原宜并重,不可偏废。 满洲通文义官员,即用之行间,未尝不可。近见国子监教习官学生,甚属委靡大不及前 即八旗教习幼童,亦皆懈怠。幼时勤于教谕,及长方得其用养育人材,最为紧要。见在 八旗幼童,务宜选择良师,勤加训诲。”®
  850. 康熙帝不仅要求八旗幼童习马步箭,他对自己的皇太子胤扔以及其他诸位皇子的教 育中亦是将“骑射”视为根本“家法”来执行。®康熙帝认为“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 这既是他对汉文化的称颂,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同时,康熙帝从“若废 此业(骑射),即成汉人”的高度,要求皇子“文武并行”、“勿染汉习”,显示其保持八 旗子弟“骑射”本习的坚决态度。
  851. (四)开创“木兰”行围 康熙帝在继承顺治帝南苑行围传统的基础上,习武塞上,行秋弥于木兰围场。®木 兰围场,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这一年四月七日,康熙第二次出巡口外,他带着 满汉大臣和八旗禁旅,出了喜峰口,经宽城进入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旗,会合蒙古各 盟旗的王公贵族,以及喀喇沁旗的三千蒙古骑兵,长驱北上,过了锡尔哈河、阴河,登 上蒙古高原的东南角一一塞罕坝,再经拜察河,转向西南面下坝,经过巴尔汉汤泉继续 行围,沿途一面习武行围,一面相度地势,筹设围场。经过半个多月的勘测,初步制定
  852. ①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8,康熙二十九年九月丁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640页。
  853. ②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321页。
  854. ③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0,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丁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533页。
  855. ④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45,康熙二十九年三月癸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597页。
  856. ⑤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58,康熙三十二年三月己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册,第743页。
  857. ⑥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初七日,康熙帝当着皇太子胤扔、四位年长皇子、内大臣、侍卫及大学士明珠等人之 面,对胤扔的老师尚书达哈塔、汤斌、少詹事耿介等人论及皇太子的教育问题。这次讲话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他对 保持“骑射”传统的看法。他说:“……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朕未尝不知,但恐皇太子耽于汉习,所以不任汉 人,朕自行诲励。今皇太子略通汉文,于凡学问之事,似无扦格。且讲解书义,有(汉大臣)汤斌等在,尔(指满大 臣达哈塔)唯引若等奉侍皇太子,导以满洲礼法,勿染汉习可也。朕谨识祖宗家训,文武要务并行,讲肆骑射不敢 少废,故令皇太子、皇子等既课以诗书,兼令娴习骑射。即如八旗以次行猎,诚恐满洲武备渐驰,为国家善后之 策。朕若为一人行乐,何不躬率遇往?近见众人及诸王以下其心皆不愿行猎,朕未尝不闻。但满洲若废此业,即 成汉人,此岂为国家计久远者哉?文臣中愿朕习汉俗者颇多,汉俗有何难学? 一入汉习,即大背祖父明训,朕誓 不为此!且内廷亦有汉官供奉,朕曾入于汉习否?……欲令皇太子一依汉人习尚,全不以立国大体为念,是直易视 皇太子矣!……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矣!至于见侍诸子内,或有一 人日后入于汉习,朕定不宽宵!且太祖、太宗皇帝时成法具在,自难稍为姑息也。”参见《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 六年六月初七日癸丑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册,第1639页。
  858. ⑦ 古代对不同季节打猎有不同的名弥,春猎为蒐(古字,同“搜”),夏猎为苗,秋猎为弥,冬猎为狩。所谓搜,就 是打猎时要选择没有怀孕的禽兽;所谓苗,是指为庄稼灭害兽;秋曰“弥”,谓杀伤野兽,以杀为名是为了顺应 秋气,《国语》中即有“秋弥”以治兵的说法;“狩”有围收之意,即冬天打猎不必有所选择。参见纪欣,赵非:
  859. 《木兰秋弥与“康乾盛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60. 52
  8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2. 了围场的界限。于是,清王朝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的名义,设置 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东接赤峰、喀喇沁,西近丰宁,南为燕山山脉临隆化,北为坝上 高原毗克什克腾,是蒙古高原和燕山山脉衔接地带。东西相距三百里,南北径二百余里, 周环一千余里,总面积约为一万余平方公里。®木兰围场境内,山峦绵亘,湖淖星布, 林木丛蔚,草原辽阔,物产丰富,禽类繁衍。在围场范围内,按地形的变化和禽类的分 布,制定为七十二围,四周有守卫的八旗兵丁,有巡逻的卡伦。
  863. 木兰即满语“哨鹿”的意思,每当行围时,有兵丁顶着制作得惟妙惟肖的鹿头,吹 起木制长哨,模仿雄鹿的叫声,吸引求偶的雌鹿,“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呦,低昂应 和,倏听炮声一发,鹿只应声仆地。” ®木兰行围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八旗官兵的作战能 力。例如,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烨就曾对杭州、江宁、西安三处驻防的 八旗满洲提出了,每年每旗派三人随至热河行围以“娴习规矩骑射”的具体的要求,《清 圣祖实录》载:
  864. 谕兵部,杭州、江宁、西安三处驻防满洲,闲居日久,恐出门不耐烦劳。嗣后每 年于此三省内,不拘章京、骁骑校、兵丁,选年少善骑射者,每旗三人,共二十四人, 俱令于四月到京,随至热河行围。俟回銮时,遣回本处。如此既可姻习规矩骑射,而伊 等之贤否亦见矣。”③
  865. 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保障了八旗官兵的作战能力,使他们在雅克萨、乌兰布通与昭莫 多等战役中,能够长途远击,克敌致胜。对此,康熙帝曾概括为:
  866. 从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 备。前噶尔丹攻破喀尔喀,并侵扰我内地扎萨克至乌兰布通。朕亲统大兵征讨。噶尔丹 败走,后又侵犯克鲁伦。朕统兵三路并进,至昭莫多剿灭之。朕又遣大兵前往,击 败策零敦多卜等,复取西藏,救土伯特于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绝域。此皆因 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 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④
  867. 康熙帝认为,行围打猎是满洲人的长技,为汉人所不能。“满洲身历行间,随围行 猎,素习勤苦,故能服劳,若汉人则不能矣。虽由风土不同,亦由平日好自安逸之所致 也”,^鉴于以围猎训练八旗军的明显效果,清圣祖玄烨将行称木兰这项贯彻“国语骑射” 政策的举措视为“祖制”,奉为“家法”,“每岁举行秋猎之典,历朝因之,绳法先酞, 永远遵行”,®并为后世的乾隆帝与嘉庆帝所遵从。康熙朝“木兰行围”的概况,@见
  868. ① 黄崇文:《满族骑射传统的真实记录一兴隆阿<乾隆木兰秋弥图>》,《满族研究》1986年第3期。
  869. ②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兵刑类》木兰行围讲武条,中华书局影印版,第734页。
  870. ③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27,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册,第273-274页。
  871. ④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99,康熙六十一年九月乙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册,第891页。
  872. ⑤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49,康熙五十一年正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册,第465页。
  873. ⑥ [清]昭裢:《啸亭杂录》卷7,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页。
  874. ⑦ 关于康熙朝木兰围猎情况的不同统计主要有: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 年第2期)载:康熙年间行围48次;阎崇年:《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2期)载: 康熙帝一生出塞50余次,至木兰地域约50次,举行木兰秋弥大典凡40次;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 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载:圣祖一生率皇子北巡行围53次;纪欣,赵非:《木兰秋弥与“康乾 盛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载:自康熙十六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康、乾嘉三帝共出塞 北巡124次,行弥木兰92次,其中康熙北巡56次。笔者通过爬梳康熙朝《清实录》,认为康熙朝木兰行围41次。
  875. 53
  876.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877. 表U
  878. 表1:《清实录》所见康熙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
  879. 朝代
  880. 卷数
  881. 页数
  882. 事件时间
  883. 内容梗概
  884. 1
  885. 圣祖
  886. 实录
  887. 卷之一百 十
  888. 第五册第 121页
  889. 康熙二十 二年六月
  890. 癸未,上奉太皇太后出古北口避 暑,命皇太子允扔、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随驾。上亲扶太皇太后 升辇,随行。至牛阑山驻跸处,上 步送太皇太后至行宫门,亲扶降 辇,入行宫,上始回行宫。
  891. 2
  892. 圣祖
  893. 实录
  894. 实录卷之 一百十五
  895. 第五册第 201 、 203 页
  896. 康熙二十 三年六月
  897. 丁未,上于西尔哈莫林阿林行围, 射殪一虎。辛酉,上于迤哈玛尔阿 林行围,射殪一虎,驻跸孟克昂阿 地方。
  898. 3
  899. 圣祖
  900. 实录
  901. 卷之一百 二十一
  902. 第五册第 274 、 277 页
  903. 康熙二十 四年六月
  904. 庚寅朔,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 扔、皇长子允提随驾,是日启行, 驻跸三家店。辛卯,上驻跸河漕, 戊戌,上还京。
  905. 4
  906. 圣祖
  907. 实录
  908. 卷之一百 二十七
  909. 第五册第 356页
  910. 康熙二十 五年七月
  911. 辛亥,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扔、 皇长子允提、皇三子允祉、皇四子 胤稹随驾,是日启行,驻跸密云县 河漕庄。
  912. 5
  913. 圣祖
  914. 实录
  915. 卷之一百 三十一
  916. 第五册第 406页
  917. 康熙二十 六年八月
  918. 己酉,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扔、 皇长子允提、皇三子允祉、皇四子 胤稹、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 皇八子允禝随驾,是日启行,驻跸 密云县河漕庄。科尔沁多罗扎萨克 图郡王鄂齐尔来朝。
  919. 6
  920. 圣祖
  921. 实录
  922. 卷之一百 三十六
  923. 第五册 第 477 - 478页
  924. 康熙二十 七年七月
  925. 丙戌,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随驾,启行时,传谕曰: 今天时暑热、大臣侍卫、有体肥及 老疾者、不必急行,可于阴凉之地、 暂为止息,晚至行在,勿致劳苦。 是日,上驻跸河漕庄。
  926. 7
  927. 圣祖
  928. 实录
  929. 卷之一百 四十一
  930. 第五册第 554页
  931. 康熙二十 七年八月
  932. 癸酉,上巡幸边外,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稹随驾,是
  933. 54
  934.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935. 日启行,驻跸牛栏山。
  936. 8
  937. 圣祖
  938. 实录
  939. 卷之一百 五十二
  940. 第五册第 685页
  941. 康熙三十 年闰七月
  942. 乙亥,上巡幸边外,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皇四子稹、皇五子 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禝随 驾,是日启行,驻跸汤泉。
  943. 9
  944. 圣祖
  945. 实录
  946. 卷之一百 五十五
  947. 第五册第 717页
  948. 康熙三十 一年七月
  949. 乙亥,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祺、皇五子 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撰随 驾,是日启行,驻跸汤山。
  950. 10
  951. 圣祖
  952. 实录
  953. 卷之一百 六十
  954. 第五册第 753页
  955. 康熙三十 二年八月
  956. 癸未,上巡幸塞外皇太子允扔、皇 长子允提、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 祺、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 八子允祺随驾,是日启行,驻跸汤 山。
  957. 11
  958. 圣祖
  959. 实录
  960. 卷之一百 六十四
  961. 第五册第 792页
  962. 康熙三十 三年七月
  963. 庚寅,上巡幸边塞,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皇四子稹、皇五子 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撰随 驾,是日启行,驻跸三家店。
  964. 12
  965. 圣祖
  966. 实录
  967. 卷之一百 六十八
  968. 第五册第 820页
  969. 康熙三十 四年八月
  970. 壬辰,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允提、 皇三子允祉、皇四子祺、皇五子 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撰、 皇九子允搪、皇十子允彳我随驾, 是日启行,驻跸三家店。
  971. 13
  972. 圣祖
  973. 实录
  974. 卷之一百 七十六
  975. 第五册第 900页
  976. 康熙三十 五年九月
  977. 壬申,上巡行北塞经理军务,命皇 长子允提、皇三子允祉、皇八子允 禝随驾,是日启行,驻跸昌平州。
  978. 14
  979. 圣祖
  980. 实录
  981. 卷之一百 八十四
  982. 第五册第 973页
  983. 康熙三十 六年七月
  984.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上巡幸 塞外,命皇太子允扔、皇三子允祉、 皇四子胤稹、皇五子允祺、皇八子 允禝、皇九子允搪随驾,是日启行, 驻跸三家店。
  985. 15
  986. 圣祖
  987. 实录
  988. 卷之一百 八十九
  989. 第五册第 1008 — 1009 页
  990. 康熙三十 七年七月
  991. 辛丑,命皇长子多罗直郡王允提、 皇三子多罗诚郡王允祉、皇五子多 罗贝勒允祺、皇七子多罗贝勒允 祜、皇九子允搪皇十子允4我、皇 十三子允祥随驾,是日启行,巡幸
  992. 55
  99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94. 塞外。
  995. 16
  996. 圣祖
  997. 实录
  998. 卷之一百 九十四
  999. 第五册第
  1000. 1053 —
  1001. 1054 页
  1002. 康熙三十 八年闰七 月
  1003. 癸丑,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多罗 直郡王允提、皇三子多罗诚郡王允 祉、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稹、皇五子 多罗贝勒允祺、皇七子多罗贝勒允 祐、皇八子多罗贝勒允撰、皇十三 子胤祥、皇十四子允襬随驾,是日 启行,驻跸三家店。
  1004. 17
  1005. 圣祖
  1006. 实录
  1007. 卷之二百
  1008. 第六册第 37页
  1009. 康熙三十 九年七月
  1010. 丁已,上巡幸塞外,命皇长子多罗 直郡王允提、皇三子多罗贝勒允 祉、皇四子多罗贝勒肩L祺、皇五子 多罗贝勒允祺、皇八子多罗贝勒允 撰、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襬、 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禄随 驾,是日启行,驻跸三家店。
  1011. 18
  1012. 圣祖
  1013. 实录
  1014. 卷之二百 五
  1015. 第六册第 90页
  1016. 康熙四十 年八月
  1017. 甲申,上行围,发矢,穿两黄羊, 并射断拉哈里木。
  1018. 19
  1019. 圣祖
  1020. 实录
  1021. 卷之二百 九
  1022. 第六册第 123页
  1023. 康熙四十 一年八月
  1024. 庚辰朔,上驻跸瑚尔希勒昂阿地 方。来降厄鲁特台吉丹津阿拉布坦 遣使请安,赐丹津阿拉布坦御用冠 服并鸟枪一杆,赏来使各蟒衣一 袭、白金五十两。
  1025. 20
  1026. 圣祖
  1027. 实录
  1028. 卷之二百 十二
  1029. 第六册第 155页
  1030. 康熙四十 二年七月
  1031.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毕,幸塞 夕卜,是日启行,驻跸三家店。
  1032. 21
  1033. 圣祖
  1034. 实录
  1035. 卷之二百 十七
  1036. 第六册第 194页
  1037. 康熙四十 三年八月
  1038. 丁酉,上驻跸巴颜和洛昂阿地方。
  1039. 22
  1040. 圣祖
  1041. 实录
  1042. 卷之二百 二十二
  1043. 第六册第 234页
  1044. 康熙四十 四年八月
  1045. 辛亥,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1046. 23
  1047. 圣祖
  1048. 实录
  1049. 卷之二百 二十六
  1050. 第六册第 269页
  1051. 康熙四十 五年八月
  1052. 戊申,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1053. 24
  1054. 圣祖
  1055. 实录
  1056. 卷之二百 三十
  1057. 第六册第 300页
  1058. 康熙四十 六年六月
  1059. 丁亥,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扔、 皇长子多罗直郡王允提、皇十三子 屑匕祥、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 禄、皇十七子允礼、皇十八子允价 随驾,自畅春园启行,是日驻跸北 石槽。
  1060. 56
  1061.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62. 25
  1063. 圣祖
  1064. 实录
  1065. 卷之二百 三十三
  1066. 第六册第 334页
  1067. 康熙四十 七年八月
  1068. 丙辰,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1069. 26
  1070. 圣祖
  1071. 实录
  1072. 卷之二百 三十四
  1073. 第六册第 332页
  1074. 康熙四十 七年七月
  1075. 壬辰,上行围,命皇太子允扔、皇 长子多罗直郡王允提、皇十三子胤 祥、皇十四子允襬、皇五五子允祸、 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皇 十八子允价随驾,是日启行,驻跸 嗔味1和屯。
  1076. 27
  1077. 圣祖
  1078. 实录
  1079. 卷之二百 三十九
  1080. 第六册第 381页
  1081. 康熙四十 八年九月
  1082. 己已,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1083. 28
  1084. 圣祖
  1085. 实录
  1086. 卷之二百 三十八
  1087. 第六册第 378页
  1088. 康熙四十 八年七月
  1089. 戊戌,上行围,自热河启行,命皇 太子允扔,皇五子和硕恒亲王允 祺,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禄 随驾,是日驻跸喀喇和屯。
  1090. 29
  1091. 圣祖
  1092. 实录
  1093. 卷之二百 四十三
  1094. 第六册第 413页
  1095. 康熙四十 九年八月
  1096. 丙子,上驻跸永安拜昂阿地方。
  1097. 30
  1098. 圣祖
  1099. 实录
  1100. 卷之二百 四十七
  1101. 第六册第 447页
  1102. 康熙五十 年九月
  1103. 丙辰,上行围,命皇太子允扔、皇 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皇四子和硕 雍亲王胤祺、皇八子多罗贝勒允 禝、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禄、 随驾、自热河启行,驻跸喀喇河屯。
  1104. 31
  1105. 圣祖
  1106. 实录
  1107. 卷之二百 五十
  1108. 第六册第 481页
  1109. 康熙五十 一年八月
  1110. 癸丑,行围,命皇太子允扔、皇五 子和硕恒亲王允祺、皇八子多罗贝 勒允禝、皇十二子固山贝子允掏、 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禄随 驾,是日自热河启行,驻跸中关。
  1111. 32
  1112. 圣祖
  1113. 实录
  1114. 卷之二百 五十五
  1115. 第六册第 528页
  1116. 康熙五十 二年七月
  1117. 丙寅,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五子和硕恒亲王允祺、 皇九子固山贝子允糖、皇十四子固 山贝子允襬、皇十五子允祸、皇十 六子允禄随驾,自热河启行,是日 驻跸中关。
  1118. 33
  1119. 圣祖
  1120. 实录
  1121. 卷之二百 五十八
  1122. 第六册第 558页
  1123. 康熙五十 三年七月
  1124. 丙午,上自热河,幸汤泉,是曰驻 跸中关。喀尔喀扎萨克台吉旺布来 朝。
  1125. 34
  1126. 圣祖
  1127. 卷之二百
  1128. 第六册第
  1129. 康熙五十
  1130. 癸酉,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1131. 57
  1132.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133. 实录
  1134. 六十五
  1135. 604页
  1136. 四年八月
  1137. 王允祉、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 允禄随驾,是日自热河启行,驻跸 中关。
  1138. 35
  1139. 圣祖
  1140. 实录
  1141. 卷之二百 六十九
  1142. 第六册第 637页
  1143. 康熙五十 五年七月
  1144. 辛酉,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 允禄随驾,是日自热河启行,驻跸 中关。
  1145. 36
  1146. 圣祖
  1147. 实录
  1148. 卷之二百 七十三
  1149. 第六册第 680页
  1150. 康熙五十 六年八月
  1151. 壬午朔,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 亲王允祉、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 子允禄随驾,是日自热河启行,驻 跸黄土坎。
  1152. 37
  1153. 圣祖
  1154. 实录
  1155. 卷之二百 八十
  1156. 第六册第 741页
  1157. 康熙五十 七年七月
  1158. 戊子,上行围,自热河启行,命皇 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皇十五子允 祸、皇十六子允禄、皇二十子允祎 随驾,皇十四子固山贝子允欐、自 京师至,亦令随行,是日驻跸黄土 坎。
  1159. 38
  1160. 圣祖
  1161. 实录
  1162. 卷之二百 八十五
  1163. 第六册第 780页
  1164. 康熙五十 八年八月
  1165. 庚戌,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 允禄、皇二十子允祎随驾,是日自 热河启行,驻跸中关。
  1166. 39
  1167. 圣祖
  1168. 实录
  1169. 卷之二百 八十八
  1170. 第六册第 808页
  1171. 康熙五十 九年八月
  1172. 戊戌,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八子多罗贝勒允撰、皇 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禄、皇二 十子允祎、随驾,是日、自热河启 行,驻跸黄土坎。
  1173. 40
  1174. 圣祖
  1175. 实录
  1176. 卷之二百 九十三
  1177. 第六册第 851页
  1178. 康熙六十 年七月
  1179. 己酉,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稹、 皇八子多罗贝勒允禝、皇十五子允 祸、皇十六子允禄、皇二十子允祎 随驾,是日自热河启行,驻跸黄土 坎。
  1180. 41
  1181. 圣祖
  1182. 实录
  1183. 卷之二百 九十八
  1184. 第六册第 888页
  1185. 康熙六十 一年八月
  1186. 丙辰,上行围,命皇三子和硕诚亲 王允祉、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稹、 皇五子和硕恒亲王允祺、皇十三子 肩L祥、皇十五子允祸、皇十六子允
  1187. 58
  118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89. 禄、皇二十子允祎随驾,是日自热 河启行,驻跸黄土坎。
  1190. 仔细考察康熙朝历次木兰行围的有关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清圣祖玄烨巡幸塞外之 时,命诸皇子随驾,已成为木兰行围中的“定制”,这也是康熙帝通过对皇子们骑射武 功能力的培养来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主要途径。外国传教士张诚神甫曾生动地向一 起供职清廷的传教士白晋谈起康熙帝率诸皇子塞外行围的事迹:“起初,君王只把他的 长子、第三个和第四个儿子带在身边;到打猎时,他还叫另外四个儿子随同前往,其中 年龄最大的只有十二岁(皇五子胤祺),最小的才九岁(皇九子胤糖)。整整一个月,这些 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时而奔 驰,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野味回来。 首次出猎,最年幼的皇子便用短箭猎获了两头鹿。”0在围猎中,康熙帝不仅训练、提高 皇子们的弓马骑射技艺,使他们磨炼意志,增强体魄,树立勇敢无畏、吃苦耐劳的作风; 同时,还有意识地让他们观察自己的指挥与调度,培养他们统兵作战的军事才能。皇十 四子胤祯能够率师西征,打败准噶尔军,并成为收复西藏的帅才,即得益于塞外行围中 经受的锻炼。@
  1191. 自康熙朝中叶,清圣祖玄烨每年皆于塞外举行木兰行围,一方面是联络蒙古诸部外, 另一方面则有校阅与训练八旗兵丁骑射之用意。®美国学者欧立德认为,对满洲兵勇来 说,木兰围猎是提醒满洲人过去是如何生活的唯一方式。朝廷对木兰围猎仪式的注重, 透过连接皇帝与其先祖而被贴上巫术与宗教的标签,而这种仪式确认了帝国的合法性、 至高无上与权力。因此,清朝的木兰围猎可以被视为是“被发明的传统”(invented tradition )〇 ④
  1192. 综上,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尽管康熙帝所强调的“满汉一体”并非是“满汉平 等”,但他从心底里明白“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这既是他对汉文化由衷的称颂,又 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康熙帝新建旗人学校,并从“若废此业(骑射),即 成汉人”的高度,要求皇子“文武并行”、“勿染汉习”,显示其保持八旗子弟“国语骑 射”本习的坚决态度,并通过开创“木兰行围”等措施来保持满洲“国语骑射”的传统; 同时,康熙帝还组织编纂出版的《御制清文鉴》、《御制满洲蒙古合壁清文鉴》、《御制满 蒙文鉴》、《大清全书》、《满汉类书全集》等书籍,在客观上,不仅有利于促进满、蒙、 汉等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为多民族文化并行而不悖,进入到多民族文化间“美人之美” 的境界做了一定的铺垫。
  1193. ① [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载《清史资料》第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1页。
  1194. ② 参见韩四亮:《康熙帝皇子教育探析》,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7),第12-14页。
  1195. ③ [清]昭裢:《啸亭杂录》卷7,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221页。
  1196. ④ 参见 Elliott, TheManchu Way: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86-187; Eric Hobsbawm and T.Ranger,eds.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蔡伟杰:《论清朝乾隆年间的
  1197. 满洲文化复兴运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硕士论文(民国94年5月),第82页。
  1198. 59
  1199.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200. 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1201. 本章的研究主题是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与强化。首先,以雍正 帝“夷夏之辩”的出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的必 要调整及其成效。其次,从杀曾静,论“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 帜下,为推行“国语骑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 经》、编撰《五体清文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
  1202. 第一节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1203. 本节的研究主题是清世宗胤稹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以雍正帝“夷夏 之辩”的出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的必要调整及 其成效。
  1204. 一、“夷夏之辩”
  1205. 雍正六年(1728年),发生了湖南儒生曾静派遣其徒弟张熙赴陕西策反川陕总督岳 钟琪的“曾静”案。本案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曾静等人受吕留良“华夷之辩”思想的影响, 以此来否认清王朝统治的合理性。雍正命人将审理本案的有关材料,合成一小册子,定 名为《大义觉迷录》。
  1206. 这本《大义觉迷录》中以“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道? ”为核心, 展开了一场大辩论。雍正帝在上谕中指出,曾静等人“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 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为讪镑诋讥之说耳。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 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 ” 0照此逻辑,如果把戎狄解 释成外国,那么孔子周游列国,就不应该接受楚昭王的聘请;而秦穆公称霸于西戎,如 把西戎当成外国,那么孔子在删定《诗经》时,就不应当把《秦风》列在周朝国风的后 边了。®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指出,后世对像元朝那样统一天下,建国百年之久,疆域 极为广大,亦有颇多美德的政治措施,称赞很少。却说元朝没有什么杰出人物可以记述, 也没有什么功绩可以流传,这都是由于心里带有私心所致,即“不欲归美于外来之君, 欲贬抑淹没之耳”。®而大清朝在开疆拓土方面,为历代所不能及,理应受到赞美。“自 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 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 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1207. 基于上述论断,雍正帝相信“天下后世自有公论”,于是执意“将吕留良、严鸿逵、
  1208. ① [清]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1209. ② 参见[清]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1210. ③ [清]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211. ④ [清]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1212. 60
  121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14. 曾静等悖逆之言,及朕谕旨,一一刊刻,通行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俾读 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并令各贮一册于学宫之中,使将来后学新进之士,人人观览
  1215. 知悉。倘有未见此书,未闻朕旨者,经朕随时察出,定将该省学政及该县教官从重治罪。”
  1216. 《大义觉迷录》中雍正帝关于“华夷之辩”的独到见解,实际上包含了四个问题: 一是满洲贵族因“仰承天命”,才成为“中外臣民之主”的;二是以“华夷”为论,排 斥满人,是对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否定,因为舜和文王也各为东、西夷;三是“满洲”与 “中国”只是籍贯之别,应该一视同仁;四是即使是“夷人”,如舜和文王那样,有“圣 德”者皆可坐主中原。说明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合情入理。而这四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 满洲与中原为一体,不论华夷,有“圣德”者皆可为君。滕绍箴先生认为,在这里,雍 正帝既认定满洲贵族继统之正,也承认“中外一家”就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在理论上 论述中外一家、华夷一体的思想,他可以算作中国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中首论者,是对今 天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重大贡献。®
  1217. 郭成康先生对于雍正帝不循帝王治术的常规与曾静的“华夷之辩”命题展开公开的 正面交锋大为赞赏,并认为这是雍正帝真诚地向汉族臣民表示了对“尧舜以来”文化传 统的认同,有助于化解与汉族臣民的文化隔阂。“雍正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高标‘天 下一统,华夷…家’堂堂正正之大旗以对抗挟儒家思想优势的‘华夷之辩’命题,志在 颠覆大汉族主义自我优越的民族观,争取夷狄与汉人平等的地位。雍正一生好辩且雄辩, 而大概这…番辩论最令人击赏。” ®
  1218. 雍正帝对“夷夏之辩”的出奇料理,是他在父祖辈提出的“首崇满洲”、“满汉一体” 基础上,对满汉文化关系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深入的 思考的结果。基于“夷”只是一个地域方位的概念,雍正帝并不认为自己是“满洲”、 是“夷”而可耻,同时,他还认为,其他少数民族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夷”而感到 自卑。因为,从地域差别的视角来看,本来就是“五方风气不齐”的,“盖天下之人, 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 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雍正帝 认为“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此则天下之大,各省不同, 而一省之中,各府州县亦有不同,岂但满汉有异乎? ”于是,雍正帝宣称:“朕临御以 来,以四海为一家、万物为一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雍正帝对于保持满洲民族文 化传统的“国语骑射”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既恢复了被康熙帝废止的“宗学”,又 把宗室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觉罗学”;在京师、东北以及八旗驻防的广大地区进 一步增设“官学”;复开翻译科;并大力加强对八旗官兵“骑射”训练的整饬。
  1219. 二、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1220. ① [清]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台北)文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1221. ② 参见滕绍箴:《试论满汉文化认同的几个问题》,《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222. ③ 参见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第4期。
  1223. ④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74,雍正六年十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1101页。
  1224. ⑤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74,雍正六年十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1101页。
  1225. 61
  12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7. (一) 恢复宗学
  1228. 宗学是为皇族宗室子弟而设的学校,由宗人府管理,委王公一人总承其事。宗学设 总管二人、副管八人办理具体事宜。顺治十年(1653年),八旗各设宗学,“以昭皇恩玉 成宗室之至意”,由工部“量给工价,听其自行修造。每学选满洲生员一人为师,教习 清书。凡宗室子弟十岁以上,俱入宗学。学生兼习骑射,汉书听自延师教习。” °旋即严 令停习汉文书籍,以保满洲本色。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令宗室子弟各就府读书,并 鼓励各府延请文学优赡之士为师。此举虽有利于宗室子弟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但是宗 学的设置却因此而废。®
  1229. 雍正帝继位后为进一步贯彻“国语骑射”政策,于雍正二年(1724年)复设宗学。按 八旗左右翼,各设一所。其课程亦仿上书房教习皇子之例,习满、汉文。读书之余,教 习骑射。惟清、汉书以个人志愿分习之。据《清史稿》载:“雍正二年(1724年)定制, 左、右两翼设满、汉学各一,王、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子弟十八岁以下,入学分习清、 汉书,兼骑射。以王、公一人总其事。设总、副管,以宗室分尊齿长者充之。清书教习 二人,选罢闲旗员及进士、举人、贡生、生员善翻译者充之。骑射教习二人,选罢闲旗 员及护军校善射者充之。每学生十人,设汉书教习一人,礼部考取举、贡充之。三年期 满,分别等第录用。雍正十一年(1733年),两学各以翰林官二人董率课程,分日讲授 经义、文法。” ®
  1230. (二) 开设觉罗学
  1231. 所谓觉罗学,即为觉罗子弟设立的学校。觉罗是塔克世的旁系,即努尔哈赤伯叔兄 弟的子孙后裔,以腰系红带为标志,故称“红带子”。觉罗学与宗学一样亦属宗人府管 辖。®自顺治朝以来的宗学,其对象仅及于宗室,尚未及于觉罗。清世宗胤稹为教养远 支宗室子弟,遂将各旗官学内之觉罗人等抽出,另立觉罗学。雍正七年(1729年)闰七月, 雍正帝针对兴建觉罗学的背景、对觉罗学的期待、如何开展觉罗学的教学与考评等做了 较为详尽地阐释,《清世宗实录》卷84载:
  1232. 前者宗人府设立宗学,祗令教习宗室未及觉罗。觉罗人众,今若一概归并宗学, 教者势难遍及。应每旗各立一衙门,管辖觉罗。或王或公,派委一员统理。令其于各该 旗觉罗内拣选老成练达、品行端方者一二人分管。即于该旗衙门之旁,各设一学。除情 愿在家学习者外,择其可教之人,令其读书学射,满汉兼习。所派出之管辖人员,不时 训诲稽察。如内有行止不端、不知守法安分者,即回明宗人府王等,令在该旗衙门居住 学习、禁止出门,俟其改行迁善之后,再许出门,年底汇疏具题。如此,则于觉罗少年 子弟大有裨益,而人人皆可成就。八旗各择官房一所,立为衙署,旁设清汉各一学。 八旗觉罗内自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子弟,俱令入学,分读满汉书。有愿在家读书者听 之,其十八岁以上、未曾读书者,于每月朔望传集公署,宣讲圣谕广训。每旗派出王公 等为总管,觉罗二人为教长,于笔帖式内拣选能翻译者一人,教授清书;礼部教习一人,
  1233. ① [清]昆冈等编:《钦定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394,(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版,第384页。
  1234. ② 参见郑岩:《清前期京旗官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13页。
  1235.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学校志》卷106,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12页。
  1236. ④ 参见郑岩:《清前期京旗官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17页。
  1237. 62
  12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9. 教授汉书;兵部拣选善射一人,令其教射。仍著宗人府不时稽查,每年春秋二季,该王 公亲身考试,登记档案。觉罗内有取进文生员、翻译生员者,将满汉教习交部议叙,至 一切支给公费等项,俱照宗学之例行。①
  1240. 由此可见,雍正朝先是将所有觉罗佐领由各旗拨出,共得32个佐领,再将其均置于八 旗,然后命各旗各择官房一所,以为衙署,办理觉罗事务。又令于各觉罗衙门之旁,设 立觉罗学一所。简派教习,负责觉罗子弟的授课训导,学习内容为满、汉文及骑射,其 内容和方式皆与宗学相类似。各旗开设觉罗学的情况,见表2:
  1241. 表2 :雍正朝开设觉罗学一览表
  1242. 序号
  1243. 校名
  1244. 处所
  1245. 位置
  1246. 成立时间
  1247. 1
  1248. 镶黄旗觉罗学
  1249. 官房一所, 共五十一间
  1250. 安定门大街香儿胡同
  1251. 雍正十年八月
  1252. 2
  1253. 正黄旗觉罗学
  1254. 官房一所, 共六十一间
  1255. 西直门内北卫胡同
  1256. 雍正十年八月
  1257. 3
  1258. 正白旗觉罗学
  1259. 官房一所, 共四十五间半
  1260. 朝阳门内南小街新香胡 同
  1261. 雍正十年八月
  1262. 4
  1263. 镶白旗觉罗学
  1264. 官房一所, 共三十二间
  1265. 东四牌楼大街路东十条 胡同
  1266. 雍正十年八月
  1267. 5
  1268. 正红旗觉罗学
  1269. 官房一所, 共五十一间
  1270. 阜成门朝天宫内中下廊
  1271. 雍正十年八月
  1272. 6
  1273. 镶红旗觉罗学
  1274. 官房一所, 共五十一间
  1275. 宣武门内象房桥西承恩 寺街
  1276. 雍正十年八月
  1277. 7
  1278. 正蓝旗觉罗学
  1279. 官房一所, 共五十三间
  1280. 王府大街路西阮府胡同
  1281. 雍正十年八月
  1282. 8
  1283. 镶蓝旗觉罗学
  1284. 官房一所, 共六十三间
  1285. 阜成门南玉带胡同
  1286. 雍正十年八月
  1287. 资料来源:依据《八旗通志•初集》(卷25,《营建志三》,第479页)整理
  1288. 雍正帝对觉罗学的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觉罗学设总理王公八人(每学 一人)、副管十六人(每学二人)掌管学务,稽察觉罗学京堂官八人(左右两翼各四人),轮 流稽查本翼四学课程。觉罗学设清书教习十五人(镶白旗学一人,其余学各二人)、骑射 教习八人(每学一人)、汉书教习十五人(镶白旗学一人,其余七学各二人),分掌清书、 骑射、汉书的教授。觉罗学学生定有额数:镶黄旗六十一名,正黄旗三十六名,正白旗、 正红旗各四十名,镶白旗十五名,镶红旗六十四名,正蓝旗三十九名,镶蓝旗四十五名。 在学学生,每人每月给银三两、米三斗及纸张笔墨,并且冬天给炭、夏天给冰,待遇优 厚。凡觉罗学学生均读书习射,满汉文字兼学,每年春、秋考试二次,每三年钦派大臣
  1289. ①《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84,雍正七年闰七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121页。
  1290. 63
  12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 会同宗人府考试一次,其优者记名奖劝,次者留学教训,劣者黜退。学生学成之后,与 旗人一同应岁科考试及乡试、会试,并可考用中书、笔帖式、库使等官。®
  1293. (三)增设官学
  1294. 雍正时期继顺、康两朝之后,为进一步在八旗子弟中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在恢 复宗学、开设觉罗学的同时,先后增设八旗教场官学、八旗蒙古官学、咸安宫官学、八 旗清文学、奉天八旗义学、圆明园学等八旗专门学校一百余所,使得八旗教育空前普及。 ®这种逐渐形成的结构层次分明、覆盖面广泛的学校教育网络,为满族培养了大量精通 满汉语言文字,擅长骑射的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了满族的文化素质,对于清朝统治的巩 固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撮其要,列举如下:
  1295. 1. 八旗教场官学。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胤稹有鉴于教场居住兵丁,当差之 外,并不学习分内技艺,不肖之人,往往群聚饮酒、赌博;加上教场内居住兵丁人等, 无力延师教训子弟,故兴办八旗教场官学。®雍正帝“命八旗各教场设学舍五间,每旗 选择二人,训诲居住兵丁子弟,操演骑射,并习清书、清语”。®
  1296. 2. 八旗蒙古官学。雍正元年(1723年),理藩院转呈副都统祁尔萨奏请,特准于归 化城设立八旗蒙古官学,教导兵丁子弟满洲、蒙古翻译。®雍正帝遂“命八旗蒙古各建 立官学,吏部、理藩院考取能蒙古文蒙古语者,每旗设助教一员,于每佐领下选择一人 肄业,准其考试笔帖式补用”。®
  1297. 3. 唐古特学。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理藩院尚书特古忒等奏请“理藩院专司 蒙古事务,非通晓蒙古字话之人,不能办理。请于八旗蒙古官学生、监生内有能翻译满 洲蒙古字话者,吏部会同理藩院考取,以各部院蒙古笔帖式,挨次补用。” @同时,还建 议唐古特学生可以补用为笔帖式中书者。这一建议,得到了雍正帝的批准并对唐古特学 生的出路做出了规定:“唐古特学生由理藩院考试,翻译蒙古唐古特字话,拣选好者以 理藩院唐古特笔帖式,挨次补用;又唐古特学生补用笔帖式中书者,仍兼唐古特学行走 升至主事员外,方令其离学,庶所学唐古特字不致荒废;又旧例蒙古官学生、唐古特学 生补用中书,似属太优。嗣后官学生停其补用中书,中书缺出,于八旗蒙古笔帖式内拣 选补用。至内阁蒙古中书,额设十六缺,内有唐古特中书四员。查内阁翻唐古特字话, 既设巴克什喇嘛。并不专藉中书,……令唐古特学生出身之笔帖式补用。” ®
  1298. 4. 咸安宫官学。雍正七年(1729年),因原设的景山官学学生功课未专,雍正帝另 于内务府佐领、管领下幼童及官学生内,选其俊秀者九十名,设立咸安宫官学,教授清
  1299. ① 参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学校志》卷106,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12-3113页。
  1300. ② 参见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44-45页。
  1301. ③ 参见蔡伟杰:《论清朝前期的满洲文化复兴运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硕士论文(民国94年),第90-95 页。
  1302. ④ [清]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49,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8页。
  1303. ⑤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1,雍正元年九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212页。
  1304. ⑥ [清]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113,(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版,第14页。
  1305. ⑦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3,雍正元年i^一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243页。
  1306. ⑧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73,雍正六年九月丁已条,中华书局1985版,第7册,第1088页。
  1307. ⑨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73,雍正六年九月丁已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1088-1089页。
  1308. 64
  1309. 话、弓马,并供应学生饭食、书籍与文具等。®
  1310. 5. 八旗清文学。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胤稹发现八旗汉军子弟国语生疏,加 上八旗汉军办理事务,用清文之处居多,汉军子弟学习清文,甚为要紧,故另设清文义 学,专师教训。@于是,八旗王大臣等议覆署副都统参领阿鲁条奏:“八旗汉军余丁已立 义学教训,其满洲蒙古旗分,亦请设立学舍,于每旗前锋护军、领催、马甲内择二人为 师长,除大臣官员子弟情愿入官学义学读汉书及在家学习外,佐领下十二岁以上余丁, 倶令教训清文清语,其蒙古旗分,并教以蒙古语。每甲喇派出或章京或骁骑校一员,令 其教导骑射。该旗大臣参领等不时稽察,每年考试一次,分别勤惰,以示劝惩,应如所 请。从之。” ®此即八旗清文学。
  1311. 6. 奉天八旗义学。雍正十年(1732年),奉天将军那苏图上奏,表示自八旗汉军设 立清文学以来,当地读书子弟,不尽通晓书议,认为是由于事非专设,兼未得善教之人 所致,故建请将奉天八旗汉军二十四佐领内,每两旗合为一学,共立义学四所。®此疏 得到雍正帝的批准,此即奉天八旗义学。
  1312. 7. 圆明园学。雍正十年(1732年),清世宗胤稹往观大阅,见沿途站立之圆明园兵
  1313. 丁,较前甚优,认为八旗教场官学颇具成效,故特准圆明园之八旗与内府三旗,赏给教 习,令其子弟学习汉书,置圆明园学。®
  1314. (四)复开翻译科
  1315. 清代翻译科举分为“满文翻译”和“蒙文翻译”两科。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可 报名参加。“满文翻译”是将汉文译成满文,或以满文作论;“蒙文翻译”是将满文译成 蒙古文,而不译成汉文。%
  1316. 翻译科作为清代满洲统治者适应其少数民族统治而创立的一个特殊的考试科目,其 创置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满洲的独特文化优势,使其不失“国语骑射”的民族传统。学界 一般认为,清代“满文翻译”科考试的滥觞可追溯到顺治八年(1651年),该年清廷礼 部议定:“八旗科举例,凡遇应考年分,乡试取中满洲五十名,蒙古二十名,汉军五十 名。各衙门无顶带笔帖式,亦准应试。满洲、蒙古识汉字者,翻汉文一篇,不识汉字者, 作满字文一篇。汉军文章篇数,如汉人例。会试取中满洲二十五名,蒙古十名,汉军二 十五名。各衙门他赤哈哈番各部院执掌文书办稿等事的官员,
  1317. 即“官”)、笔帖式哈番,准俱应试。满洲、蒙古识汉字者,翻汉字文一篇,作文一篇; 不识汉字者,作满字文二篇。汉军文章篇数,如汉人例”。® R是此时的八旗考试,尚未 采用“翻译科考试”的正式名目。®此后,八旗翻译考试,时举时停,直至康熙十五年
  1318. ① [清]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49,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11页。
  1319. ② [清]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49,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5页。
  1320. ③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87,雍正七年十月甲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165页。
  1321. ④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24,雍正十年十月癸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629页。
  1322. ⑤ [清]允禄等编:《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10,(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5页。
  1323. ⑥ 参见张杰:《满族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1324. ⑦ [清]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12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389页。
  1325. ⑧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屈六生:《试论清代的翻译科 考试》,收入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
  1326. 65
  13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9. (1676年),清廷为避免八旗子弟“专心学文,以致武备废弛”,停办八旗翻译考试,八 旗子弟在晋身无门的情况下,转而投入一般的科举考试。这对保持满洲的“国语”与“骑 射”两大本习,实有极大的妨害。®
  1330. 雍正帝即位后,基于现实的考虑,他既同意“八旗满洲人等,除照常考试汉字秀才、 举人、进士外”,又认为“在满洲等翻译亦属紧要,应将满洲另以翻满文考试秀才、举 人、进士”。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清世宗胤稹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八旗满洲人等, 除照常考试汉文秀才、举人、进士外,至于翻译技勇,亦属紧要,应将满洲人等,考取 翻译秀才、举人、进士。并武秀才、举人、进士,着会同该部,将作何考试,额数多少 之处,定议具奏。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总理事务王大臣等会同礼部、兵部遵旨 议覆:“八旗满洲人等,设翻译技勇之科,嗣后将满洲蒙古能翻译者,三年之内,考取 秀才二次,举人一次,进士一次,其所取额数,临期视人数多寡。请旨钦定。” ®是为正 式的满文翻译科考试之始。
  1331. 有关满文翻译科考试的内容,参加秀才翻译考试的童生,由都统备造旗分佐领、三 代履历、年貌清册,咨送礼部,考试马步箭。通过后,“将《四书直解》内,限三百字 为题,翻满文一篇”。应考翻译乡试者,“不拘满汉字贡监生员,及现任笔帖式,能翻译 者,倶照例考试马步箭,咨送入场”。满文翻译笔试的设计,最初分为三场:“头场,将 《四书解义》、《易经解义》、《书经解义》、《性理精义》、《孝经衍义》、《大学衍义》、《古 文渊鉴》、《资治纲目》等书,限二百字内出题三篇;二场,主考官或论判,或表策,自 作二篇为题;三场,于入场后,取现到通本一道为题翻译”。®而雍正帝却以为考试翻 译举人,无非鉴别其翻译能力,不必分作三场,只须一次考试即可分别优劣。雍正二年 (1724年)十一月,清世宗胤稹谕礼部:“考试翻译举人不必分作三场,只须一次考试。 一日…夜,量其所能。章奏一道,或《四书》,或《五经》,酌量出一题。其优劣便已可 见。”由于满洲翻译测试的是满文水平,故本考试不必派汉大臣参与。另外为防止作弊, 雍正帝还规定了考卷誊写制度。“再考试举子,俱系八旗内人,其翻译好者,众所共知。 即字迹亦最易识认,伊等试卷应行誊录,着于六部各衙门善书之笔帖式内,酌量足用选 取,令其誊写。选中之卷,进呈时,再定额数,仍选备卷呈览。其分校及巡察等员,亦 俱照文乡试例派用。” ®
  1332. 最初,八旗汉军原不在满文翻译应考之列,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礼部议覆左 通政陈良弼条奏:“八旗汉军笔帖式、贡、监、生员、官学生,亦有学习翻译者,请照 满洲蒙古例,一体考试,应如所请。嗣后三年之内,考取秀才二次,举人一次,进士一 次。其取中额数视人数多寡,临期请旨钦定。从之”。®八旗汉军自此开始参加满文翻 译科举考试。
  1333. 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231页。
  1334. ①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1335. ②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3,雍正元年正月丙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85页^
  1336. ③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6,雍正元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129页。
  1337. ④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1338. ⑤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26,雍正二年十一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399页。
  1339. ⑥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30,雍正三年三月甲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458页。
  1340. 66
  13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2. “蒙文翻译科”始于雍正九年(1731年),清世宗胤稹发现,“蒙古旗分人,能蒙 古语言翻译者甚少”,并担心如此以来“沿习日久,则蒙古语言文字必渐至废弃”,于是 下令内阁与理藩院议“应照考试清文翻译例,考试蒙古文翻译,取中生员、举人、进士, 以备理藩院之用”。°遂内阁与理藩院议奏:“八旗蒙古旗分内能蒙古翻译者,请照考试 清文翻译例,三年内考取生员二次、举人一次、进士一次。其考试蒙古举人进士与考试 清文举人进士合为一闱,令满洲坐东号房,蒙古坐西号房。取中后将满洲蒙古,各为一 榜。其考试生员,派蒙古提督学政一员,于清字《日讲四书》内,视汉文三百字为准, 出题一道,考试举人、进士。派蒙古主考一员、蒙古同考官二员,仍以清字《日讲四书》 一道为首题,再加清字奏疏一道为次题,倶令其以蒙古文翻译。至生员举人进士额数, 著考试官选择应取试卷,临期奏请。” ®雍正帝建立蒙文翻译科的主要目的是为理藩院网 罗人才,为其在蒙古及其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服务。®
  1343. 滕绍箴先生认为,八旗子弟的翻译能力可以以雍正朝为分界,在此之前,八旗子弟 学习上的困难,在于汉文;而此后,则为满文。故自雍正朝始,特开翻译科考试,以为 鼓励。®翻译科考试的重新设置,不仅是雍正帝保持与发扬“国语骑射”政策而采取的 重要措施,同时也为促进满汉文化交流,为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保证满洲统治的绝 对地位,解决了八旗子弟生计问题等具有一定贡献。据统计,雍正朝翻译科一共录取满 洲翻译举人216人,蒙古翻译举人52人,汉军翻译举人44人。®
  1344. (五)整饬八旗官兵的“骑射”训练 关于八旗官兵“骑射”的训练,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胤稹召八旗大臣指出, 八旗兵丁技勇大减的原因在于康熙帝晚年施政宽仁,并限八旗大臣于三年内,将一切废 弛陋习,悉行整饬。《清世宗实录》卷12载:
  1345. 八旗满洲为我朝根本,植本不可不固。近见八旗兵丁技勇产业,大减于前。此皆 文武臣工仰恃皇考之宽仁,遂乃怠于公务,不勤厥职,玩忽苟安,因而法制废弛。兵丁 等既无教训之人,遂少警惕之意,不习骑射,不谙生计,妄费滥用,竞尚服饰,饮酒赌 博,渐至困穷。从前皇考恩养兵丁屡加赏香,代偿逋欠,又设立公库以利济之,惠泽虽 频,空乏如故,曾何裨益乎?朕今初登大位,未遑遍行查视,惟尔诸臣是赖。限于三年 内,将一切废弛陋习,悉行整饬,其各实心任事,训练骑射,整齐器械,教以生理,有 顽劣者,即惩之以法;傥至三年,仍不悛改,朕必行罚无救。”⑥
  1346. 清世宗胤稹对八旗官兵“骑射”训练的整饬,并没有如同乃父清圣主康熙帝那样不 断地赴木兰行围,也从未举行“木兰秋弥”大典。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清世宗胤 稹曾对身边的人说:“盖皇考六十年来所行之事,朕力能效法者,无不遵奉施行;其力 所不能者,则待朕黾勉于他日。即如皇考慎重武备,每岁巡行边塞,校猎讲武一事。朕
  1347. ①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05,雍正九年四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395页。
  1348. ②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05,雍正九年四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395页。
  1349. ③ 参见张永江:《八旗蒙古与清代的武科及翻译科考试》,《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年第1期。
  1350. ④ 参见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97-198页。
  1351. ⑤ 参见吴雪娟:《论满文翻译的历史与现状》,《满语研究》,2005年第1期。
  1352. ⑥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2,雍正元年十月辛未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227页。
  1353. 67
  13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5. 年来未一举行,而庸劣无知之官员及怠惰不堪之兵丁,颇有以朕之不往为是者。此皆愚 贱之人,偷安自便,不知大体之论。国家武备关系紧要,不可一日废弛。朕之不往,乃 朕不及皇考之处。” ®
  1356. 尽管雍正帝中止了 “木兰秋弥”,但这并不意味他置满洲“骑射”传统于不顾。为 政力求务实是雍正帝一贯的作风,他对待如何保持满洲“骑射”传统的问题,亦是如此: 他不仅先从身边人抓起,严格要求身边的大臣和兵丁勤加练出“骑射”,定期考核;而 且对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满洲子弟的“骑射”技艺亦有不同的要求。雍正 帝加强八旗官兵的“骑射”训练的主要措施有:
  1357. 一是从官员抓起。雍正元年U723年)四月,雍正帝向领侍卫内大臣、八旗大臣等 传口谕,命令他们要加强士卒的训练事宜:“国家武备,关系重大。尔等皆有训兵责任, 昔皇考常躬率士卒,寓训练于较猎之中。皇考骑射超伦,士卒无不钦服,各相鼓励,并 非尔等训练所致,朕不能企及皇考。则训练之事,惟尔等是赖。但训练士卒,有实心操 习者,亦有虚应故事者。若尔等按期较射,以图塞责。”同时,雍正帝还警告各位大臣: “尔等皆管辖兵丁之人,应将平素守分者,加以优奖;奢侈者,加以训饬,则自知惩劝 矣,此事一时亦难移易。朕与尔等约以三年为期,如三年后,仍不能改,尔等之罪不只 罢黜,且一经罢黜,勿希复用,彼时勿更怨望。” ®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胤稹 再次传谕八旗武职大臣等,“武艺者乃满洲之本务”。“八旗大臣有管辖兵丁之责,理宜 操练武艺,习劳苦,耐寒暑,以及疾趋超距扑跌等技,留心谙习。近观大臣官员侍卫等 值班,俱不亲佩腰刀,一味偷安,又不操练服习劳苦,傥遇紧要处,不能争先,独使兵 丁前进乎?抑停留等待乎?且至彼时力不能支,即怀奋勇之心,亦属无用,安能使兵丁 克称精锐乎?从前皇考每岁行围,令众人学习技勇,服习劳苦,及朕即位,仰思皇考付 托之重,八年以来,励精图治,未及巡幸郊外,而武职大臣侍卫官员兵丁技力亦渐不如 前,不可不急为整饬。”“嗣后八旗武职人员及各省驻防之武职人员,年未至五十五岁者, 勒限半年,令各奋力学习一切技勇,若仍有自图安逸不肯学习者,或经朕调来引见,或 经朕行幸时查出,必重加惩治责革,照违旨例治罪。”“如有学而不能者,准其告退。” ® 二是因人而异。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雍正帝面谕庄亲王允禄等,对八旗兵丁 中五十五岁者的“骑射”要求可以放宽,“骑射乃兵丁最紧要技艺,八旗大臣与章京等, 皆系率领兵丁出师行围之人,理应亲率各官操演骑射。嗣后遇平常较射之日,倶著学习 骑射。若年逾五十五岁者,听之。将朕此旨,遍行晓谕。”®同样,雍正帝对八旗子弟 中十五岁以下的童子的“骑射”要求,照比以往也有所放宽。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 雍正帝同意了护军统领德成的条奏:“旧例十五岁以下应考童子,倶令骑射,其中力不 胜马者甚多。嗣后十五岁以下,年未及壮之童子,请停止马射,只令考试步箭,其有情 愿兼试者听,均应如所请。从之。” ®雍正九年(1731年)二月,雍正帝决定挑选“年
  1358. ①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49,雍正四年十月庚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735页。
  1359. ②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6,雍正元年四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135页。
  1360. ③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96,雍正八年七月壬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282-283页。
  1361. ④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87,雍正七年十月己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162页。
  1362. ⑤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86,雍正七年九月壬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146页。
  1363. 68
  13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5. 少无疾、骑射不堪、不能满洲蒙古言语之人”,单独设立一营。八旗每旗派一百名,八 旗汉军派二百名,共一千名,在西厂子、圣化寺等处,设立一营(该营被称为“懦弱” 营),令其学习一切技艺;同时,在骁骑营的官员中,挑选年少而行走怠惰者,满洲旗 分,各派二员。蒙古汉军旗分,各派一员。令与其与这一千兵丁一同学习,目标是“使 人人皆成精锐”。°另外,将八旗军中“年力精壮、人材可观、未经服习勤苦之人”挑 选一千名,另立一营(该营被称为“颖俊”营),令学习骑射。同时,营内一概不许说 汉语,只说清语或蒙古语。清语教习从索伦、新满洲、乌拉齐等内挑选好者,分为三四 班教习兵丁。@很明显,设立“颖俊”、“懦弱”两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集中强化的训 练,在八旗子弟中推行“国语骑射”政策。
  1366. 三是因地制宜。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清世宗胤稹认为吉林办理船厂事务给事 中赵殿最关于“在船厂地方,应建造文庙,设立学校,令满汉子弟读书考试”的奏请不 妥。他指出关内的满洲子弟因居汉地,不得己与国语骑射的本习“日以相远”,希望乌 喇、宁古塔等处兵丁能够保满洲本习不变,“文武学业俱属一体,不得谓孰重孰轻,文 武兼通,世鲜其人。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己与本习日以相远,惟赖乌喇宁古塔等 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盛京乃大清肇兴之地,因此,盛京地方保持满洲传统 文化的情况格外引人瞩目,针对盛京地方官员平素“演戏饮酒”,食祭肉嬉戏、骑射荒 废等陋习,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清世宗胤稹责令谕盛京将军等人限期整改,“应 将盛京陋习极力整饬,令其悛改,复还满州旧日俭朴风俗,勤学骑射武艺,若有恶乱之 人,即加重处,以儆其余。将军大臣其钦遵朕旨,下属官员,同心协力,各自黾勉,力 改从前陋习。”若有相推诿,不实心效力者,将受到严惩,“大臣等若仍相推诿,不实心 效力,朕访闻治罪之时,勿复怨悔。” ®
  1367. 从实际情况来看,雍正帝亲自抓八旗子弟“骑射”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得了 一些成效。清世宗胤稹检阅前文所述的“颖俊”与“懦弱”两营兵丁时发现,不乏“内 有骑射可观者,亦有骑射虽属生疏,而马上尚能发矢者”。“以此看来,则学习至一、二 年后,马上可以娴熟矣”。@雍正五年(1727年)十一月,清世宗胤稹传谕要求八旗都统 等通知属下,他本人亲自检阅亲军以及天下武举较射成绩颇佳的有关情况。《清世宗实 录》卷63载:
  1368. 历来满洲人材壮健,弓马技勇,罕与比伦。前令八旗查得亲军护军内,能开八个 力以上硬弓者,现有一万八千余人。昨朕在瀛台考试天下武举骑射之后,令八旗人等, 当众人之前校射,伊等所用之弓,自十八个力,以至十三个力不等,举重若轻,从容合 度。众武举等,咸惊异以为从来罕睹,朕心甚为嘉悦,著分别赏给银两。伊等艺勇超群, 是其尽心学习之所致,嗣后务须更加勉励,演习熟练,不可以弓力相争尚。将此通谕八
  1369. ①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03,雍正九年二月乙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367页。
  1370. ②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03,雍正九年二月乙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367-368页。
  1371. ③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22,雍正二年七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360页。
  1372. ④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31,雍正三年四月庚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472页。
  1373. ⑤ 参见《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23,雍正十年九月庚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册,第620-621页。
  1374. 69
  13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6. 旗知之 ®
  1377. 综上,雍正一生好辩且雄辩,他利用“曾静案”与汉族臣民公开进行的“华夷之辩”, 高标“天下一统,华夷一家”堂堂正正之大旗以对抗挟儒家思想优势的“华夷之辩”命 题,志在颠覆大汉族主义自我优越的民族观,争取夷狄与汉人平等的地位。®雍正帝“夷 夏之辩”的出奇,是他在父祖辈提出的“首崇满洲”、“满汉一体”基础上,对满汉关系、 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关系的进…步深入的思考的结果。基于“夷” 只是一个地域方位的概念,雍正帝不仅认为自己是“满洲”、是“夷”而可耻,同时, 他还认为,其他少数民族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夷”而感到自卑。基于上述论断,雍 正帝对于保持满洲民族文化传统的“国语骑射”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为进…步消除 满汉间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成见,使包括满洲“国语骑射”文化传统 在内的各民族文化的优长汇合在一起,并行不悖、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美美与共” 的多民族文化格局的实现具有了可能。®
  1378. 第二节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1379. 本节的研究主题是清高宗弘历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主要是从杀曾静,论“正 统”入手,来考察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的种种措 施及其影响。
  1380. 一、杀曾静,立正统 (一)杀曾静
  1381.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八日,刚刚即位仅四十三天的乾隆帝颁布了一道重要的 谕旨,要按照处置吕留良案的先例处置曾静案。“曾静大逆不道,虽置之极典,不足蔽 其辜。乃我皇考圣度如天,曲加宽宥。夫曾静之罪,不减于吕留良,而我皇考于吕留良 则明正典刑,于曾静则屏弃法外者,以留良镑议及于皇祖而曾静只及于圣躬也。今朕绍
  1382. 承大统,当遵皇考办理吕留良案之例,明正曾静之罪,诛叛逆之渠魁。泄臣民之公愤。”
  1383. 在这道谕旨中,乾隆明令湖南的地方官员,逮捕曾静并其徒张熙,着奉旨办理,不 得有误。两犯归案之后,着押送京师议罪。逮捕一事,事关机密,各臣属务当尽力,不 使消息有所走漏,违旨者绝无宽贷。曾、张两犯族人、后裔等一并锁拿,于当地关押候
  1384. ①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63,雍正五年十一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册,第972-973页。
  1385. ② 参见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第4期。
  1386. ③ 清世宗胤稹不仅关注满洲传统文化的延续问题,同样也关注汉文化的规范问题。雍正帝在福建、广东等地开设正 音书院,推广“官话”贡献突出,即是典型例证。自元定都北京后,明清以来,北京地方方言便因“王都之音最正” 成为全国的通用语,当时称为官话。清朝政府采取“明令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不准送试”的举措,但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语言悬殊,官话的推广工作一直不尽人意。雍正六年,闽粤官员在汇报工作时,操一口当 地方言,语义难辨,从而引起雍正的高度重视。雍正帝下令,在广东、福建二省的各郡县普遍建立正音书院,教授 官话。闽、粤二省的乡试也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官话,有时需他亲自面试(口试)学生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听 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雍正帝在闽、粤推广“官话”的做法对于促进中国语言规范化,加强南北文化交流,
  1387. 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参见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56页。
  1388.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雍正十三年十月癸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册,第215-216页。
  1389. 70
  13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1. 旨。乾隆命刑部倾其全力速办此案。湖南巡抚钟保接到这道谕旨后,立即命按察使知会 长沙知府,一起前去逮捕曾静。两人迅速找到曾静,加以锁拿,并彻底搜查其往处,取 走所有书本、手稿及其他随意涂写的文字。就在拘捕曾静的同一天,钟保派遣了两只小 队前去围捕曾静家人及张熙并其亲属:一队由住在长沙的善化县知县带队,前往安仁县 搜捕张熙,并指示安仁县衙逮捕并关押于张熙一应有关人等;另一队由驻长沙标千总率 领南下永兴县,将曾静家人一网打尽。°
  1392. 颁布完上述谕旨后,乾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大义觉迷录》已由先皇钦定并传 布于全国各个角落的,如今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充斥关于皇室流言蜚语及恶意诽镑的《大 义觉迷录》呢?就在这时,刑部尚书徐本上了一道关于如何处理《大义觉迷录》的奏章, 他先着重指出《大义觉迷录》流传之广泛、深入,上至省府,下至乡镇,每逢朔望乡约 聚集,必宣读讲解。徐本称,虽然此书之中颇多悖逆污蔑之词,但先皇之意是以“逆贼 狼嗥犬吠之词”而“使穷乡僻壤感发其忠爱之天良,共明夫尊亲之大义也”。然后指出, 如今时势已不同当日。经过几年的宣谕,愚昧之人皆已发蒙,正所谓流言只于智者,而 世宗宪皇帝宾天之后,人人所忆所怀,无非先皇之盛德仁慈之心。在这个时候,再以诬 上镑言每日宣之于口,实非当日颁书之意,亦“实为天下臣民所不忍听闻者”。于是, 徐本得出的结论是:“伏乞皇上特颁谕旨,将《大义觉迷录》于每月朔望停其讲解。” ® 这正是乾隆所想得到的奏请。不久,乾隆即向各地大臣发出了一道简明的谕旨:“《大 义觉迷录》着照尚书徐本所请,停其讲解。其颁发原书,着该督抚汇送礼部,候朕再降 谕旨。”@乾隆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所有原书由礼部回收后再予销毁。于是,在曾静被 押解到京城之前,他在先朝庇护下参与编纂的这本流行…时、由官方出版发行的著作就 已经成为禁书,私藏《大义觉迷录》与隐匿吕留良的反清著述一样,属于灭门大罪。
  1393. 被押解至京城的曾静及其弟子张熙,迎来的是乾隆更为冷酷的谕令。“曾静、张熙 悖乱凶顽,大逆不道。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圣度如天,以其谤议只及圣躬,贷其殊死,并 有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之谕旨。然在皇考当日,或可姑容,而在朕今日,断难曲宥, 前后办理虽有不同。而衷诸天理人情之至当,则未尝不一。况亿万臣民所切骨愤恨,欲
  1394. 速正典刑于今日者,朕又何能拂人心之公恶乎?曾静、张熙着照法司所拟。凌迟处死。”
  1395. 但乾隆对本案的处置与前朝的吕留良案仍有不同之处。雍正对吕留良一门惩治极其 严酷,吕留良及其长子吕葆中开棺戮尸,他的学生严鸿逵监毙狱中,戮尸枭首;他的另 一个儿子吕毅中和另一个学生沈在宽斩首。除此之外,吕留良的私淑弟子,刊刻、贩卖、 私藏吕之书籍者,或斩首,或充军,或杖责,吕、严、沈三族妇女幼丁给予功臣家为奴。 而乾隆则对曾静、张熙之亲属则予以了宽免。“逆犯曾静、张熙之亲属人等。按律定拟 家产追没入官。得旨。曾静、张熙大逆之罪,皆本身自作,其亲属人等,非叛案内知情
  1396. ① 参见[美]史景迁著,邱辛晔译:《皇帝与秀才一一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1397. ② 关于徐本如何处理《大义觉迷录》的奏章见《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卷32,第511页,转引自[美]史景迁著, 邱辛晔译:《皇帝与秀才一一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398. ③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雍正十三年十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册,第238页。
  1399.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雍正十三年十二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册,第321页。
  1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1. 同谋者比。逆犯既已正法,此本内所议亲属缘坐、及人口为奴、赀产入官之处。悉行宽 免。”①
  1402. (二)立正统
  1403. 乾隆为何要诛杀曾静并禁毁《大义觉迷录》?薛予生在《雍正向天下颁布<大义觉迷 录>的始末》一文中认为,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 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对曾静谋反案和 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了审判台;雍正的十大罪状 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子间尔虞我诈、文武大臣间明枪暗箭等等,统 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之尊皇帝的光辉形象,暴露了国祚 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 的反清排满情绪。®因此必须彻底剪除禁锢异端思想的蔓延,肃清其流毒。同时留着这 两个“弥天重犯”当“反面教员”,更难以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反而证明他父皇 失德确有其事。乾隆深思熟虑,甘愿冒着违犯父王遗命的罪名,诛杀了曾静、张熙,以 绝后患。但是,薛予生对乾隆此举的评价颇为消极,认为这实际上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的翻版,比其乃父的深谋远虑“出奇料理”低劣多了。
  1404. 而戴轶尘则不以为然,她通过研读美国学者史景迁的《皇帝与秀才》一书认为,如 果说雍正刊刻印行、广行宣布《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另有深意的话, 则是雍正自视为汉文化的继承者,儒家礼教的卫道士,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期望以此换取官僚集团和汉族知识分子对其统治地位的认同,实现满汉文化间的认同。 然而,乾隆却并不认为身为满人而可耻,满人能够入主中原并非是受到汉人文明教化的 结果;而是因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应天命,使满人取明而代之。因此,乾隆禁绝《大 义觉迷录》的做法正反映出满人的自我认同意识已逐步强化,而这是清王朝经过康雍乾 三世的励精图治发展为一个包容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大一统帝国的必然 结果。如果在这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内独尊汉人的儒家文化,那么其他民族的政治精英就 会被排斥在清朝的统治集团之外,长之以往必将激起民族分裂,最终葬送爱新觉罗家族 的皇权。所以,乾隆施行的文化政策不是要实现不同民族间的同化,而是要维护各民族 的文化特质,使各民族间的文化保持一种弹性多元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一一通过优 宠藏传佛教以治理西藏,绥服蒙古,接纳儒家文化笼络江南文人,但又尊崇萨满教以维 系满人的自我认同。满清王朝得以维持二百多年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其汉化程度。而更 重要的是统治者能因时制宜地采取弹性的文化政策以整合帝国之内的各个民族,共同构 筑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观。®
  1405. 杨念群先生在题为《清初帝王的历史书写与宫廷政治文化》的讲话中,则进一步论
  1406. ①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9,乾隆元年五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册,第471页。
  1407. ② 美国学者史景迁也认为,留下曾静与颁行《大义觉迷录》是雍正的一着错棋。“一个皇帝以为,只要将所有的诽 镑公之于天下,就能澄清事实,谣言自灭,而子孙后代亦将因其坦荡诚实而尊崇他的英明。可惜,他的子民只记 住了流言蜚语,而早已将这皇帝的恳切自辩忘得干干净净。”参见[美]史景迁著,邱辛晔译:《皇帝与秀才一一皇 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1408. ③ 戴轶尘:《文化认同问题:史景迁视野中的清朝文字狱》,《社会观察》,2005年第9期。
  1409. 72
  14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1. 及乾隆禁绝《大义觉迷录》反映的是在从“辨夷夏”到“立正统”的过程中,对“君臣 之义”大于“夷夏之辨”之目的的追求。他指出,清朝有一个现象,即这个王朝的统治 以满族为主体,在建立这个王朝的时候,满族面对着-•个巨大的民族紧张感。也就是说, 在占领中原以后,他必须接受汉族的文化、礼仪和风俗作为其统治的基础,但同时又要 保留其对满族自身文化的认同。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错位。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 的过程中,实际上就面临着怎样建立其统治的合法性问题。我想只从一个方面来谈,即 分析清初如何从“辨夷夏”到“立正统”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从一个将求内外 之别的观念,过渡到建立大一统统治秩序的问题。经过雍正时期与曾静的争论,“华夷 之辨”的主题已经被转移,“夷夏”已经不成问题,满汉都是大清的子民。这样的话就 可以为满族统治的合法性——“立正统”建立基础。°于是,在“君臣之义”大于“夷 夏之辨”的逻辑中,诛杀这个胆敢“镑议圣躬”的曾静、禁毁《大义觉迷录》,则不难 理解了。®
  1412.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大事可成。新登皇位大宝的清高宗弘历在“大一统”的旗帜下, 欲建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多民族文化关系格局。为此,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 的强化主要表现在:继续强调“国语骑射”教育的重要性,并在钦定新清语的基础之上, 组织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文鉴》、纂辑《西域同文志》,并恢复被雍正帝 中止的“木兰行围”。
  1413. 二、加强“国语骑射”教育
  1414. 同前几朝的皇帝近似,清高宗弘历同样非常重视在宗室子弟中开展“国语骑射”教 育,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乾隆帝时常对宗室子弟的清语、弓马水平进行“小考”,并 以此为荣黜的依据。《啸亭杂录》载,乾隆帝对宗室考评的方法为:“应封宗室及近支宗 室十岁以上者”,“于十月中,钦派皇子、王、公、军机大臣等,亲为考试清语、弓马”, “先命皇子较射,以为诸宗室所遵式”;“诸宗室视其父之爵,列次考试。其优者,带领 引见,上每赐花翎缎疋以奖励之;其劣者,停其应封之爵以耻之”。@《清高宗实录》中 也有相关记述:清高宗弘历令宗人府每季举行宗室子弟的“国语”考试,每年四、十两 月“将骑射、清语一并考试”,“如有不能清语者,在学,则将管理宗人府王公、教习治 罪;在家,则将其父兄治罪”,期使“宗室不失满洲旧俗,各宜用心习学,务使清语骑 射精熟,断勿任其生疏”。@然而“宗室贵胄至有不能语者,风俗攸关甚重”。乾隆帝为 维护国家的统治基础,就必须对宗室贵胄的清语骑射能力加以整顿,使其知所警惕,勤 加练习。
  1415. 叶高树先生曾指出,乾隆朝提倡“国语骑射”教育的方式,大体上仍然延续雍正时 期的政策走向,即分别从增设学校与改革旗学着手,并且清高宗弘历更加强调了“国语 骑射”教育的重要性,这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叶先生接下来的考证,则需要进
  1416. ① 参见杨念群:《清初帝王的历史书写与宫廷政治文化》,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第七辑),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284页。
  1417. ② [美]欧立德著,华立译:《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418. ③ [清]昭裢:《啸亭杂录》卷7,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5-206页。
  1419.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80,乾隆四十年四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册,第85-86页。
  1420. 73
  14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2. 一步探讨:他认为“就增设学校而言,由于雍正皇帝致力于旗学的普及化,是以乾隆朝 六十年间,共仅新设三所招收特定对象的学校”。0但是,据《清高宗实录》载乾隆朝 新建的八旗官学至少还有以下几处:
  1423. 一是京口八旗官学。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镇海将军伯王欽奏请设立“京口八 旗官学”。《清高宗实录》卷66载:“吏部议覆:镇海将军伯王魷奏称京口八旗各设官 学一处。请照广州之例,设外郎一名,即选现今熟谙清文者充,令其教训兵壮人等。八 年期满,照例以县丞补用,如只能满文,弓马可观者,亦照例以领催补放。……今京口 能清语人内,现有领催马步兵丁,如此中择其善者兼充外郎,期满时,在马步兵,仍照 闲散挑选之例。若由领催挑选,宜加优异,其兼知汉文者,仍以县丞用。……应如所请。 从之。” ®
  1424. 二是热河官学。乾隆九年(1744年)四月,热河副都统达勒当阿奏请设立“热河官 学”。《清高宗实录》卷215载:“查热河八旗二十佐领下兵丁子弟,向于各兵住房内, 拨取二三间为官学。但占兵房为学舍,恐日久有名无实,请将现存节省银内,以一千六 百十六两,存为公事备用,其余一千两,即于驻防热河十四佐领,喀喇河屯四佐,领化 育沟二佐领地方,就近设立官学,择兵丁内熟习清语清文者,分教各子弟。仍于每翼派 干员一名稽察,教习三年,果有成效,以应升之缺保题。”乾隆帝接到该奏请之后,非 常高兴,欣然允诺。批复:“知道了。汝办理实属可嘉”。®
  1425. 三是增设绥远城官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九月,绥远城将军容保奏请:在已 有满蒙翻译、满汉翻译官学二处的基础上再增加官学三所,共设官学五处。《清高宗实 录》卷917载:“绥远城将军容保奏:绥远城前经将军补熙奏设满蒙翻译、满汉翻译官 学二处。于本城兵内挑取教习四名,俾教满洲蒙古及八旗闲数幼丁四十名。……查闲数 幼丁,贫乏不得学习者尚多。请将闲空协领佐领房屋三所,连前共设官学五处。挑选能
  1426. 教清语、马步骑射者,每学四名,令其兼管训迪。……如果教导有方,三年后给咨引见。”
  1427. 在改革旗学方面,清高宗弘历率先“开刀”的对象依然是“宗学”。乾隆七年(1742 年)十二月,清高宗弘历颁上谕:“我朝崇尚本务,原以弓马、清文为重,而宗室谊属 天潢,尤为切近。向来宗室子弟,俱讲究清文,精熟骑射,诚恐学习汉文,不免流于汉 人浮靡之习。……近因雅尔哈善条奏,设立宗学,以汉文教习宗室子弟,迄今已经数年。 昨经考试,并无佳卷,即翻译亦属平常。……嗣后宗室子弟,或有不能学习汉文者,应 听其专精武艺,其在宗学肄业者,考试之时,更应益加严肃。……与其徒务章句虚文,
  1428. ①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343页。这三所新设的学校包括: 一是盛京宗学觉罗学。乾隆二年(1737年)谕定,“盛京照京师例,宗室、觉罗共设立一学”,教授翻译、骑射、 汉书等科目;二是八旗世职幼学。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指责“八旗世袭官多有不习清语、骑射,流 于不堪者”,“此皆由自幼袭官食禄,不思上进,只求安逸”所致,特下令检讨;经查得年岁未及当差的世袭幼官 共一百七十名,设置世职幼学,严加考验,若有学习三年期满仍无长进的“废材”,“即行革职”;三是健锐营学。 乾隆四十年(1775年)奏准设健锐营官学,“专管教训健锐营八旗幼丁清语,三年期满,如有成效,咨送吏部议 叙,以笔帖式任用”。
  1429. ②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6,乾隆三年四月壬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册,第71页。
  1430. ③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215,乾隆九年四月丙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册,第764页。
  1431.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917,乾隆三十七年九月戊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册,第286页。
  1432. 74
  14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4. 转至荒废本务,不如娴习武艺,崇实黜浮,储为国家有用之器也。”®于是,乾隆帝决定 将宗学的汉教习九人裁去,改为翻译教习。而叶高树先生并不以此为然,他认为更重要 是为裁撤八旗义学。官方兴办旗学,向来只有广设学校、扩增学额,即如咸安宫官学之 设,起因于景山官学“学生功课未专”,并未因此而停办景山官学。惟历经康、雍两朝 积极兴学,各式旗学招收对象已不免重复,尤其八旗清文学的设置,凡身隶旗籍的子弟 均可入学,在学制上更与八旗义学有迭床架屋之病;加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 发生京城八旗童生考试不守场规的弊案,乾隆皇帝遂以“满洲原以学习清语、专精骑射 为要,近多借读书为名,转荒正业,所关甚重”为由,®下令裁去八旗义学,谕曰:“国 家设立学校,原以教育人材,今观八旗义学,徒有学校之名,而无育材之实。况有咸安 宫、国子监、官学、并教养世职官员、左右两翼官学,八旗读书人等,尽可学习。着将 义学裁去,仍交管咸安宫,并各官学之大臣、官员等,尽心教习清语骑射。即读汉书者, 亦当务实,洗去浮华陋习,断不可有名无实。由此,叶高树先生进一步认为,乾隆帝 选择废八旗义学而保留八旗清文学的原因在于,入八旗义学者,“情愿读汉书者,令入 汉学堂学习。情愿读满、汉书者,令入满汉学堂学习”,并无助于“国语”教育的发展 有关;而八旗清文学创办的宗旨,自始即是为了专门“教训清文、清语”而设的。® 对于乾隆朝“国语骑射”教育的成效的评价,国内至少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后,清朝政府的八旗教育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八旗教育进入了 清语骑射的轨道,致使自此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八旗教育呈现了颇为萎缩的局面。首 先是强调清语骑射,限制了八旗教育的发展。其次是设置障碍,阻止了八旗教育的进一 步普及。因此,乾隆后期,八旗教育政策的变化产生了如下严重的后果。其一是严重影 响了八旗教育的普及。其二是由于教育内容过于狭隘,致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其三是 导致吏治腐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乾隆帝采取诸多措施并非完全恢复“国语骑射” 的实用功能,他竭力动员政治资源维护“国语骑射”的目的无非是要保持满汉之间的界 限。乾隆帝以“国语骑射”来团结与凝聚满洲人的结果使得“国语骑射”深深植于满洲 人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中,在清朝由盛入衰的过程中,“国语骑射”作为满洲共同体的文 化标识,尽管在汉地社会环境中多受影响,它在满洲人心目中仍将留着鲜明的印记。从 这个角度说,乾隆帝对“国语骑射”的维护有一定成效。®
  1435. 事实表明,乾隆帝推行“国语骑射”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持满洲文化作为多民族 文化格局中的一极,不致消亡而被其他民族所“窃笑”! @乾隆帝曾明确指出,“满洲本 性朴实,不务虚名,即欲通晓汉文,不过于学习清语、技艺之暇,略为留心而已。近日 满洲熏染汉习,每思以文墨见长,并有与汉人较论同年行辈往来者,殊属恶习。夫弃满 洲之旧业,而攻习汉文,以求附于文人学士,不知其所学者,并未造乎汉文堂奥,而反
  1436. 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第1册,第827页。
  1437. ②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57,乾隆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册,第47页。
  1438. ③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57,乾隆二十三年二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册,第47-48页
  1439. ④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344页。
  1440. ⑤ 参见白新良:《论清代八旗教育在乾隆时期的转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4期。
  1441. ⑥ 参见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42. ⑦ 参见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43. 75
  144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5. 为汉人所窃笑也。……嗣后八旗满洲须以清语骑射为务,如能学习精娴,朕自加录用。” ®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高宗弘历告诫前往军营的德宁等满洲大臣:“当念身系满洲, 尤宜奋勉,与喀尔喀等争先行走,始不负钦派满洲大臣之意。若但图安逸,不能忍耐劳 苦,不惟见讥于喀尔喀等。……嗣后倘有似此者,经朕闻知,必当从重治罪,断不宽恕。”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高宗弘历批阅八旗满洲官员蕴著的奏文,因其中“纰缪甚 多”,传旨申饬:“蕴著近日奏摺纰缪甚多,朕亦不胜改正,此皆清语平常,平日并不 留心习学之所致也。蕴著身系满洲,而清语如此,能不愧惧乎?着传旨申饬”。®同年(1763 年)十一月,驻扎新疆的满洲大臣素诚覆奏哈萨克前来叶尔羌贸易一折内,清语不通。 清高宗弘历再度传旨申饬,并通令驻劄各城大臣,黾勉肄习,唯恐被哈萨克诸部所笑: “素诚系满洲奴仆,又在回疆办事,理宜勤学清语,折内竟有不成话者,皆由素不熟习 所致,着严加申饬。再各城驻劄办事之员,俱系满洲大臣,一切文移应用清语。若清语 不熟,致失满洲体制,必为回子哈萨克诸部所笑。朕从前屡经降旨训导,现在伊犁地方 满洲、索伦……尤当以清语为要,着寄信明瑞及驻劄各城大臣,黾勉肄习”。®
  1446. 三、一统同文之盛 (一)钦定新清语
  1447. 乾隆皇帝精通多种语言,除了满、汉、蒙文兼优之外,“即位之初,以为诸外藩岁 来朝,不可不通其语,遂习之,不数年而毕能之,至今则曲尽其道矣。侵寻而至于唐古 特语,又侵寻而至于回语,亦既习之,亦既能之,既可以为余暇之消遣,复足以联中外 之性情”。®所谓的钦定新清语,即清高宗弘历为了改变清语中杂以汉语的情形,以及 减少满、汉语对译中的混乱,而产生的标准化的满语词汇、语音与语法。®在满文满语 自身的发展、完善中的第一功臣当属乾隆帝,在他在位的六十年里,满文满语得到了空 前的完善。在满语文规范方面,改音译为意译,是满语文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改革。这 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448. 1. 增加了满语词汇,使满语更加丰富。原来满语由于受地区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很多汉语中的专用词汇满语中没有,只能用满文拼写汉字读音。乾隆时期将一部分汉语 借词译成满语意译,从而创造了一些新的满语词汇,使自己的语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449. 2. 汉语借词更趋于满语化,使读音更准确。由于汉语发音与满语差别很大,有的 汉语读音满语中发不出来,音译拼写很不准确,增加附加成分后,就使得音准更加准确, 发音更加协调。
  1450. 3. 规范汉语同音字的满文译法,这不仅在翻译中更标准,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同 时也使满语更规范化。
  1451. 如今,在辽宁省档案馆藏盛京内务府档案中,乾隆朝形成的“钦定清语”文件就有
  1452. ①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89,乾隆二十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册,第131页。
  1453. ②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64,乾隆十九年五月己卯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册,第1015页。
  1454. ③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80,乾隆二十八年二月甲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册,第610页。
  1455.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698,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庚申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册,第817页。
  1456. ⑤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二集》卷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457. ⑥ 参见佟永功、关嘉禄,《乾隆朝“钦定新清语”探析》,《满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458. ⑦ 参见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52页。
  1459. 76
  14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1. 110余件。在这些文件中,经过钦定的“新清语”达1700余条。这些“钦定清语”对 研究满语文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乾隆帝还不厌其烦的多次下 达谕令,规范满语的细节。在我国历史上,像乾隆帝这样关注本民族语音,并为其发展 做出重大贡献的帝王是绝无仅有的。乾隆帝“钦定新清语”无疑是对满语文的“国语” 地位的权威性解读。
  1462. (二)译刻满文《大藏经》
  1463.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高宗弘历有感于《大藏经》已有藏、汉、蒙文三种译 本,而清朝主中国百余年,汉、蒙、藏三方久属臣仆,岂能独缺满文译本。于是,命将 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文,以使中外皆习满文,并且劝化众生,使能尊君亲上,去恶从 善。°经过18年的努力,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满文《大藏经》翻译工作全部完 成,部分经卷印刷完成。同年二月清高宗弘历亲撰《清文翻译全藏经序》云:
  1464. 为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而不佑,事何能成?人而不为,天何从佑?然而为事又 在循理,为不循理之事,天不佑也!予所举之大事多矣,皆赖昊乾默佑,以致有成。则 予之所感贩奉行之比,故不能以言语形容。而方寸自审,实不知其当何如也?武功之事, 向屡言之,若夫订《四库全书》,及以国语译汉全藏经二事,管举于癸已年六旬之后, 既而悔之,恐难观其成,越十余载而全书成,兹未逮二十载而所译汉全藏经又毕藏。夫 耳顺古希已为人生所限制,而况八旬哉!兹以六旬后所为之典,逮八旬而观国语大藏之 全成,非昊乾嘉庇,其孰能与于斯,而予之所以增惕钦承者更不知其当何如矣!至于国 语大藏,恐人以为惑于祸福之说,则不可不明示其义。夫以祸福趋避教人,非佛之第一 义诗也。第一义诗,佛且本无,而况于祸福乎!但众生不可以第一义训之,故以因缘福 祸引之,由渐人深而已。然予之意仍并不在此,盖梵经一译而为番,在译而为汉,三译 而为蒙古,我皇清主中国百余年,彼三方久属臣仆而独缺国语之大藏,可乎!以汉译国 语,稗中外骨习国语,既不解佛之第一义谛,而皆知尊君亲上,去恶从善,不亦可乎! 是则朕以国语译大藏之本意,在此不再彼也。兹以毫髦观威事,实为大幸,非溺于求福 之说,然亦即蒙天福佑,如愿臻成所为,益深畏满忧惕做戒而已耳,是为序 ®
  1465. 从该《序》可见,在乾隆帝看来满文《大藏经》的刊刻与《四库全书》的纂修、“十全 武功”之记述为同样重大之事,译刻满文《大藏经》在佛教译经史乃至清代文化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满文《大藏经》是清代“盛世”的产物,它以汉文、藏文、蒙文、梵文《大 藏经》为底本翻译刊刻而成,在清代又称《国语大藏经》,共108函(夹),收佛教经典 699种,计2466卷。@工程浩大的满文《大藏经》从翻译到雕版印刷、经函的装帧,无 一不代表了清代书籍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可以通过佛经的文义的流转以扩大满文的传播 与影响,还有助于加深满藏以及满蒙民众之间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文化间的认同。叶高树 先生则进一步认为,翻译《大藏经》除了有推广满文与宣扬教化外,亦有宣示满洲为天 下主的用意。®
  1466. ①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三集》卷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1467. ② 参见翁连溪:《乾隆版满文<大藏经>刊刻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
  1468. ③ 参见刘蒙林:《满文<大藏经>概述》,《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4期。
  1469. ④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1页。
  1470. 77
  14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2. (三) 《御制五体清文鉴》
  1473. 《五体清文鉴》是满文《大藏经》翻译的过程中,由《大藏经》的部分翻译人员章 嘉活佛等参与编撰的一部五种文字对照的分类辞书,Q约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该辞书是清代钦定的系列化大型分类词典之一。它的成书,最早要追溯到康熙朝 《御制清文鉴》。康熙在《御制清文鉴序》中引《易经》的话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一思想,成为包括清统治者治理朝政的法宝。满洲作为偏处东北一隅的弱小民族,能 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雄霸东北,建立政权,而后统一全国,与其文化政策运用得力是分不 开的。《御制清文鉴》成书后,到了乾隆朝晚期,延续以往字书的编辑理念,再扩及藏 文、维吾尔文,先后完成满、汉、蒙、藏合璧《御制四体清文鉴》,以及满、汉、蒙、 藏、维合璧《御制五体清文鉴》。这正与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由满、蒙联合,进而满、汉 一体,臻于五族一家的发展趋势相合。由此可见,在《五体清文鉴》的纂辑过程中,无 疑也被赋予了 “同文”与“大同”的文化意义。
  1474. (四) 《西域同文志》
  1475. 乾隆朝初年,由于“切韵字母之学兴于西域,流传中土,遂转梵为华”,但是汉字 “不特与西域音韵攸殊,即用切韵之法比类呼之,音亦不备”,而“其绪纷如乱丝”。清 高宗弘历认为“(满文)十二字头括宇宙之大文,用合声切字,而字无遁音。华言之所 未备者,合声无不悉具,亦无不吻合。信乎同文之极则矣”。@于是,乾隆十五年(1750 年)清高宗弘历命校刊《钦定同文韵统》,奠定了以字音拼合天竺、西番、满、汉语音 互译的基础。®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准噶尔后,清高宗弘历敕纂《方略》, 但因纂辑诸臣不识准语、回文,遂据《钦定同文韵统》为本,“特加以各部方言,用明 西域纪载之实”,“以天山北路、天山南路、准部、回部并西藏、青海等地名、人名诸门, 举凡提要,始以国书,继以对音汉文,复继以汉字三合切音,其蒙古、西番、托忒、回 字,以次缀书。又于汉文下详注其或为准语,或为回语”,名之曰《西域同文志》。如此 一来,“凡识汉字者,莫不通其文,解其意,瞭若列眉,易若指掌”,则能“家喻户晓, 而无鱼鲁毫厘之失”。0亦即透过多种文字的对译与语音的合切,既可以增进内地对回疆 的认识,也有利于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台湾学者叶高树先生指出,《西域同文志》一书 所昭示的各族语文虽殊,藉由“实”与“名”的辩证,语文指涉事物的本质既同,必有
  1476. ① 参见黄明信:《有关五体清文鉴的一些史料》,《五体清文鉴》(下册),民族出版社1957年版,第1-3页。
  1477. ② 参见[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编纂,左步青点校,《国朝宫史》,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10页。
  1478. ③ 《国朝宫史》载:“考西番本音,溯其渊源,别其异同,为之列以图谱,系以图说,辨阴阳清浊于希微杳渺之间,
  1479. 各得其元音之所在。至变而莫能淆,至赜而不可乱。既正贝叶流传之讹谬,即研穷字母形声之学者,亦可探婆 罗门书之茭奥而破拘墟之曲见。”参见[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编纂,左步青点校,《国朝宫史》,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第611页。
  1480. ④ 参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初集》卷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1481. ⑤ 清高宗弘历在《西域同文志序》中写道:“然尝思之,天高地下,人位乎其中,是所谓实也。至于文,盖其名耳。 实无不同,文则或有殊矣。今以汉语指天则曰“天”,以国语指天则曰“阿卜喀”,以蒙古语、准语指天则曰“腾 格里”,以西番语指天则曰“那木喀”,以回语指天则曰“阿思满”。令回人指天以告汉人曰:“此阿思满”,汉人 必以为非。汉人指天以告回人曰:“此天”,则回人亦必以为非。此亦一非也,彼亦一非也,庸讵知孰之为是乎? 然仰首以望,昭昭之在上者,汉人以为“天”而敬之,回人以为“阿思满”而敬之,是即其大同也。实既同,名 亦无不同焉。达者契渊源于一是,昧者滞名象于纷殊。”参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初集》,卷 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5页。
  1482. 78
  14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4. 互通之处,故而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寓意则在其中矣。®
  1485.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统同文之盛”的思想指导下,乾隆皇帝本人,除通晓汉 语文和满语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藏、维语。据他自己说:“乾隆八年(1743年) 始习蒙古语;二十五年(1760年)平回部(指维吾尔族一引者),遂习回语(指维吾尔语一引 者);四十一年(1776年)平两金川,略习番语(大、小金川地方藏语一引者);四十五年(1780 年)因班禅来谒,兼习唐古忒语(指藏语一一引者)。是以每岁年班,蒙古、回部、番部等 到京接见,即以其语慰问,无藉通译”。®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这样努力学习少数民族 语言,在历史上是少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清政府和乾隆本人对这几个民族 的特别注意与重视。同时,也体现出清朝统治阶级,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根据自己的认 识,提出了以汉、满、蒙、维、藏五族一体,作为国家和民族大统一象征的思想,是极 为难能可贵的。®
  1486. 四、恢复“木兰行围”
  1487. 乾隆帝对八旗子弟的“骑射”长技亦极为重视,他曾对部分兵丁怠惰偷安、官员苟 且敷衍的问题提出批评:“从前旗人练习技艺,皆知以弗及于人为耻,近来各图安逸, 并不留心操练,朕欲挽积习而复旧制,亲先骑射,不惮勤劳”。®乾隆十五年(1750年), 乾隆帝又训令八旗部院王公大臣、都统等出入骑马,不得坐轿、乘车,“前因王等与部 院满洲大臣,倶各偷安坐轿,竟不骑马,朕曾降旨禁止。此特令伊等勤习武艺,不至有 失满洲旧规,非谓王大臣等,不宜坐轿,不可坐轿也。今闻王大臣内有坐车者,坐车与 坐轿何异?伊等误会朕旨,转致相激,岂朕谆谆垂训本意。嗣后祇准王等与满洲一品大 臣等,照常坐轿,其余概令骑马。再都统等不可坐轿,业经禁止,今坐车行走者有之。 伊等又有何事?又有何等苦差?亦求安逸乎。都统既有训导官兵之责,理宜习勤表率, 岂可偷安。此次训饬之后,倘都统与部院二品以下堂官等,再有坐车者,御史等指明参 奏,朕必将违禁之人治罪,断不轻贷。”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对外省驻防 将军、绿营提镇等乘舆出行,实不堪为营伍表率,也提出了批评:“旗人幼习骑射,即 绿营中亦必以弓马优娴,始历加升用。乃一至大僚,转至狃于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 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俱不得 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后将 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着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制例治罪。” ® 针对八旗子弟“骑射”日渐废弛的状况,乾隆朝强化八旗子弟“骑射”技能的最重要的 措施是恢复“木兰行围”。
  1488. 如前文所述,清世宗胤稹在位十三年,未曾北巡木兰、行围秋称。而清高宗弘历却 为何要恢复“木兰行围”呢?有学者认为,清高宗弘历重开木兰行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489. ① 参见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1490. ② 乾隆:《上元灯词》,见《清高宗御制诗文十全集》卷34。转引自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 征》,《清史研究》,1996年2期。
  1491. ③ 参见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清史研究》,1996年2期。
  1492. ④ 《清实录•髙宗纯皇帝实录》卷419,乾隆十七年七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册,第485页。
  1493. ⑤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66,乾隆十五年六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册,第1045页。
  1494. ⑥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533,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庚寅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册,第728页。
  1495. 79
  14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7. 三点®:
  1498. 一是其幼承圣祖眷顾。清圣祖玄烨与清高宗弘历祖孙之间由情谊而延续为思维方式 的相近,皆以重视礼仪制度为特点,不过圣祖前期的北巡确有“查民瘼,备边防,合内 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和“惩宴安之怀”的传统教育意义,而高宗重祧北巡却是乘盛世 之威,绥怀我国西部、西南部民族上层的成分居多。
  1499. 二是鉴于世宗继位之争,为维持皇权统治,弥合圣祖、世宗对北巡的不同态度。在 高宗弘历看来,解释世宗有原因地中止北巡和自己己重祧北巡,便是“俎豆千秋”的孝 思和“绳继家法”,便等于祖、父、子三代相因北巡大典,借以证明圣祖“临终末命” 的正确,继承人“深肖朕躬”,保持三朝政策的连续性。
  1500. 三是彰褒盛世盛典。将“巡狩仪”与“秋弥仪”合而为一是圣祖深谋远虑创设的大 典,一生引为骄傲。为“慎终追远”,不能终止此盛世大典。
  1501. 其实,乾隆帝的更深层次的用意在于,“国语”、“骑射”一文一武,文武兼备,不 可偏废,全面推行“国语骑射”政策。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十三日北巡前夕,清 高宗弘历面谕诸王大臣:“我国家世敦淳朴之风,所重在乎习国书,学骑射。凡我子孙 自当恪守前型,崇尚本务。”然后指出“岂可效书愚漏习?”“设使不知省改,相习成风, 其流弊必至令羽林、侍卫等官咸以脱剑学书为风雅,相率而入于无用。骑射所关于国运 人兴,良非浅鲜,不可不知儆惕。”特别是众阿哥等,“诞育皇家,资性原非常人可及, 其于读书颖悟,自易见功。至若骑射行围等事,则非身习劳苦,不能精熟。人情好逸恶 劳,往往趋于所便,若不深自提策,必致习为文弱而不能振作,久之将祖宗成宪亦罔识 遵循,其患且无所底止,岂可不豫防其渐耶!阿哥等此时即善辞章,工书法,不过儒生 一技之长,……若能熟谙国语,娴习弓马,乃国家创垂令绪,朕所嘉尚” @。
  1502. “木兰行围”是乾隆帝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行“国语骑射”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 形式。乾隆帝再三告诫本族人要保持“国语骑射”的重要传统,他本人亦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几十年始终如一坚持行围。乾隆帝率众“木兰行围”的概况,®见表3。
  1503. 表3:《清实录》所见乾隆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
  1504. 朝代
  1505. 卷数
  1506. 页数
  1507. 事件时间
  1508. 内容梗概
  1509. 1
  1510. 南宗 实录
  1511. 卷之一百 四十八
  1512. 第十册第 1128 页
  1513. 乾隆六年 八月
  1514. 癸已朔,上行围。甲午亦如之。
  1515. 高宗
  1516. 卷一百九
  1517. 第十一册第
  1518. 乾隆八年
  1519. 己卯,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行围于巴
  1520. L
  1521. 实录
  1522. 十九
  1523. 556页
  1524. 八月
  1525. 彦,亲射殪虎。
  1526. ① 参见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1527. ② 《国朝宫史续编》卷1,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528. ③ 关于乾隆朝木兰围猎情况的不同统计主要有: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 年第2期)载:乾隆年间木兰围猎28次;阎崇年:《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2期) 载:乾隆六年(1741年)至六十年的54年间,先后40次往木兰围场举行秋弥大典;纪欣,赵非:《木兰秋弥与“康 乾盛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载:自康熙十六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康、乾嘉三帝共出 塞北巡124次,行弥木兰92次,其中乾隆北巡49次,行猎40次。笔者通过爬梳乾隆朝《清实录》,认为清高宗 弘历木兰行围39次,表中所涉及的地名均为“木兰七十二围场”内的地名。
  1529. 80
  1530.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531. 3
  1532. 高宗
  1533. 实录
  1534. 卷二百四 十六
  1535. 第十二册第 178页
  1536. 乾隆十年 八月
  1537. 丁未,上行围于永安莽喀。
  1538. 4
  1539. 高宗
  1540. 卷之二百
  1541. 第十二册第
  1542. 乾隆十二
  1543. 辛酉,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
  1544. 实录
  1545. 九十六
  1546. 875页
  1547. 年八月
  1548. 幸木兰。
  1549. 面%
  1550. 卷之三百
  1551. 第十三册第
  1552. 乾隆十四
  1553. 丁丑朔,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行围于
  1554. 实录
  1555. 四十六
  1556. 778页
  1557. 年八月
  1558. 温都尔华。
  1559. 南%
  1560. 卷之三百
  1561. 第十四册第
  1562. 乾隆十六
  1563. 戌戌,上哨鹿行围,是日,驻跸巴彦陀
  1564. 实录
  1565. 九十六
  1566. 204-206 贸
  1567. 年八月
  1568. 罗海大营。
  1569. 7
  1570. 向%
  1571. 卷之四百
  1572. 第十四册第
  1573. 乾隆十七
  1574. 甲辰,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
  1575. 实录
  1576. 二十一
  1577. 507页
  1578. 年八月
  1579. 幸木兰。
  1580. Q
  1581. 局宗
  1582. 卷之四百
  1583. 第十四册第
  1584. 乾隆十八
  1585. 丁未,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
  1586. 实录
  1587. 四十五
  1588. 796页
  1589. 年八月
  1590. 幸木兰。
  1591. 0
  1592. 卷之四百
  1593. 第十五册第
  1594. 乾隆二十
  1595. 丁丑,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鋈,幸
  1596. 实录
  1597. 九十五
  1598. 213页
  1599. 年八月
  1600. 木兰。
  1601. 10
  1602. 面宗
  1603. 卷之五百
  1604. 第十五册第
  1605. 乾隆二十
  1606. 庚申,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
  1607. 实录
  1608. 十九
  1609. 552页
  1610. 一年八月
  1611. 幸木兰。
  1612. 11
  1613. 面宗
  1614. 卷之五百
  1615. 第十五册第
  1616. 乾隆二十
  1617. 乙亥,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卷,幸
  1618. 实录
  1619. 四十五
  1620. 924页
  1621. 二年八月
  1622. 木兰。
  1623. 12
  1624. 面宗
  1625. 卷之五百
  1626. 第十六册第
  1627. 乾隆二十
  1628. 己已,上自避暑山庄,奉皇太后启銮,
  1629. 实录
  1630. 六十九
  1631. 213页
  1632. 三年八月
  1633. 幸木兰。
  1634. 13
  1635. 局宗
  1636. 卷之五百
  1637. 第十六册第
  1638. 乾隆二十
  1639. 癸已,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40. 实录
  1641. 九十五
  1642. 624页
  1643. 四年八月
  1644. 木兰。
  1645. 14
  1646. 南%
  1647. 卷之六百
  1648. 第十六册第
  1649. 乾隆二十
  1650. 戌戌,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51. 实录
  1652. 十九
  1653. 964页
  1654. 五年八月
  1655. 木兰。
  1656. 15
  1657. 南宗
  1658. 卷之六百
  1659. 第十七册第
  1660. 乾隆二十
  1661. 辛卯,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62. 实录
  1663. 四十三
  1664. 195页
  1665. 六年八月
  1666. 木兰。
  1667. 16
  1668. 南宗
  1669. 卷之六百
  1670. 第十七册第
  1671. 乾隆二十
  1672. 丙子,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73. 实录
  1674. 六十七
  1675. 454页
  1676. 七年七月
  1677. 木兰。
  1678. 17
  1679. 高宗
  1680. 卷之六百
  1681. 第十七册第
  1682. 乾隆二十
  1683. 辛丑,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84. 实录
  1685. 九十三
  1686. 764页
  1687. 八年八月
  1688. 木兰。
  1689. 18
  1690. 而宗
  1691. 卷之七百
  1692. 第十七册第
  1693. 乾隆二十
  1694. 戊戌。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启銮。幸
  1695. 实录
  1696. 一^1* 七
  1697. 996页
  1698. 九年八月
  1699. 木兰
  1700. 19
  1701. 向宗
  1702. 卷之七百
  1703. 第十八册第
  1704. 乾隆三十
  1705. 己未。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1706. 实录
  1707. 四十三
  1708. 174页
  1709. 年八月
  1710. 庄启卷,幸木兰。
  1711. 20
  1712. 南宗
  1713. 卷之七百
  1714. 第十八册第
  1715. 乾隆三十
  1716. 癸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1717. 实录
  1718. 六十七
  1719. 417页
  1720. 一年八月
  1721. 庄启卷,幸木兰。
  1722. 81
  1723.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724. 21
  1725. 馬宗 实录
  1726. 卷之七百 九十三
  1727. 弟十八册弟 719页
  1728. 乾隆三十 二年七月
  1729. 丁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庄启銮,幸木兰。
  1730. 22
  1731. 面宗 实录
  1732. 卷之八百 —h七
  1733. 第十八册第 1067 页
  1734. 乾隆三十 三年八月
  1735. 辛未,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庄启奏幸木兰。
  1736. 23
  1737. 局宗 实录
  1738. 卷之八百 四十一
  1739. 第十九册第 229页
  1740. 乾隆三十 四年八月
  1741. 乙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庄启奏,幸木兰。
  1742. 24
  1743. 而宗 实录
  1744. 卷之八百 六十七
  1745. 第十九册第 635页
  1746. 乾隆三十 五年八月
  1747. 己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庄启卷,幸木兰。
  1748. 25
  1749. 局宗 实录
  1750. 卷之八百 九十一
  1751. 第十九册第 950页
  1752. 乾隆三十 六年八月
  1753. 癸已,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自避暑山 庄启奏,幸木兰。
  1754. 26
  1755. 高宗 实录
  1756. 卷之九百 t■六
  1757. 第二十册第 271页
  1758. 乾隆三十 七年九月
  1759. 癸已朔,是日,驻跸额勒苏锡纳大营, 甲午,上行围。
  1760. 27
  1761. 面宗
  1762. 实录
  1763. 卷之九百 四十一
  1764. 第二十册第 711页
  1765. 乾隆三十 八年八月
  1766. 壬寅,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767. 28
  1768. 南宗
  1769. 实录
  1770. 卷之九百 六十五
  1771. 第二十册第 1094 页
  1772. 乾隆三十 九年八月
  1773. 丁酉,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774. 29
  1775. 高宗 实录
  1776. 卷之九百 八十九
  1777. 第二十一册 第195页
  1778. 乾隆四十 年八月
  1779. 辛卯,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780. 30
  1781. 面宗
  1782. 实录
  1783. 卷之一千 十五
  1784. 第二十一册 第617页
  1785. 乾隆四十 一年八月
  1786. 乙卯,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787. 31
  1788. 高宗
  1789. 实录
  1790. 卷之一千 八十九
  1791. 第二十二册 第623页
  1792. 乾隆四十 四年八月
  1793. 戊辰,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794. 32
  1795. 1^7宗 实录
  1796. 卷之一千 一百三十 九
  1797. 第二十三册 第237页
  1798. 乾隆四十 六年八月
  1799. 丙戌,上自避暑山庄启奏、幸木兰。
  1800. 33
  1801. 南宗 实录
  1802. 卷之一千 一百六十
  1803. 第二十三册 第573页
  1804. 乾隆四十 七年八月
  1805. 癸未,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06. 34
  1807. 南宗
  1808. 实录
  1809. 卷之一千 二百十三
  1810. 第二十四册 第263页
  1811. 乾隆四十 九年八月
  1812. 己亥,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13. 35
  1814. 面宗 实录
  1815. 卷之一千 二百三十 七
  1816. 第二十四册 第629页
  1817. 乾隆五十 年八月
  1818. 癸已,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19. 36
  1820. 南%
  1821. 实录
  1822. 卷之一千 二百六十
  1823. 第二十四册 第1008页
  1824. 乾隆五十 一年八月
  1825. 丙辰,上自避暑山庄启奏,幸木兰。
  1826. 82
  182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28. 37
  1829. 南%
  1830. 实录
  1831. 卷之一千 二百八十 七
  1832. 第二十五册 第253页
  1833. 乾隆五十 二年八月
  1834. 辛亥,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35. 38
  1836. 南%
  1837. 实录
  1838. 卷之一千 三百三十 七
  1839. 第二十五册 第1119页
  1840. 乾隆五十 四年八月
  1841. 己已,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42. 39
  1843. 南%
  1844. 实录
  1845. 卷之一千 三百八十 五
  1846. 第二十六册 第584页
  1847. 乾隆五十 六年八月
  1848. 戊午,上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1849. 清高宗弘历坚持“木兰行围”目的在于,“使官兵等熟习骑射,不至废弛”。因此, 乾隆六年(1741年),首次塞外行围回京后,清高宗弘历即对于官员沿途表现出畏劳怕 苦、偷安享乐的顽劣气习,深感不悦,训饬众大臣:“夫行围出猎,既以操演技艺,练 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志气,乃满洲等应行勇往之事。若惟事偷安,不知愧耻,则积 习相沿,实于国势之隆替,甚有关系。嗣后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辙者,朕断不轻为宽 宥。”®于是,每届行围前,检视随围官员骑射的技能,渐成定制。®乾隆十七年(1752 年)六月,清高宗弘历对随行是年木兰行围官员的射箭水平进行了考核,并将其结果传 谕如下:“阅御前大臣,及侍卫等所射,虽尚娴熟,并无中三箭之人。永谦虽中三箭, 全无仪容准则,至侍读学士希贵、副都统祥泰、正卿五柱,非脱扣即不到靶,着罚俸一 年。副都统四十六,人平常而箭亦不佳,着革退副都统。侍郎观保,箭尚可观,即补授 四十六所遗员缺,仍兼侍郎,以示奖励。李世倬之箭更不堪寓目,着革退副都统,在原 任上行走,罚俸二年。散秩大臣等,除进班外,有何应办事件,而箭亦生疏,总由平日 好逸偷安,未经演练所致,日久废弛,必至渐弃满洲旧业。并重申“每年行围射猎” 的目的在于,“正为使官兵等熟习骑射,不至废弛”。®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高 宗弘历曾骄傲地回顾自己的围猎经历:“余自十二岁恭侍皇祖(即清圣祖玄烨)临门骑射, 每因射中,荷泉天语褒嘉。故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射诗》有“屡中亲承仁祖 欢”之句。自壬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至今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凡六十 四年矣。” ®
  1850. 于是,乾隆帝围猎中训练八旗子弟的弓马骑射的同时,还注重在围猎的过程中与蒙 古王公等外藩首领的情感沟通:“蒙古向重武事,予昔年在木兰围场中,驰射发枪,武 艺精熟,众蒙古随围数十年,无不知之。但今年既不行围,蒙古王公等不谓予怠于肆武。 因乘暇于山庄内,即鹿以试精力,而近日所中之鹿,皆系一发即中,及颁赐蒙古王公等,
  1851. 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1991版,第1册,第744页。
  1852. ② 《啸亭续录》载:“国家以弧矢定天下,凡八旗士大夫无不习勋弓马,殊有古风。每岁上狩木兰前,将派往扈从王 公大臣文武官员等,习射于出入贤良门,上亲阅之以定优劣,其中三矢以上者,优赉有差。……大有安不忘危之 意。”载自[清]昭裢:《啸亭续录》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7页。
  1853. ③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16,乾隆十七年六月癸卯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册,第452-453页。
  1854. ④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67,乾隆十五年六月乙未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册,第1053页。
  1855. ⑤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五集》卷2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1856. 83
  1857.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58. 无不欢喜钦服。” ®
  1859. 《清史稿》中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乾隆帝木兰行围过程中与蒙古王公同乐的情景: “帝戎服乘骑出宫,扈引如巡幸仪。既驻行营,禁兵士践禾稼、扰吏民,诃止夜行,违 者论如律。统围大臣莅场所,按旗整队,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 两翼末国语曰乌图哩,各建蓝纛为表,皆受中军节度。管围大臣以王公大臣领之,蒙古 王、公、台吉为副。两乌图哩则各以巴图鲁侍卫三人率领驰行,蝉联环匝,自远而近。 盖围制有二,驰入山林,围而不合曰行围,国语曰阿达密。合围者,则于五鼓前,管围 大臣率从猎各士旅往视山川大小远近,纡道出场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齐至看 城,是为合围,国语曰乌图哩阿察密。“日出前,帝自行营乘骑先至看城少憩,俟 蓝纛至,驾出,御橐韃,入中军周览围内形势。……兽突围,发矢殪之。御前大臣、侍 卫皆射其逸围外者,从官追射。或遇猛兽,虎枪官兵从之。或值场内兽过多,则开一面 使逸,仍禁围外诸人逐射。获兽已,比其类以献。驾还行宫,谓之散围。颁所获于扈从 者,大称礼成,宴赉有差。” ®可见,乾隆帝恢复的“木兰行围”制度作为“国语骑射” 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沟通满蒙贵族之间的联系、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1860. 综上,乾隆帝处斩曾静,并禁毁了乃父雍正帝亲自命人刊刻、颁行全国的《大义觉 迷录》的这一做法反映出满人的自我认同意识已逐步强化,这是清王朝经过康雍乾三世 的励精图治发展为一个包容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大一统帝国的必然结果。 如果在这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内独尊汉人的儒家文化,那么其他民族的政治精英就会被排 斥在清朝的统治集团之外,长之以往必将激起民族分裂,最终葬送爱新觉罗家族的皇权。 所以,乾隆施行的文化政策不是要实现不同民族间的同化,而是要维护各民族的文化特 质,使各民族间的文化保持一种弹性多元的,“和而不同”的关系,共同构筑一个多元 文化的“天下大同”世界观。®乾隆帝恢复“木兰行围”的制度,并命人编撰满、蒙、 汉、藏、维五种文字对照的辞书《五体清文鉴》,在热河“避暑山庄”的正门一一丽正 门上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了门额,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体现的 正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的用意。^
  1861. ①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五集》卷9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1862. ②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90,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69-2670页。
  1863.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90,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670页。
  1864. ④ 参见戴轶尘:《文化认同问题:史景迁视野中的清朝文字狱》,《社会观察》,2005年第9期。
  1865. ⑤ 参见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清史研究》,1996年2期。
  1866. 84
  1867.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868. 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
  1869. 本章的研究主题是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 的存续与翻译科的停废为研究对象,分析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衰微的原因。其次, 从“尚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入手,考察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 书籍情况的发展,以新式旗人学堂中的满文教育为例,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 仍在延续。
  1870. 第一节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
  1871. 本节的研究主题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主要从“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 止以及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两个方面,考察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衰微的原因。
  1872. 一、“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 (一)嘉庆帝继续“木兰行围”
  1873. 嘉庆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力排众议坚持“木兰行围”。清仁宗顒 琰早在6岁时,即随驾围场,开始了习武行猎的训练。《清仁宗实录》卷1载:嘉庆帝 “自乙酉六龄时,随驾至木兰……及岁行秋称,恒侍行幄。” 0孩提时的耳濡目染和青 少年时的行围实践、乃父乾隆帝的耳提面命和言传身教,对于清仁宗颛琰即位后极力坚 持举行木兰秋称典礼,不能不产生深远影响。
  1874. 康雍乾盛世之后,嘉庆帝是否应该继续开展“木兰行围”,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 是存在异议的。虽然,嘉庆帝念念不忘圣祖康熙、皇祖雍正和皇考乾隆对岁举秋弥之典 的…贯教诲,自己也“倡率戎行,不忘旧俗”,惟恐祖宗留下的木兰秋弥大典不能延续。 但是,不少官兵已然是好逸恶劳成性,对习武行围产生了厌烦情绪。于是,对于已经举 行百余年的木兰秋弥,上至兵部尚书、下至给事中,都以种种理由劝阻嘉庆帝停止木兰 行围。
  1875. 嘉庆七年(1802年)六月,兵部尚书汪承霈率先以“本年麦收分数稍减,民力不无 拮据”为由奏请停止木兰行围,“并称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年,始举秋弥,今(嘉庆帝) 亲政甫及四年,即再缓一二年举行,亦不为迟。” ®对此,清仁宗顒琰重申“木兰行围” 的目的在于“习劳肄武,款洽外藩”,非前代之盘游畋猎可比,并传谕内阁:“木兰行围 为秋弥大典,我朝家法昭垂,举行已久,所以习劳肄武,款洽外藩,况行围不过十余日, 仍照常办事看本,非若前代之盘游畋猎可比,若以行围为从事游观,则朕驻跸圆明园, 如附近之清漪、静明、静宜、各园,较之避署山庄,更为清惬。人情好逸恶劳,孰不乐 深居简出,朕特因典礼所关,祖宗成宪具在,不敢自朕而稍形怠旷。” ®为竭力坚持木
  1876. ①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嘉庆元年六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册,第66页。
  1877. ②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甲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23页。
  1878. ③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甲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22-323页。
  187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0. 兰行围,以使家法常传,永垂后世,清仁宗顒琰对汪承霈给予了处分,称其“全不顾国 家习劳肄武大典,其偷安好逸之情已可概见”,因而将其兵部尚书罢退,降授为左都御 史。®但这似乎并没有挡住劝鉴“木兰行围展期”的苗头。同年同月,给事中鲁兰枝上 奏嘉庆帝,也以本年麦收不足六七分,现在面价依然昂贵等为理由,请旨木兰行围展期。 对此,嘉庆帝极为不满,并予以严厉批驳:“给事中鲁兰枝奏本年木兰行围请旨展期一 折,实属不知我国家典故。行围之事,在前朝则为盘于游畋,在本朝敬因家法昭垂,举 行已久,凡以习劳肄武,款洽外藩,祖宗成宪具在朕,所以必当遵守。” ®
  1881. 经过上述一番争辩之后,嘉庆七年(1802年)七月,清仁宗顒琰终于率众人踏上了 巡幸避暑山庄、继承木兰秋弥大典之路。同年八月,清仁宗顒琰又从避暑山庄启銮,幸 木兰,行围,“射鏖二,以其一驿送热河,交总管董椿,敬诣永佑寺神御前供献”。®传 统的木兰秋弥大典亦得以照例举行,“蒙古盟长等于行幄西门外设大毡庐,侍上膳毕, 上阅诈马等技,赏赉有差”。®
  1882. 然而,也正是在亲政后的初次行围中,清仁宗顒琰发现国家纲纪的松弛,管事者任 令兵民乘间潜入围场,偷打鹿只、私伐树林,禽兽逃匿,致使木兰行围难以维系。于是, 嘉庆帝谕令申饬,并对相关官员予以惩处:“围场之内,应严加管辖,不得擅放闲人。…… 朕从前每次随围,曾记此数围内野兽甚多,今已十载,未经行围,此次进哨,鹿只甚少, 看来系平日擅放闲人,偷捕野兽,砍伐树林所致……阿尔塔锡第系专管围场之人,著交 部严加议处”。®
  1883. 时隔两年之后,在木兰围场内滥砍乱伐林木的情况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 原定于莫多图等十四处无碍行围的地方砍伐。因大件木材不能满足应用,砍伐者竟擅自 移至行围处所,结果滥砍乱伐四十余处。未运走的木材堆积路边不可胜数,车辆往来如 同大路,拉运车马嘈杂喧闹。当闻知皇上行围之前要派员修铺道路时,又将散弃林木任 意烧毁,从而使牲兽受惊四散。更有甚者,在砍伐官用木材之外,还有私砍偷运牟利之 人,显而易见是某些官员假借工程木料为名,通同舞弊,因而加快了对木兰围场的破坏。
  1884. 《清仁宗实录》卷132载:
  1885. 围场为肄武重地自应严密稽查毋令有私欲木植,偷打鹿只等事。今因节年有大工, 是以砍伐官木,司其事者,办理不善任令匪徒逸入私立寮铺,影射偷砍,运载出境牟利 其未运之木,尚堆积路隅,不可胜数。及闻知,朕行围伊迩,复将佘木焚烧灭迹,竟系 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可见,热河副都统总管等,竟藉工程木植为名,任令通同舞 弊,情事显然。况伊等从前原奏,祇于十四围无碍围场处所,砍伐木植,今砍伐至四十 余处之多,且于现定行围处所,肆意偷砍,致令鹿踪远逸,并有携带鸟枪,偷打鹿只, 售卖鹿茸之事。是以国家百余年秋弥围场,竟与盛京高丽沟私置木厂无异,而习劳讲武
  1886. ① “汪承霈上年奏请停止行围,全不顾国家习劳肄武大典,其偷安好逸之情,已可概见。朕是以将伊罢退尚书,授 为左都御史。”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4,嘉庆九年九月丁未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 第831页。
  1887. ②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丁卯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35-336页。
  1888. ③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02,嘉庆七年八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71页。
  1889. ④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02,嘉庆七年八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72页。
  1890. ⑤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02,嘉庆七年八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372页。
  1891. 86
  18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3. 之典,连岁阙如,成何事体?不可不严行惩究! 庆杰、董椿、穆腾额、热河佐领德 新泰,均着解任,交总理行营王大臣、军机大臣、行在刑部,详悉审讯具奏。至韦陀保 调任未久,亦尚能留心查察,但在任已阅一年,而鹿只仍前稀少,亦难辞咎,韦陀保著 革去副都统,作为围场总管 0
  1894. 尽管嘉庆帝对木兰围场管事者漠视纵容滥砍乱伐林木的渎职、舞弊等行径予以严肃 处理,但仍然收效甚微。时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九月,竟然出现了本有巡查揖匪之 责的正红旗马甲恭纳春,率领贼众多名,私自进入木兰围场偷砍树木。待官兵将其8人 捕获并收檄23辆大车之后,贼众多人竟然乘夜夺回,并拒伤官兵9名,且有伤后身亡 者。更有甚者,此事发生的当天,嘉庆帝正在木兰行围。清仁宗顒琰对此极为恼怒,并 对有渎职之嫌的围场总管安福等人予以严处,“正红旗马甲恭讷春,身系围场官兵,本 有巡查缉匪之责,胆敢带领贼犯多名,私进围场,偷砍木植,已属目无法纪。迨官兵将 该犯等捕获八名,及车二十三辆,复有贼匪多人乘夜夺回,竟敢拒伤官兵九名,并有受 伤身死者,不法尤甚。且八月二十五日,正在朕行围期内。木兰重地,如此防范不密, 废弛已极。总管安福,着交部议处;右翼翼长巴达朗贵,着交部严加议处。” ®
  1895. 正是由于砍伐木材过度,牲兽急剧减少,致使嘉庆年间多次被迫停止木兰行围。嘉 庆八年(1803年)八月,嘉庆帝正准备率领蒙古王公及八旗官兵前赴木兰围场,岂料获 悉围内水涸草枯,鹿只寥寥。对此嘉庆并未全信,前后派出两批官员前往查看。结果“十 数围绝不见有麋鹿之迹”,令嘉庆“殊堪诧异”!无奈,只得下令停止行围。“今岁竟至 查阅十数围,绝不见有麋鹿之迹,殊堪诧异!……今岁围场中既无鹿只,业据王大臣及 蒙古王贝勒等,节次查明,朕若必执意行围,蒙古藩部等扈猎辛勤,无由献获,朕亦难 加之旌赏,即揆之讲武肄劳,亦觉有名无实,此次姑允蒙古王公等所请,停止行围,非 朕本意也。” ®
  1896. 嘉庆九年(1804年),嘉庆帝早就降旨,“必当进哨”。然而,届时派赴木兰围场的 官员回报“鹿只仍少”。他还不深信,又特命御前大臣亲往调查,回奏情形与前无异。 无奈,嘉庆帝不得不又…次停止木兰秋弥。清仁宗颛琰“以牲兽稀少,停止本年秋弥, 谕内阁:木兰秋弥行围所以肄武怀柔,我朝家法相承,百有余年,行之勿替,朕恪守成 宪,不敢废弛。前年即敬谨举行,见围场鹿只等项已觉稀少,自不免有偷窃情弊。是以 特设围场副都统,严立章程,专职稽查。上年驻跸热河,特派员前往围场查看鹿只,更 形缺少,始停止行围,并早经降旨,以本年必当进哨,饬令豫为查察。乃自夏闲先后派 满珠巴咱尔、贡楚克扎布驰赴围场阅看,均称鹿只仍少,朕尚不深信。是以特命御前大 臣拉旺多尔济亲往履勘,具奏情形无异,并据查奏,系因近年来砍伐官用木植之外,多 有私砍者,并任令奸徒私入捕捉牲畜以致鹿踪远逸,实属不成事体,除另降谕旨查办外, 所有本年木兰行围,不得已仍著停止。
  1897. 此后,由于加强管理,木兰围场鹿只稀少情形一度稍有好转。但并未根本改变哨内
  1898. ①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2,嘉庆九年七月己酉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792-793页。
  1899. ②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61,嘉庆十七年九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册,第534页。
  1900. ③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18,嘉庆八年八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583-585页。
  1901. ④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32,嘉庆九年七月己酉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791-792页。
  1902. 87
  19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4. 牲兽寥寥的状况。嘉庆十五年(1810年)八月,嘉庆帝巡幸木兰,见“连日围场牲兽甚 少”,大为感慨:“山冈上下,多有人马行迹,并有车行轨辙,山巅林木亦较前稀少。从 前朕随皇考高宗纯皇帝屡次进哨,此数围皆系长林丰草牲兽最多之地,除田猎弋获外, 所放鹿只动以千百计,何以至今情形迥异? ” °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月,木兰围场 管事大臣满珠巴咱尔上奏嘉庆帝,已查明木兰各处围场牲兽甚少。于是,清仁宗顒琰又 被迫停止了当年的木兰行围。“各处围场牲兽较少,亦应略为孳息,所有本年木兰秋弥 典礼,着暂行停止,俟明岁照例举行,至今秋既不行围,亦无庸临幸热河。” ®
  1905. 尽管,由于滥砍乱伐林木,牲兽甚少,致使嘉庆朝的木兰行围时断时续,但是,清 仁宗顒琰仍然将行围木兰的努力进行到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清仁宗顒琰木兰行围的 情况,4)见表4。
  1906. 表4:《清实录》所见嘉庆朝“木兰行围” 一览表
  1907. 序号
  1908. 朝代
  1909. 卷数
  1910. 页数
  1911. 事件时间
  1912. 内容梗概
  1913. 1
  1914. 仁宗
  1915. 卷之一百
  1916. 第二十九册第
  1917. 嘉庆七年八
  1918. 乙卯,上自避署山庄启
  1919. 实录
  1920. 371页
  1921. 鋈,幸木兰。
  1922. 2
  1923. 仁宗
  1924. 卷之一百
  1925. 第三十册第150
  1926. 嘉庆十一年
  1927. 庚寅,上自避暑山庄启
  1928. 实录
  1929. 六十五
  1930. 八月
  1931. 奏,幸木兰。
  1932. 3
  1933. 仁宗
  1934. 卷之一百
  1935. 第三十册第426
  1936. 嘉庆十二年
  1937. 乙酉,上自避暑山庄启
  1938. 实录
  1939. 八十四
  1940. 八月
  1941. 奏,幸木兰。
  1942. 4
  1943. 仁宗
  1944. 卷之二百
  1945. 第三十册第656
  1946. 嘉庆十三年
  1947. 己酉,上自避暑山庄启
  1948. 实录
  1949. 八月
  1950. 鋈,幸木兰。
  1951. 5
  1952. 仁宗
  1953. 卷之二百
  1954. 第三十一册第
  1955. 嘉庆十五年
  1956. 戊戌,上自避暑山庄启
  1957. 实录
  1958. 三十三
  1959. 138页
  1960. 八月
  1961. 卷,幸木兰。
  1962. 6
  1963. 仁宗
  1964. 卷之二百
  1965. 第三十一册第
  1966. 嘉庆十六年
  1967. 壬戌,上自避暑山庄启
  1968. 实录
  1969. 四十七
  1970. 339页
  1971. 八月
  1972. 卷,幸木兰。
  1973. 7
  1974. 仁宗
  1975. 卷之二百
  1976. 第三十一册第
  1977. 嘉庆十七年
  1978. 丙辰,上自避暑山庄启
  1979. 实录
  1980. 六十
  1981. 522页
  1982. 八月
  1983. 銮,幸木兰。
  1984. 8
  1985. 仁宗
  1986. 卷之二百
  1987. 第三十一册第
  1988. 嘉庆十八年
  1989. 庚戌,上自避暑山庄启
  1990. ①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33,嘉庆十五年八月丁未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册,第139-140
  1991. ② 参见《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89,嘉庆十九年四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册,第947页。
  1992. ③ 嘉庆帝的遗诏中称:嘉庆二十五年“孟秋中旬,恪遵彝训,将举木兰弥典,先驻跸避暑山庄,朕体素壮,未尝疾 病,虽年逾六旬,登陟川原,不觉其劳。此次跸途,偶感暍暑,昨仍策马度广仁岭,迨抵山庄,觉痰气上壅,至 夕益甚。”载自《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之374,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戌刻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册, 第 937-939 页。
  1993. ④ 关于嘉庆朝木兰围猎情况的不同统计主要有:王锺翰:《“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 年第2期)载:嘉庆年间15次;刘桂林:《嘉庆行围》(《紫禁城》1992年02期)载:嘉庆承继帝位的二十五年 间,仍举行秋弥大典11次;阎崇年:《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2期)载:嘉庆帝在 位25年,仅往木兰围场行围12次;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载:仁宗一生率众木兰秋弥14次;纪欣,赵非:《木兰秋弥与“康乾盛世”》(《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载:自康熙十六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康、乾嘉三帝共出塞北巡124次,嘉庆北巡19次,行猎11次。 笔者通过爬梳嘉庆朝《清实录》,亦认为清仁宗顒琰木兰行围11次。
  1994. 88
  1995.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6. 实录
  1997. 七十二
  1998. 699页
  1999. 八月
  2000. 銮,幸木兰。
  2001. 9
  2002. 仁宗
  2003. 卷之三百
  2004. 第三十二册第
  2005. 嘉庆二十年
  2006. 戌辰,上自避暑山庄启
  2007. 实录
  2008. 106页
  2009. 八月
  2010. 奏,幸木兰。
  2011. 10
  2012. 仁宗
  2013. 卷之三百
  2014. 第三十二册第
  2015. 嘉庆二十一
  2016. 壬辰,上自避暑山庄启
  2017. 实录
  2018. 二十一
  2019. 251页
  2020. 年八月
  2021. 卷,幸木兰。
  2022. 11
  2023. 仁宗
  2024. 卷之三百
  2025. 第三十二册第
  2026. 嘉庆二十二
  2027. 丁亥,上自避暑山庄启
  2028. 实录
  2029. 三十三
  2030. 395页
  2031. 年八月
  2032. 奏,幸木兰。
  2033. 有学者指出,清仁宗顒琰可谓对北巡和木兰秋弥情有独钟,但是对于北巡及秋弥, 高宗晚年已有遗训,今后适可而止。恐后世子孙借口“祖宗家法”一味巡幸,曾勒碑以 告诫,并严肃托付说,“若后人有忘予此言,则与国休戚相关之大臣,以及骨鲤忠直之 言官,执子此言而谏之可也”。因此,仁宗踵行木兰秋称是违背高宗遗训的。®所谓清 高宗弘历晚年关于“木兰秋弥”的遗训,是指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乾隆帝所做 的《御制避暑山庄后序》。®从这篇序文来看,清高宗弘历主要表述了四层意思:一是 回顾了康熙帝以来承德避暑山庄的兴建历程;二是重申了雍正帝“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 兰,毋忘家法”的“面谕”;三是对自己于避暑山庄原所定景外兴建斋戒得堂之类不下 二十处建筑的悔过,“既见之昨岁知过之论矣,而予之意,犹有未尽者,亦不可不宣示 后人也。盖汉唐以来离宫别苑,何代无之,然不过费人财,逞已欲,其甚者乃至破国亡 家,是可戒,无足法也。”;四是告诫后人,“今之山庄,乃在关塞之外,义重习武,不 重崇文”,“若耽此而忘一切,则予之所为膻芗山庄者是陷阱”。由上可知,这篇序文重 在告诫自己及后人不要再在兴建斋戒得堂之类的工程,而非为抑制后人继续行围木兰而
  2034. ① 参见刘玉文:《清代前期满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2035. ② 为了方便讨论起见,把《御制避暑山庄后序》全文摘录如下:“御制避暑山庄后序曰:我皇祖于辛卯年,成此避 暑山庄,三十六景,缋图赋什,为序以行之,而予适生于是年,此中因缘,不可思议。即位后,于辛酉年,始为 巡狩之举。至山庄徘徊思慕,因敬依元韵以志景仰。甲戌年,又增赋三十六景,盖以皇祖昔曾题额,而未经入图。 及余游览所至,随时题额补定者,总弗出皇祖旧定之范围,故永恬居之诗曰: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书。 永恬居,即皇祖御书也,御序至矣尽矣。兹后序何为而作?盖予之生年,既同山庄,而予之侍皇祖,适以壬寅, 而今岁又恰当壬寅,六十余年蕴于深衷者,不可以不明白宣示,以自戒已者戒我后人耳。夫居此山庄,日凛敬天 法祖勤政惠民,柔远宁迩,诸大端见之诗文者,不知凡几,何尚有未宣之深衷乎?无而谓有,是欺已有而弗宣, 是欺人。我皇祖建此山庄,所以诘戎绥遐,崇朴爱物之义,见于御制序中,意深远也。是以皇考十三年之间,虽 未举行此典,常面谕曰:予之不往避暑山庄及木兰行围者,盖因日不暇给,而性好逸恶杀生,是予之过。后世子 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煌煌圣训,予与和亲王,及尔时军机大臣,实共闻之,而今皆无其人矣, 予如不言,后更无知皇考圣意者。又数年来,日涉成趣,于向所定景外,不无建置,如创得斋戒得堂之类,不下 二十处,既见之昨岁知过之论矣,而予之意,犹有未尽者,亦不可不宣示后人也。盖汉唐以来离宫别苑,何代无 之,然不过费人财,逞己欲,其甚者乃至破国亡家,是可戒,无足法也。若今之山庄,乃在关塞之外,义重习武, 不重崇文,而今则升府立学,骎骎乎崇文矣。然杜甫所云:“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之句,余常驳之。以为 各有其地其职也,设众人遂以此为美亦美中之不足矣。又扈跸之众,历数月于役采薇出车,古人所以恤下,此亦 不可不念,俾人知其所系者大,且时加惠赐焉,则劳而不怨。若图已乐而忘人苦,亦非仁人之所为也。若夫崇山 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加之岩斋溪阁,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离 宫别苑,有过之无不及也。若耽此而忘一切,则予之所为膻芗山庄者是陷阱,而予为得罪祖宗之人矣,此意蓄之 久而不忍言。今老矣,终不可不言,故书之既以自戒,仍敬告我后人。若后人而忘予此言,则与国休戚相关之大 臣,以及骨鲠忠直之言官,执予此言以谏之可也,设谏而不从,或且罪之者,则是天不佑我国家,朕亦无如之何 也已矣。”载自《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164,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册, 第 600-601 页。
  2036. 89
  20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8. 作。°对此,嘉庆帝也曾反复强调“我国家诘武绥遐,意至深远,木兰行围,实岁时典 礼所系,并非前代游猎可比。如以为游观之娱,则长途跋涉,策骑辛勤较之京师御园清 适、劳逸迥殊,何可娱乐?然以无可娱乐而遂惮勤劳,朕实不敢出此也。着将朕敬承祖 考肄武习劳有举莫废之意,再行明白宣示,通谕中外,俾众共知。
  2039.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清仁宗顒琰坚持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继续行围木 兰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嘉庆帝仍然将“木兰行围”视为维持多民族统一 的重要手段。嘉庆八年(1803年)六月,清仁宗颛琰传谕“我皇考高宗纯皇帝敬承世德, 每岁举行秋弥大典。自平定西域以来,新疆诸部,络绎来庭。其中多有系生身者,每于 山庄展觐。……朕缵绪丕基,若于行围旧典,竟不率由,而蒙古诸藩王及新疆诸部,曾 不加之款洽,联为一体,是不能仰体祖考之心以为心,实愧且惧。” ®另•方面,嘉庆 帝认为木兰行围“关于本朝家法及我满洲风俗人心者甚大”,“骑射为国家根本重务,秋 弥岁举,讲武习劳,即藉以倡率戎行,不忘旧俗”,®并以此作为区分满汉的重要标志。 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月,满洲世仆丰绅以接奉颁赏“墨刻木兰记”,竟用汉字折谢 恩,遭到清仁宗顒琰的严厉训斥。“谕内阁,丰绅以接奉颁赏墨刻木兰记,用汉字折谢 恩。朕制木兰记凛遵前训行围校猎,以彰满洲旧业,丰绅系满洲世仆,理宜缮具清字折 谢恩,乃竟用汉字折,已属非是。且折内多用浮词,颇染汉人习气,丰绅,著申饬。 可见,区别满汉,推行“国语骑射”政策,仍然是嘉庆帝坚持“木兰行围”中的重要议 题。
  2040. 尽管,由于木兰围场内木材砍伐过度,牲兽急剧减少,清仁宗顒琰承继帝位的二十 五年间,仍然克服种种困难,举行木兰秋弥大典11次之多。但是,毕竟木兰围场的生 态环境已然遭到严重破坏,“木兰行围”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能否继续坚持下去? 无疑是摆在嘉庆帝的继任者清宣宗旻宁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2041. (二)道光帝废止“木兰行围”
  2042. 历史常常会出现戏剧性场面的,清王朝“木兰行围”的辉煌大幕既是由武功出众的 清圣主玄烨开启的,又是被另外一位擅长骑射的能手落下的,后者就是清仁宗顒琰的二 皇子旻宁。史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年仅10岁的旻宁随祖父乾隆帝行围威逊格尔。 突然,一头惊慌失措的鹿被人轰出了丛林,旻宁眼捷手快,弯弓搭箭,直射奔鹿,鹿应 声倒地,围场上立时欢声雷动。旻宁的这一手,使得80高龄的老祖父乾隆帝笑逐颜开, 心花怒放,当即赐旻宁黄马褂一袭,翠翎一支。事后,兴高采烈的乾隆帝特咏七律一首
  2043. ① 事实上,乾隆四十七年之后,清高宗弘历本人仍然没有间断他所恢复的“木兰行围”。参见表3:《清实录》所见 乾隆朝“木兰行围”一览表。
  2044. ②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18,嘉庆八年八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568-569页。
  2045. ③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14,嘉庆八年六月丙寅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册,第514页。
  2046. ④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73,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戊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册,第931页。
  2047. ⑤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93,嘉庆十三年三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册,第555-556页。还 应指出的是,嘉庆帝仅认为满洲满洲世仆应坚持“国语骑射”,并无意将此扩大到“令天下士子俱行学习”满文 的地步。清仁宗顒琰“谕内阁,据绵恩奏,钦天监博士何隆武违例陈奏……至所请令天下士子皆读清书一节。清 文义蕴甚深,即旗人尚不能尽皆通晓,若令天下士子俱行学习,未免强以所难,而于本习经书,转致荒废,断不 能行。”载自《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56,嘉庆四年十二月己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726 页。
  2048. 90
  20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0. 以志其事。句中有:“老我策聪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 早二龄”。Q乾隆帝看到旻宁1〇岁初围得鹿,不由忆及自己12岁时,木兰秋称初围获熊 的得意往事,故有“所喜争先早二龄”之句。足见,乾隆帝对幼孙旻宁的“神武智勇” 十分欣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51. 旻宁还是一位优秀的鸟枪射手,曾组织平息了嘉庆年间围攻紫禁城的那场骚乱。嘉 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徒200人发动起义,在宫内太监的接应下进入 东华门和西华门,在宫廷内与宫廷守卫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在起义军攻打 隆宗门并进入内廷之时,旻宁与诸皇子正在上书房。旻宁闻变,急差人取撒袋、鸟枪、 腰刀,迅速披挂停当。这时,京城禁卫军还未入宫,旻宁见有五六名起义军正在养心门 对面南墙外膳房房上从西大墙向北攻击,旻宁立即举枪射击,一名起义军即刻坠墙身亡。 旻宁又见一名起义军手执白旗,正向其余几名向北进攻的起义军指示方向,旻宁举枪又 将执白旗者击中。《清仁宗实录》卷374载:“十八年禁门之役,贼踰宫垣,皇太子手发 火枪,连毙二贼,余党惊坠,禁鎏获安,厥功甚钜。”®
  2052. 清宣宗旻宁在登基之前,多次随从其祖父乾隆帝、其父嘉庆帝参与木兰行围,深知 木兰围场生态失衡、野兽稀少,不宜再继续行围了。于是,登基之初,便以嘉庆帝去世 不久、三年丧期未满为由,停止木兰秋称之礼。待服丧三年期满后,清宣宗旻宁在道光 三年(1823年)八月批示恭办各项大差的经费时,曾经表示,“此后谒陵秋弥必应次第举 行。” ®但至道光四年(1824年)正月八日,清宣宗旻宁却又向内阁颁发了一道展缓木兰 行围的“特谕”:“朕恭拟三月叩谒东陵,以申诚捆,但直隶两年收成欠薄,而彼时正值 青黄不接之时,民力维艰,着暂行停止前往,再,今岁秋称木兰允宜遵循成宪,肄武绥 藩,然不得不审时度势,量为展缓,今岁亦着停止,此朕不得已之苦衷也。” ®此后,直 到道光十七年(1837年),清宣宗旻宁才又提到木兰行围的事,但不是重开秋弥,而是清 理木兰行围的驻跸之地一一热河行宫。这道谕旨指出:“我朝木兰秋弥原以习劳肄武, 嘉惠蒙古,朕临御以来,向未举行……热河为驻跸之所,一切殿宇房间规模宏敞,阅年 既久,修理不宜,前经降旨传谕,该总管等查明宽大处所,将应行收贮各件妥为归并, 此项房间毋庸修理……住宿、经临、房间、座落亦无须如许之多,其陈设物件看管兵丁 及各庙喇嘛等栖止之所,均应通盘筹划以归简易。自道光帝的这道上谕之后,热河行 宫日渐萧条、冷落,往昔的繁盛景象不复存在,木兰秋弥典礼已是不废而废了。®
  2053. ①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75页。又见《清实录_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385,乾隆五十六年八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册,第587页。
  2054. ②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74,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戌刻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册,第937-939页。
  2055. ③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57,道光三年八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1004页。
  2056. ④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64,道光四年正月壬申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册,第3页。
  2057. ⑤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04,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册,第744页。
  2058. ⑥ 道光帝废止木兰秋弥的原因不仅在客观上与围场生态失衡,野兽稀少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主观上崇俭抑奢的思想 有关。道光帝事无巨细持之以恒的崇俭抑奢,以俭见胜而闻名。如“宣宗之节俭,史所习称”、“宣宗御宇三十年, 服用之俭,为史册所罕见”、“极崇俭德”等等,甚至与大臣探讨“打掌”多少钱这样的事。小横香室主人:《清 朝野史大观》载:“宣宗御宇三十年,服用之俭,为史册所罕见。所服套裤,当膝处穿破,辄令所司缀一圆绸其 上,俗所云‘打掌’是也。于是大臣效之,亦缀一圆绸膝间。一日,召见军机大臣时,曹文正(振镛)跪进御座, 宣宗见其缀痕,问曰:‘汝套裤亦打掌乎?’对曰:‘易作甚贵,故亦补缀。’宣宗问曰:‘汝打掌须银几何?’曹愕 胎久之,曰:‘须银三钱。’宣宗曰:‘汝外间作物太便宜,吾内府乃须银五两’。”参见夏永学:《道光帝崇俭抑奢 之探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29页。
  2059. 91
  20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1. 尽管,清宣宗旻宁在位三十年,的确再也没有举行过“木兰行围”。但这并不意味 着,清代“国语骑射”政策至此就终止了。°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道光帝依然是一 个非常注重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帝王。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清宣宗旻宁 就曾对皇子、皇孙学习骑射和鸟枪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阿哥等年至十五岁,着学习骑 射,每月演习二三次。在京城内,则于紫光阁;在圆明园,则于阅武楼。阿哥等演习骑 射时,着内廷谙达二人,轮流随往。年十六岁,学习鸟枪,每年春秋二季,在山高水长, 一月演习一二次。嗣后阿哥等及皇孙,皆照此学习,着为令。”®
  2062. 道光三年(1823年)二月,清宣宗旻宁又进一步强调皇子南苑行围作为定制,应该 永远遵行,“此次大阿哥、惠郡王南苑学围,跟随大阿哥之谙达,自应携带鸟枪,身佩 弓箭,帮同阿哥射牲放枪。其余哈哈珠色等以及随往之侍卫,一概不许滥射牲兽,亦不 准私放鸟枪。至惠郡王年岁尚小,不能演习枪箭,所有跟伊之谙达、哈哈珠色均不准放 枪射牲,如有违者,着总谙达、散秩大臣、管理奉宸苑大臣、卿员、随时稽察参奏。此 旨着行知各该处,永远遵行。此后,清宣宗旻宁又多次对大阿哥和惠郡王前往南苑行 围之事,做出过明确指令,例如:道光四年(1824年)二月,谕内阁:“本月十四日, 大阿哥、惠郡王前往南苑行围”。@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谕内阁:“大阿哥、惠郡 王着于二月二十日前往南苑驻围。” ®
  2063.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清宣宗旻宁重申“京师南苑,为我朝肄武之地,皇子 皇孙,亦于此讲武习勤,操练弓马,家法相承,垂诸久远,断不可废之典。”®并要求御 前大臣、军机大臣会同管理奉宸苑大臣一起研究应如何禁止砍伐南苑内的草木,并拿出 具体方案。《清宣宗实录》卷307载:
  2064. 乃近年来围场牲畜甚属廖廖,此皆管理不善之故。试思牲畜以草木为渊薮,若丛 林丰草,翦伐过甚,既无藏匿养育之所,又有盗贼偷窃之虞,必至围猎之时,一无牲畜, 尚复成何事体?且扈从各官,有例应携带鸟枪者,此外影射偷打牲畜,必有其人,藐视 法度,可恶之至。即皇子跟随人等所带枪数,向来亦无定限,难以查考。嗣后苑内草木, 应如何禁止欲伐?扈从各官及皇子跟随人等,应如何设法稽查、酌定限制?着御前大臣、 军机大臣会同管理奉宸苑大臣,妥议章程具奏。”⑦
  2065. 清宣宗旻宁除了强调南苑行围应作为家法相承断不可废之典之外,对盛京行围亦颇 为重视。道光九年(1829年)二月,道光帝传谕内阁,欲对所有派出随扈盛京文武官员 侍卫章京等,亲临阅射布靶,傥有生疏者,定将该员交部严议,决不宽贷。谕曰:“骑 射为我满洲旧制,凡尔官兵,皆所素习。是以从前派往盛京木兰随围官兵,倶令演射布 靶,无非欲使旗人服习勤劳,操练技艺。……惟朕九年以来,未及进哨,并未阅看官员
  2066. ① 有学者认为:清代以“国语骑射”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教育是应需而生,因盛世而隆重,随衰落而废置。道光 之后,继咸安宫官学的裁撤,其余能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八旗子弟学校亦全部废止。参见刘玉文:《清代前期满 族传统教育述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6期。
  2067. ②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8,道光二年正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503页。
  2068. ③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49,道光三年二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875页。
  2069. ④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65,道光四年二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册,第21页。
  2070. ⑤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14,道光七年二月甲寅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册,第904页。
  2071. ⑥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07,道光十八年三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册,第789页。
  2072. ⑦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07,道光十八年三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册,第789-790页。
  2073. 92
  20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5. 演射布靶,诚恐文武各员因循苟安,不肯娴习,与其惩办于临时,孰若严训于先期,着 晓谕各部院衙门及八旗各营,本年夏间,所有派出随扈盛京文武官员侍卫章京等,朕亲 临阅射布靶,傥有生疏者,定将该员交部严议,决不宽贷;其文职官员内,傥有藉端不 射,着仍照旧例办理,勿谓言之不豫也。时隔两个月,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 清宣宗旻宁践行前言,亲自验看了盛京保送补放防御之骁骑校花沙布、色尔崇额等人的 步射表现,结果很是不满。为此,传谕内阁:“昨日正白旗满洲将盛京保送补放防御之 骁骑校花沙布、色尔崇额带领引见,伊等步射甚属平常,而弓力亦觉过软,成何事体? 盛京为我满洲根本之地,官兵骑射,均应各期精锐。” @他认为盛京官兵步射如此生疏 的原因在于盛京将军等平日并未留心训练,并对盛京将军奕颢等传旨严行申饬。“今阅 其步射如此生疏,显系该将军等平日并未留心训练,奕颢等着传旨严行申饬。嗣后该将 军等所属官兵,若不妥为训练,于拣选保送人员内,傥仍有似此庸劣者,经朕看出,不 惟将引见人员严行惩办,定将该将军等一并交部严议,决不宽贷。” @一年之后,道光 十年(1830年)三月,盛京将军奕颢终因不能崇实黜华、表率一方,而被革职。“盛京 为王化所基,俗尚敦庞,人安朴素,洵足为直省观型。……朕特简任奕颢前往更代,濒 行屡经面谕,务宜力崇节俭,勤习骑射,俾旗民咸知本务,共挽浇漓。朕上年躬莅陪都, 又复叠次召见,谆谆训诫勖勉,不啻至再至三,奕颢当如何感激思奋,加慎加勉,仰副 朕意。乃不能崇实黜华,转以表率…方之人,先蹈侈靡陋习,岂不大负委任。兹据宗人 府兵部奏请将奕颢等照溺职例议处,实属咎所应得。奕颢着革去盛京将军并奉恩镇国公 爵,赏给头等侍卫,……在大门上行走,以为习尚奢靡者戒。”®
  2076. 道光十三年(1833年)六月,为了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督促八旗官兵娴习弓马、 控制奢靡之风,清宣宗旻宁再次重申乾隆嘉庆年间的圣训:
  2077. 国家设立营伍,专以娴习弓马为事,操防骑射,是其本分。总在平日习劳,不许 稍耽安逸,自将军、副都统、提镇以至将备,宜如何振刷精神,无事则士尽干城,有事 则人思敌忾,方为无忝厥职。从前乾隆嘉庆年间,因将弁偷安坐轿,并不乘马,节经颁 发谕旨,严行禁止,煌煌圣训,自应永远钦遵。朕临御以来,谆谆语诫,犹前志也。
  2078. 为解决将弁偷安坐轿屡禁不止的问题,道光帝还提出要让各省督抚来查参本省将军、副 都统、提镇、将备等,以期整饬戎行:“原任福建提督许松年身在行间,乘坐肩舆,特 降旨革职惩办,不少姑息,仍恐日久生懈,不可不防其渐。总在督抚大吏严行查察,有 犯即参,方可整饬戎行,日成劲旅。夫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身为武员,而惮 于乘骑,必致开骄惰之端,而启废弛之渐,安望其整军而经武乎?着通谕各直省将军、 副都统、提镇、将备等,除高山竣岭,逼仄崎岖,或稻田水曲,不能乘骑者,准其乘坐 竹兜外,其余均不准坐轿,喧耀街衢。傥违例乘坐,该督抚即行查参,毋稍瞻徇。经此 次训诫之后,仍敢阳奉阴违,将来科道参奏,或经朕别有访闻,除本员照例从重治罪外,
  2079. ①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55,道光九年二月上壬申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册,第322-323页。
  2080. ②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55,道光九年四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册,第382页。
  2081. ③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55,道光九年四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册,第382-383页。
  2082. ④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66,道光十年三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册,第580-581页。
  2083. ⑤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38,道光十三年六月上乙已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册,第562页。
  2084. 93
  208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6. 定将该督抚严行惩处,决不宽贷。”Q同年十二月,吉林将军保昌等奏请吉林三厅绅士 捐资建立考棚,清宣宗旻宁亦认为此举不可行。“朕恭阅列圣实录所载,倶以我满洲根 本,骑射为先。若八旗子弟,专以读书应试为能,必将轻视弓马,怠荒武备,其各省官 弁子弟,不准废骑射本业,该将军副都统等通行饬谕,训课子弟,以骑射为首务,其攻 肄举业者,仍当娴习骑射,务臻纯熟,毋得专尚文艺。圣谕煌煌,久已垂为成宪,自当 恪守旧章。道光帝还进一步指出,若吉林添设考棚,必然导致吉林士子专攻科举, 而弓马转致软弱,并非教育旗人之本意。“况吉林为我国家发祥之地,非各省驻防可比, 尤宜以骑射为重,何得专以应试为能,转致抛荒弓马旧业。即谓有民人与试,而国家承 平日数十年,吉林民风古朴,正见其不染习气,何必以攻习举业为臻上理耶?今欲添设 考棚,无论文风未必遽优,即使弦诵日增,而弓马转致软弱,大非朕教育旗人之意也。 保昌等率为此奏,殊属忘本,关系不小,保昌、倭愣泰、礼部堂官、俱著传旨申饬,所 奏著不准行。嗣后吉林士子,仍著循旧例……总须恪遵圣训,以娴习骑射为当务之急, 毋得习尚文辞,转漓淳朴,以副朕黜华崇实之至意。
  2087. 二、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
  2088. 清代翻译科考试始于顺治初年,后因诸方面原因,多次停科。正式设立翻译科考试 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到清末时因报考人数寥寥无几而自消自灭。翻译科不仅是专 为八旗士子设置的进身之阶,也是清朝统治者维系满语文的“国语”地位的一条重要途
  2089. 径。
  2090. 早在乾隆朝的翻译科考试,即屡有更易。其主要原因在于:清高宗弘历本人虽“于 翻译深所讲习”,却认为“国初惟以清语为本,翻译为后所增饰,实非急务”。®加以大 学士傅恒对于翻译科考导致学子本末倒置的现象颇不以为然,奏称:“八旗翻译乡、会 试之设,原欲令满洲人等学习国书,并非专以科名为重。乃近年以来,八旗应试之人, 多事镂刻字句,希图中式,于实在翻译之义,转觉相去愈远。且查康熙六十余年之间, 并非以翻译取士,而其时之精通翻译者,未尝不人才辈出,是翻译乡、会二试转觉有名 无实。况八旗通晓汉文者,既可专就文闱以博科第,而晓习翻译之人,原皆可考取内阁 中书及笔帖式、库使等项,亦不必藉乡、会试以为进身之阶。” ®乃议准自乾隆十九年 (1754年)起,只保留翻译生员考试,其乡、会二试永行停止。®
  2091. 停开翻译科乡试和会试,对满文教育的推展无疑有一定的妨害,八旗子弟亦因此失 去了勤奋向学的目标。出现了遇有翻译工作时,译者往往“拘泥一、二字面,任意混翻, 既失原文正意,亦且徒劳笔墨”,@又因平日疏于练习,在抄写满文时,“或圈、点多寡
  2092. ①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38,道光十三年六月上乙已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册,第562-563页。
  2093. ②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47,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下丙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册,第717页。
  2094. ③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47,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下丙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册,第717-718页。
  2095. ④ [清]昭裢:《啸亭杂录》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页。
  2096. ⑤ 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10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9页。
  2097. ⑥ 关于翻译乡、会二试停止的时间,《清高宗实录》载:“嗣后除翻译生员,仍照旧考试,留为考取中书、笔帖式之 地,其乡、会二试,及翻译进士升转翰、詹官员之处,应停止”。参见《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458,乾隆 十九年三月丙辰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册,第956-957页。
  2098. ⑦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34,乾隆三十年四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册,第82页。
  2099. 94
  2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1. 不合,任意长短违式”,简直“不识清字”,“虽曰照钞,实错中添错”的状况。®于是, 翻译科考试作为挽救与强化“国语”政策之用的重要措施,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底,因“近日满洲学习清文、善翻译者益少”,始奉旨加恩于戊戌(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己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两年举行乡、会试,并刻意错开文、武科场日期, “予伊等一年之功,俾得从容究心,翻译益臻精熟”,® “嗣后,每届三年,由(礼) 部具奏,其准考与否,候旨定夺”。®
  2102. 嘉庆朝以后,翻译科考试虽沿旧制开科,但因时人对满语已渐至陌生,满洲八旗弟 子的满文水平已呈颓废之势,尽管考试内容一再简单,录取标准一再降低,但可中试的 人数还是越来越少。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清仁宗顒琰传谕内阁:“此次宗室 翻译会试只有九人。人数太少,此皆宗室等平时惟习汉文,竟不以翻译为先务。清语骑 射,乃我满洲根本,宗室等自当加意勤习。即汉文翻译两端,尚当以翻译为要,若清语 骑射久荒,将来必致有失满洲旧制。着交宗人府王公等通谕八旗宗室等,务当专心力学 骑射,不可徒习制艺,向来宗室等翻译会试十九名内取中三名,H名内取中二名,此 次报考仅只九名,朕仍加恩取中二名。嗣后翻译会试,如足九名额数,仍取中二名。如 不足九名,即着停止入场。”®另据《清仁宗实录》卷361载:同年八月,清仁宗顒琰再 次颁上谕:“崇禄等奏请暂停宗室翻译乡试一折。本年宗室翻译乡试,兵部考试骑射者 八名,现报患病者七名,仅余一名应考,殊属不成事体,本科着停止考试。嗣后总俟足 二十名之数,方准奏请入闱。不足二十名之数,仍行停止。嘉庆朝以后,尽管参加翻 译科考试人数的日渐减少,而且常因考试人数不够推迟或并届,但翻译科考试仍然照例 坚持进行到了光绪年间。
  2103.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继续加强八旗子弟的满文教育,清宣宗旻宁传谕内阁, 八旗子弟应文试者,必应改试翻译:“……但思八旗根本,骑射为先,清语尤其本业, 至兼习汉文,亦取其文义清通,便于翻译。乃近年以来,各驻防弁兵子弟,往往骛于虚 名,浮华相尚,遂致轻视弓马,怠荒武备。其于应习之清语,视为无足重轻,甚至不能 晓解。……现在武闱乡试,各省驻防,…体与考,应试之人弓马如果熟娴,不患无登进 之路;其应文试者,必应改试翻译,庶不至专习汉文,转荒本业。除本科各省文乡试, 仍照例准其应考外,嗣后各处驻防,俱着改应翻译考试,俾有志上进者,咸知非熟习清 文,不能幸邀拔擢,自必争相摩厉,日益精通。……其考试一切章程及翻译童试进额、 乡会试中额,应如何酌定之处?着军机大臣会同该部悉心详议具奏,将此通谕知之。
  2104. ①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36,乾隆三十年五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册,第100页。
  2105.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第8册,第485页。另据《啸亭杂录》 载:“后阿文成公桂因旗籍出身无所,始奏请开翻译乡场,以勉旗人上进之阶,然非上之意也”参见[清]昭裢:
  2106. 《啸亭杂录》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页。
  2107. ③ 鄂尔泰等编:《八旗通志•初集》卷10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页。
  2108. ④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56,嘉庆二十四年四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三十二册,第696页。 另据《啸亭杂录》载:嘉庆亲政后,就“特设宗室文翻译乡会试诸科目,又于六部理藩院增设宗室司员若干员, 以为定额,然后宗室入仕之途,视为广裕,而亦皆鼓励以思自振也”。参见[清]昭裢:《啸亭杂录》卷7,中华书 局1980年版,第567页。
  2109. ⑤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61,嘉庆二十四年八月丁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册,第760页。
  2110. ⑥ 《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395,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甲申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册,第1085页。
  2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 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新登大宝不久的清文宗奕f宁针对通政使司参议倭什珲 布奏“习清文以培根本”一折,传谕内阁:
  2113. 清文为满洲本业,各旗士子自应习之有素。据称考试八旗翻译生员,向有各该旗 考试后录送之例。嗣后凡遇考试八旗中书、笔帖式、翻译官、译汉官该旗录送时,即照 考度翻译生员之例一体先由各旗佐领考试,如佐领不谙清文,即由参领考试,仍俟都统、 副都统与查旗御史会考,甄别录送。彳党有冒名传递情弊,立即严参惩办,不得视为具文, 稍涉怠玩。”①
  2114. 由此可见,咸丰朝八旗翻译生员、八旗中书、笔帖式、翻译官、译汉官等人的满文翻译 考试由各旗佐领、都统、副都统或查旗御史等人来主持进行,仍照例开展。
  2115.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新登大宝的清穆宗载淳亦针对“复各省驻防考取文 举人生员旧例”的奏请,传谕大学士祁离藻等人,八旗人员均应谙习国语清文以为本务, 在驻防翻译科甲外,同意恢复驻防考取文举人生员之例,均准其乡会试,但要与翻译一 体录用。《清穆宗实录》卷127载:
  2116. 各省驻防八旗,向来本有考取文举人生员之例,自道光年间改为翻译,将旧例停 止。原为八旗人员,均应谙习国语清文以为本务,恐其因考试汉文,致有荒废。现在翻 译考试,各省遵行,已历有年,其驻防八旗中,通达汉文积学之士,不克观光,诚为可 惜。嗣后着于驻防翻译科曱外,仍复驻防考取文举人生员之例,均准其乡会试,与翻译 一体录用,以广登进。该驻防八旗人等,仍不得以专鹜汉文,致将翻译国语,稍涉荒废, 用副朕敦本育才至意 ®
  2117.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庚子之变”之后,终因习清文者甚少,导致满文翻译科停 科。“吉林将军富顺等奏,族童经庚子之变,习学清文者甚少。翻译考试,请缓俟下届 举办。日后,清代翻译科再也没有举行过。
  2118. 综上,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清仁宗顒琰坚持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继续 行围木兰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将“木兰行围”视为维持多民族统一的 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是将“木兰行围”作为区分满汉的重要标志。尽管,清宣宗旻宁 在位三十年,的确再也没有举行过“木兰行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清代“国语骑射” 政策至此就终止了。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道光帝依然是一个非常注重推行“国语骑 射”政策的帝王。清宣宗旻宁除了强调南苑行围应作为家法相承断不可废之典之外,对 盛京行围亦颇为重视。尽管清朝后期的满文翻译科考试常因参加考试人数不够而推迟或 并届,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之后,清代翻译科再也没有举行过,但是翻译科考试在 清朝后期推行“国语骑射”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2119. 第二节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
  2120. 本节的研究的主题是,从“尚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入手,
  2121. ① 《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8,道光三十年四月丙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册,第155页。
  2122. ②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127,咸丰十一年十一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册,第292页。
  2123. ③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36,光绪三十年i■•一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册,第142页。
  2124. 96
  2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6. 考察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书籍情况的发展,以《满蒙汉三合教科书》和吉林新式旗人 学堂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清朝末年满语文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吉林新式旗人学堂中的 满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部分吉林新式旗人学堂以满语文为主的课程设置,使其 仍保持了一定的“国语骑射”政策中满语文教育的传统;吉林新式旗人学堂中的满语文 教育的开展仍不失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存续。
  2127. 一、“尚武精神”的延续
  2128. 本文所说的“尚武精神”源于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在长年的行师围猎中,满洲贵 族将“勇敢强焊”视为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并形成重视武功的“尚武”精神。这种尚武 精神体现为满洲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激励着满洲贵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艰苦环境中奋 起,并日渐强大,终于入主中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129. 有学者认为,满族入关一百多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满洲贵 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尚武精神渐次泯灭。Q而李尚英先生则不以为然,他指出,有些 学者把道光以后皇帝“不复田狩”,作为满族贵族尚武精神泯灭的一个根据,是不确切 的。@事实上,从嘉庆、道光到光绪一直都在维护崇尚武功的国策。清仁宗顒琰在临终 前,仍一再告诫八旗兵要“勤加训练步射、马射,务使咸成劲旅”。®道光三十年(1850 年),清宣宗旻宁召见安徽一游击萨龄阿时,见其清语骑射荒疏,特下谕旨申饬:“我朝 根本以清语骑射为首务,萨龄阿实属旗人中之败类”,令他从此后专心学习清语骑射,“毋 仍蹈外省恶习”。0
  2130. 清德宗载滟刚一即位,掌权的西太后即下懿旨,要求内阁学士教光绪帝学习满蒙语 言文字及骑射。光绪帝对此不仅身体力行,还下谕旨要东三省官兵“枪箭技艺,悉臻娴 熟”。®基于对满洲“尚武精神”的体认,清德宗载滟亲政后,对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因 触发旧疾而“请赏坐肩舆,以便巡行”的奏请,亦不予准行,“武员乘坐肩舆,有违定 制,所请着不准行。” ®
  2131. 另外,笔者在梳理清朝后期《清实录》中有关“清语骑射”规章的变化时,发现“拜 唐阿”原本仅是普通御前侍卫的群体,然而在道光朝之后,却被改造为承载满洲“清语 骑射”旧俗的“仪式化”的群体。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二月,刚刚登基的清宣宗 旻宁,即着手准备挑取熟习清语骑射的“拜唐阿”。《清宣宗实录》卷1〇载:
  2132. 从前内外现任大臣官员之弟兄子孙,越五年考核一次,挑取侍卫拜唐阿当差。原 以侍卫拜唐阿系体面差使,将大臣官员子弟挑取,则伊等熟习清语骑射,而官差冀可得 人也。自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查办以来,今已将及五载,又届应行查办之时,惟思 该大臣官员子弟之中,亦有不同之处,或系身体单弱,马上平常,或因自幼读书,一时 不及学习骑射,似此者即将伊等挑取侍卫拜唐阿,又安能得力,理宜酌量变通。嗣后,
  2133. ① 参见左步青:《满洲贵族的尚武精神及其泯灭》,《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3期。
  2134. ② 参见李尚英:《满族贵族崇尚武功国策的兴衰》,《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1999年版,第371-381页。
  2135. ③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卷367,嘉庆二十五年二月戊子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册,第849页。
  2136. ④ [清]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571,(台北)启文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2137. ⑤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6,光绪元年三月丁已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册,第154页。
  2138. ⑥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91,光绪十六年十一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册,第875页。
  2139. 97
  21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1. 在京之文职大臣,自三品以上;武职大臣,自二品以上。在外文职,自总督至臬司;武 职,自将军提督至总兵,该大臣官员之弟兄子孙中,如年已及岁,与侍卫拜唐阿差使相 宜,遇五年查办之时,情愿挑者,该大臣等仍照前例咨报本旗,由该旗造册咨送军机处, 汇齐具奏,经朕指出者,带领引见。傥若身体单弱,而有残疾,或骑射平常,未便挑取 者,该大臣等即据实报明该旗,转行军机处,均准听其自便。该旗亦不必催取名字,用 示朕曲加量才器使旗仆之意 ®
  2142. 此后,拜唐阿作为承载满洲“清语骑射”旧俗的“仪式化”群体和“尚武精神”的代表, 每五年挑取一次,并一直延续到了光绪朝。清朝后期挑取“拜唐阿”的情况,见附表5:
  2143. 表5:《清实录》所见清朝后期“拜唐阿” 一览表
  2144. 序号
  2145. 朝代
  2146. 卷数
  2147. 页数
  2148. 事件时间
  2149. 内容梗概
  2150. 1
  2151. 宣宗
  2152. 实录
  2153. 卷之一百 八十二
  2154. 第三十五 册第866 页
  2155. 道光十年 十二月
  2156. 谕内阁:从前内外八旗大员之弟兄子 孙,每逾五年查阅一次,挑^取侍卫拜 唐阿当差,原因侍卫拜唐阿系体面差 使,大员子弟挑^取侍卫拜唐阿后,伊 等益得演习清语技艺骑射,差委得
  2157. 人。
  2158. 2
  2159. 宣宗
  2160. 实录
  2161. 卷之二百 七十六
  2162. 第三十七 册第247 页
  2163. 道光十五 年十二月
  2164. 谕内阁:从前京外大员子弟,每届五 年,查阅一次,44在侍卫拜唐阿上行 走,原为娴习清语骑射,用资差委。
  2165. 自道光十一年查办以来,迄今又届查 办之时。
  2166. 3
  2167. 宣宗
  2168. 实录
  2169. 卷之三百 四十三
  2170. 第三十八 册第219 页
  2171. 道光二十 年十二月
  2172. 又谕:从前京外大员兄弟子孙,每届 五年,查办一次,挑在侍卫拜唐阿上 当差。原以侍卫拜唐阿差使体面,大 员子弟,一经才此取之后,愈得熟习清 语骑射。自道光十六年查办以来,迄 今将及五年,又届应行查办之时。
  2173. 4
  2174. 宣宗
  2175. 实录
  2176. 卷之四百 二十四
  2177. 第三十九 册第325 页
  2178. 道光二十 五年十二 月
  2179. 谕内阁:向来内外大员兄弟子孙,每 届五年,行查一次,挑*取侍卫拜唐阿 当差。原为侍卫拜唐阿差使体面,大 员子弟挑取后,益得熟习清语骑射, 而于差使得人。自道光二十一年查办 后,迄今已及五年,又届应行查办之 时。
  2180. 5
  2181. 文宗
  2182. 卷之二十
  2183. 第四十册
  2184. 咸丰元年
  2185. 谕内阁:从前内外现任大员之兄弟子
  2186. ①《清实录•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0,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己丑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册,第203-204页。
  2187. 98
  2188.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189. 实录
  2190. 第382页
  2191. 二月
  2192. 孙,五年一次,挑取侍卫拜唐阿当差, 挑取后,尤须习学清语、技艺、骑射、 以为差使得人起见。自道光二十六年 查办以后,迄今已逾五年,又届应行 查办之期。
  2193. 6
  2194. 文宗
  2195. 实录
  2196. 卷之一百 九十
  2197. 第四十三 册第29页
  2198. 咸丰六年 二月
  2199. 谕内阁:从前内外大员之兄弟子孙, 每届五年,考查一次,挑补侍卫拜唐 阿。其侍卫拜唐阿,系近御差使,必 须通晓清语技艺,方为得人。前于咸 丰元年考查后,今已届五年,又应查 办之期。
  2200. 7
  2201. 德宗
  2202. 实录
  2203. 卷之二十
  2204. 第五十二 册第394 页
  2205. 光绪二年 二月
  2206. 谕内阁:从前内外大员之兄弟子孙, 每届五年,查办一次,挑^选侍卫拜唐 阿差使。原因侍卫拜唐阿差使体面, 务须熟习清文技艺骑射,差使方可得 人。自同治十年查办后,迄今已逾五 年,又当查办之期。
  2207. 8
  2208. 德宗
  2209. 实录
  2210. 卷之一百 二十七
  2211. 第五十三 册第826 页
  2212. 光绪七年 二月
  2213. 偷军机大臣等:向来内外大臣之兄弟 子孙,每届五年,察办一次,挑^取侍 卫拜唐阿差使。原以侍卫拜唐阿,最 为体面差使,大员子弟4此取后,得以 熟习清语技艺马步箭。自光绪二年察 办后,迄今五年,又值应行察办之期。
  2214. 9
  2215. 德宗
  2216. 实录
  2217. 卷之四百 九十八
  2218. 第五十八 册第581 页
  2219. 光绪二十 八年四月
  2220. 又谕:向来内外大员之兄弟子孙,每 届五年查办一次,才此取侍卫拜唐阿差 使,自光绪二十二年查办后,迄今已 逾五年,又应查办之时。
  2221. 资料来源:《清实录•宣宗显皇帝实录》、《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
  2222. (中华书局1987年版)。
  2223. 由上表可见,清代中叶以后的历朝皇帝都在竭力挑取熟习清语骑射的“拜唐阿”的 目的,不仅是为了 “差使体面”,亦在于维护满洲贵族所尊崇的“尚武精神”。当然,清 朝后期,满洲贵族对“尚武精神”的尊崇与变革的意识还有更多表现。例如,光绪三十 一年(1905年)六月,清德宗载滟就曾指出崇尚武功应以“器械日新”为前提,以往“引 见人员例应持弓者”的旧制应废弃,“我朝开国,以弧矢威天下。故向制考验官员,训 练军士,均用骑射,所以崇尚武功,昭示来许。惟近来兵法日变,器械日新,当仰体列
  2224. 99
  22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6. 圣重武之精心,力行有用之实政。嗣后八旗王公大臣均当深求兵学,修明武备,勿尚虚 文。所有引见人员例应持弓者,着毋庸持弓”。®
  2227. 最值得关注的是,宣统年间,满洲统治者对“尚武精神”的解释与汉人勇武精神的 代表“岳家军”并提,言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所以难撼者,武勇为之也”,再 次表明清末满洲统治者对中华民族各族文化已经具有了鲜明的“美美与共”的“文化自 觉”意识了。《宣统朝政纪》卷50载:
  2228. 军人宜尚武勇也。 所谓军人之大勇者,劫之以势而不为惊,诱之以利而不为
  2229. 惑,激之以气而不为动,熟审事机,沉毅果锐,以求尽一己之责任,斯则军人之大勇 也。昔宋臣岳飞之治兵也,时人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所以难撼者, 武勇为之也。当此世界竞争,以兵力为后盾,所以宣扬国威者在此,所以维持均势者亦 在此,我军人岂可不亟起而与之并辔争先乎
  2230. 关于保持清代“尚武精神”的问题,还需要提及的是,清朝统治者以“骑射为首务”, 曾一度抑制火器的改进、发展与应用,最终导致了清末落后挨打的惨痛局面的出现,这 是学界抨击清朝中后期清朝统治者坚守“国语骑射”传统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清代 军事体系中,始终是弓矢与火器并存的。清朝前期除了在重大战役中使用大规模火器之 外,平时抑制鸟枪的普遍使用,与清朝统治者始终关注的社会治安的问题有关。另外,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仍在强调保持“国语骑射”传统的同时,已经着手建立自己 的大规模火器装备的武装了。当然这一问题属于清代军事史研究的范畴,®不在本文将 “国语骑射”视为文化政策的讨论范围之列。
  2231. 二、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
  2232. 有清一代,满洲作为统治民族,在推行“国语骑射”政策中满文满语无可争议地处 于“国书国语”的崇高地位。®但已有关于保持满语文的“国语”地位的相关研究多集 中在清前期,®而对清朝后期的研究情况涉及较少。0笔者通过对清朝末年相关史料爬 梳整理,认为清朝后期满语文仍然保持了“国语”的地位。®
  2233. (…)清皇室带头掌握“国语清文”,极力保持满语文的“国语”地位。这主要表 现在皇帝必须带头掌握“国语清文”以及宗室成员亦应学习满文的一系列的要求上。清
  2234. ①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46,光绪三i^一年六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册,第254页。
  2235. ② 《宣统朝政纪》卷50,宣统三年三月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册,第894页。
  2236. ③ 有关清代火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胡建中:《清代火炮》,《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2期;潘向明:《鸦片战 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清华学报(台 北)》,1996年第1期;刘鸿亮:《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 1期;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技术比较》,《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范传南:《“弓马 骑射”笼罩下的清代火器一清代火器发展及使用状况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2237. ④ 参见牛海桢:《简论清王朝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2期。
  2238. ⑤ 主要有杨亚庚:《<清实录>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屈六生:《论清政府加强
  2239. “国语”的几项措施》,《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1999年;牛海桢:《简论清王朝的民族语言文字 政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2期。
  2240. ⑥ 主要有:刘彦臣:《清末吉林新式旗人学堂及满文教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2期;佟永功:《对清末 至民国年间呼伦贝尔地方公文中使用满文情况的考察》,《满语研究》2000年第2期;李瑛:《清末奉天省的八旗 农业讲习所和满蒙文讲习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2241. ⑦ 清朝后期满语文的“国语”地位在有限的范围内的保持,与汉语作为“国语”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是并行不悖 的。参见于逢春、刘民:《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国语教育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22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3. 朝后期的道光帝旻宁、咸丰帝奕聍、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滟以及宣统帝溥仪都是自幼 开始学习满语文的。以光绪朝为例,光绪元年(1875年)十二月,皇太后慈禧谕令醇亲 王奕譴负责光绪帝习国语清文,及骑射等事。《清德宗实录》卷23载:
  2244. 皇帝冲龄践祚,亟宜乘时典学,日就月将,以裕养正之功,而端出治之本。着钦 天监于明年四月内选择吉期,皇帝在毓庆宫入学读书,着派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和、侍 郎夏同善,授皇帝读,其各朝夕纳诲,尽心讲贯,用收启沃之效,皇帝读书课程及敏庆 宫一切事宜,着醇亲王妥为照料;至国语清文,系我朝根本,皇帝应行肆习,蒙古语言 文字,及骑射等事,亦应兼肄着派御前大臣随时教习,并着醇亲王一体照料 ®
  2245. 十余年后光绪帝的清文国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够精读满文版世祖章皇帝《御制劝 善要言》的程度。光绪十七年(1891年)八月,清德宗载滟颁谕内阁:
  2246. 朕恭读世祖章皇帝御制劝善要言一书,仰体天心,特垂明训精详切实,俾斯世迁 善改过,一道同风,实足变浇俗而臻盛化。惟原编只有清文,特令翻书房加译汉文,发 交武英殿刊刻成书。兹据奏刷印完竣,装溃呈览,着每省颁发一部,交各该将军督抚, 照式刊发各属学官。每月朔望,同圣谕广训一体敬谨宣讲,用示朕钦承祖训辅教牖民之 至意”。②
  2247. 如果,光绪帝不懂清文的话,读顺治帝用满文御制的《劝善要言》时,是难以理解其中 “特垂明训精详切实”的含义的,更谈不上,“特令翻书房加译汉文”,发交武英殿刊刻 成书了。值得一提的是,清德宗载洇还请同文馆的人进宫,教他学习英语,并且学得非 常认真,但在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十(1894年12月6日),慈禧太后传令将“满功课及 洋字均撤”。于是,清德宗载滟的满文课与英语课一起在西太后的干涉下均被停止了。® 尽管如此,清朝皇帝带头学习“国语”的传统还是一直保持到了末代皇帝溥仪。宣 统三年(1911年)六月,隆裕皇太后颁懿旨,令监国摄政王载沣照料宣统帝溥仪的国语 清文的学习。“皇帝冲龄践柞,寅绍丕基,现当养正之年,亟宜及时典学。……皇帝读书 课程,及毓庆宫一切事宜,由监国摄政王妥为照料。至于国语清文,乃系我朝根本,着 派记名副都统伊克坦随时教习,并由监国摄政王一体照料。” ®国语的学习使这位末代 皇帝,在接受臣子叩头朝拜的时候,能够用满文命令他们“起来(///)” ®
  2248. (二)八旗官员觐见皇帝时,使用清语满文的仪式化“定制”仍然存在。以光绪朝 为例,尽管清语满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日趋淡化,但在“国语骑射”政策的 要求下清语满文的仪式化的“定制”则反映得更加明显。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 清德宗载滟针对满洲官员口奏清语的生疏问题传谕内阁:“昨日翰林院引见满洲日讲起
  2249. ①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3,光绪元年十二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册,第351页。
  2250. ②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00,光绪十七年八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册,第970页。
  2251. ③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册,第2758页。转自邹振环:《光绪皇帝的英语学习与进 入清末宫廷的英语读本》,《清史研究》,2009年第3期。另外,邹振环在文中还记述了,肃亲王在他的府中为他 的女眷办的一所学校中的满文学习的情况。滕绍箴先生曾指出清代八旗子弟渐弃汉俗,时趋难挽的情形下,清末 宫廷和近亲满洲王府成为了坚守满洲文化的“孤岛”。参见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版,第241-250页。
  2252. ④ 《清实录•宣统朝政纪》卷55,宣统三年六月辛已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册,第997页。
  2253. ⑤ 参见[美]欧立德(MarkCElliott):《满洲之道:八旗制度和中华帝国晚期的族群认同》(TheManchuway: The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90 页。
  22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5. 居注官,各员奏对履历,清语生疏者甚多,并有举止轻率者,实属不成事体,嗣后各衙 门带领引见人员,务当倍加敬慎,满洲各员口奏清语,尤应于平日加意学习,如再错误 失仪,定必予以惩处。”®这一方面说明,满洲官员之中清语生疏者多得已经到了几乎无 法挽回的程度,另一方面声称“如再错误失仪,定必予以惩处”,引见人员必须说清语, 这仍是“定制”,更是惩处清语生疏者的依据。
  2256. 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月,因正白旗汉军都统果勒敏引见千总徐元璞、范一伦两 人面圣时,并不口奏清语,殊属不合。清德宗载沏再度传谕内阁:“向来汉军人员引见, 应口奏清语履历。乃本日兵部引见之千总徐元璞、范一伦、履历竟奏汉语,殊属非是汉 军世历旗籍国语理宜熟谙,嗣后引见人员,务当遵照向例,口奏清语履历,毋得再有违 误,致于重处。”®可见,直到光绪朝,汉军人员被引见于皇帝面前仍需遵照“向例”, 口奏清语履历,否则将会受到严重惩处。
  2257. 由上述可知,直到清朝末年对八旗官员掌握满语清文的“定制”仍在继续,一些觐 见皇帝的官员因在奏对中连自己的简历都无法用清文说清楚,将受到处罚,即便汉军的 官员也仍然在此要求之列。
  2258. (三)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书籍的发展。早在皇太极时期,清朝统治者就开始从 实用的观点,挑选若干汉文经史典籍进行翻译,以满足其事业开拓思想的需求。®清入 关后,基于统治上的考虑,又必须准确地掌握广大汉民的思考模式,于是翻译汉文典籍 的事业乃全面展开,以期能正确地阐释汉文化。随着满、汉交流日益频繁,满文本身在 字汇、语法、句型各方面,也出现重大的进展,促使乾隆时代从事大规模的重译工作。 对此,学界已经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从整体来看,学界对清朝后期满汉互译图书的翻 译出版情况的研究不足。笔者通过爬梳《清实录》的相关资料认为,随着满文的不断发 展,清朝后期的官刻满汉图书互译及出版情况亦有所进步,例如,咸丰六年(1856年), 清文宗奕聍曾对三等侍卫孟保重新翻译的《大学衍义》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康熙年间 满洲新语未备,而今在满文的发展的基础上,满汉合璧,开卷了然。《清文宗实录》卷 208 载:
  2259. 康熙十一年间,我圣祖仁皇帝,特命翰林院掌院学士福达礼等翻译颁行。顾其时 满洲新语未备,引用经史,皆系旧语,对音切字,有未经翻译成文者,又只清文单行, 未及增注汉字。今既引用新语,又成满汉合璧,开卷了然,洵足为士子编摩之助。着将 刊板交武英殿刷印颁行,俾在京八旗及各省驻防,同资讲肄,用副朕稽古同文,精益求 精至意 ®
  2260. ①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41,光绪十三年四月乙丑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册,第247页。
  2261. ②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39,光绪十三年二月壬申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册,第221-222页。
  2262. ③ 天聪九年五月,皇太极颁上谕:“朕观汉文史书,殊多饰辞,虽全览无益也。今宜于《辽》、《宋》、《金》、《元》 四史内,择其勤于求治而国柞昌隆,或所行悖道而统绪废坠,与夫用兵行师之方略,以及佐理之忠良、乱国之奸 佞,有关政要者,汇纂翻译成书,用备观览。至汉文正史之外,野史所载,如交战几合,逞施法术之语,皆系妄 诞,此等书籍,传之国中,恐无知之人,信以为真,当停其翻译。”参见《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3,天 聪九年五月己已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册,第303页。
  2263. ④ 清朝前期的官刻满汉图书互译的详细情况参见“顺、康、雍、乾四朝官方刊刻汉籍满文译本一览表”,载自叶高 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版,第57-60页。
  2264. ⑤ 《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卷208,咸丰六年九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册,第283-284页。
  22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6. 另外,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官刻满汉互译书籍的均有所进步,使作为清代“国语骑 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官刻满汉互译图书事业贯彻始终。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图 书的情况,见附表6。
  2267. 表6:《清实录》所见清朝后期官刻满汉互译图书一览表
  2268. 朝代
  2269. 卷数
  2270. 页数
  2271. 颁布
  2272. 时间
  2273. 书名
  2274. 撰译者
  2275. 刻书
  2276. 机构
  2277. 备注
  2278. 1
  2279. 文宗
  2280. 实录
  2281. 卷二百
  2282. 零八
  2283. 第四十三 册第 283-284 页
  2284. 咸丰六年 九月丁丑
  2285. 大学衍义(amba tacin 1 jurgan be bada rambuha blthe)
  2286. 孟保译
  2287. 穆荫校
  2288. 武英殿
  2289. 满汉
  2290. 合璧
  2291. 2
  2292. 穆宗
  2293. 实录
  2294. 卷一百
  2295. 九十六
  2296. 第四十九 册第513 页
  2297. 同治六年 二月己丑
  2298. 醒世要言 de
  2299. ulhibureoyonggo gisun i blthe)
  2300. 孟保译
  2301. 武英殿
  2302. 满汉
  2303. 合璧
  2304. 3
  2305. 德宗
  2306. 实录
  2307. 卷二百
  2308. 九十
  2309. 第五十五 册第868 页
  2310. 光绪十六 年十月丁 已
  2311. 御制劝善要言 (hanialaha sain be huwekiyebure oyonseo gisun)
  2312. 世祖章
  2313. 皇帝御
  2314. 德宗景
  2315. 皇帝敕
  2316. 满汉
  2317. 合璧
  2318. 4
  2319. 宣统
  2320. 政纪
  2321. 卷二十
  2322. 第六十册 第442页
  2323. 宣统元年 十月壬辰
  2324. 满蒙汉文教科书 (manju monggo nikan tacibure bi the)
  2325. 锡良督
  2326. 荣德编
  2327. 满蒙
  2328. 汉合
  2329. (四
  2330. 册)
  2331. 资料来源:《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
  2332. 录》、《清实录•宣统政纪》(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33. 从上表可见,尽管清朝后期刊刻的满汉互译的书籍数量不多,但是作为推行清代“国 语骑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官刻满汉互译图书的事业能够贯彻始终,亦是难能可贵 的。
  2334. (四)清朝末年满语文的发展。一般认为,清代满语文的衰落呈直线型,而在贯彻 “国语骑射”政策的进程中,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简单。虽然满语文在清代总的趋势是 逐渐衰落,但并不排除在某个时期某个地区其局部向更高层次发展。清朝末年满语文的 发展主要体现在《满蒙汉三合教科书》一书的出版。
  2335. 宣统年间,由东三省总督锡良督办、蒙务局蒙文编译前协领荣德编译的《满蒙汉三 合教科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许多新词汇。从构词法来看,满语新词语的构成基本 上是采用复合构词法,按照满语构词规则将两个以上固有词汇组合成一个新词语,从满
  2336. 103
  233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8. 语固有词汇中挖掘新义,而极少采用锡伯语常用的创造新词和大量借词的方法。例如也 原来的、原本的;理,dagiya/i合成为新词“原理”。生活;Zcarma/nbi保 卫、保护,faaiijire fae 合成为新词“卫生”,即保卫生命之义,等等。由此,
  2339. 屈六生先生认为,“尽管满语中的近代新词语还不够成熟完善,但考虑到当时条件艰苦、 时间仓促,来不及广泛征求意见,又未能得到长期应用和修改补充,出现一些小问题在 所难免。但瑕不掩瑜,从整套《满蒙汉三合教科书》480课而言,能做到这一步已很不 容易。本书主译审荣德先生为满语文在清末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精神可嘉,功 不可没”。®
  2340. 《满蒙汉三合教科书》出版后,影响比较大,吉林满蒙文中学堂即要求采用本教材。 荣德就配送所翻译教科书的状况向东三省总督锡良做了如下汇报:“……又有吉林省满 蒙文中学堂监督曾经来函,求此教科书,拟请可否分发吉林、黑龙江两省满蒙文中学堂 每种各一百册,各共四百册,劝学文各一百册……。”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清末正 值日、俄两国图谋蒙古以及东三省之际,此时强调满蒙汉三文合璧的教学,不仅对于巩 固满洲与蒙古族之间传统的文化认同,而且对于消除满汉畛域以及蒙汉畛域,对于抵制 日、俄两国的侵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341. (五)清末满语文教学的延续。® 1900年清王朝遭受八国联军的重创,清政府被 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迫于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摆脱严重的 政治危机,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宣布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各方面 实行所谓的“新政”,并把“兴学育才”提到显著的地位。慈禧一回北京,就任命张百 熙为管学大臣,恢复京师大学堂的教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清廷应翰林院 侍读宝熙的奏请,将皇族的宗学、觉罗学及八旗官学,改设小学堂、中学堂,归入京师 大学堂办理。同时通令各省驻防旗人官学、书院,一律改为小学堂。®在“新政”的背 景下,满语文教学能否延续下去的确是“国语骑射”政策在清末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吉 林新式旗人学堂为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清政府改学务处为提学司。光绪 三十四年(1908年)秋,吉林提学使曹广桢在吉林省城内设立吉林府劝学所,并把它作 为其它地方的模范。同时,拟定通行吉林的《劝学所章程》,督促各地仿照吉林府劝学 所积极筹建、改良劝学所。®于是,吉林新式学堂渐有起色。以省城吉林为例,已设有 五关、昌邑、白山各小学,还有中学、师范、法政、实业、巡警、陆军,外国语等中小 学校。但旗人教育却较为落后,“独于各旗公立学校尚属缺如。” ®
  2342.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行省裁兵司创建旗务处。旗务处作为吉林行省办理
  2343. ① 参见屈六生:《论清末满语的发展一一兼评〈满蒙汉三合教科书>》,《满语研究》2004年第2期。
  2344. ② 辽宁省档案馆藏:《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发放教科书札》,宣统二年二月。转引自于逢春、刘民:《晚 清政府对蒙古族的国语教育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2345. ③ 参见于逢春、刘民:《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国语教育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2346. ④ 参见刘彦臣:《清末吉林新式旗人学堂及满文教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2期。
  2347. ⑤ 参见马鸿儒:《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述评》,《历史档案》1993年第4期。
  2348. ⑥ 参见《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93,光绪二十八年正月癸酉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8册,第520页。
  2349. ⑦ 参见[清]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学务》卷9,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1414页。
  2350. ⑧ 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十旗为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的详文及吉林行省的批文》,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参见潘景隆、 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23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2. 旗人事务的重要职能部门,“普及旗人教育”、“兴学育才”是其主要职责,“职处自创办 之始,即设立宣讲所,按期演说,仰承谕旨,以教育普及为宗旨。数月以来,风气渐开, 各旗人等,亦颇以兴学育才为急务。” ®在各级地方旗务承办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吉林 各地掀起了兴办旗人教育的热潮,吉林、伊通、拉林、阿拉楚喀、宁古塔、三姓、双城、 伯都讷等地,都纷纷开办了新式旗人学堂。其中,教授满语文的新式旗人学堂主要有:
  2353. 1. 满蒙文中学堂。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月从省城外国语学堂独立出来,有 教习九名,其中满文监学…名,满文教习两名,学生120名,分为三个班,其中满文学 生定额40名,分为一个班。其办学宗旨,“在造成能通满蒙文人才,可以研究高深满蒙 语文,以为升入满蒙文高等学堂之预备”。@
  2354. 2. 十旗公立两等小学堂。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6月开办,由省城十旗两营子 弟100人,外城旗人以及汉人60人,共160人组成。全校分四班。办学宗旨,“造就吉 省其人子弟,为致身治生之基础”。®
  2355. 3. 满蒙两等小学堂。系由省城清文官学及蒙文官学合并后成立,于宣统元年(1909 年)6月正式开班,共有学生40人。其办学宗旨是:“造就满蒙小学生之资格,立中学 之基础,养成异才,以裨要政”。®
  2356. 4. 双城满蒙文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双城旗务承办处“拟于双城设立满蒙文 小学堂一处,延用普通满蒙汉文教员,挑选年龄合格者入堂肄业。所有堂中规则课程, 悉遵照省城满蒙小学堂章程,用期完善”。®
  2357. 5. 三姓清汉蒙养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姓副都统将关帝庙院内西庑厢 房,辟为满译官学堂,“专诲旗民官庄人等子弟清文国语,并体操笔算,教习依旧教读”; 将关帝庙院东边正房屋五间,辟为汉文官蒙学堂,“特请品学兼优满汉人教习二员,照 以新式教诲旗民官庄人等子弟汉书及体操笔算”,合称“清汉蒙养学堂”,定额为四十名 学生。©
  2358. 6. 伯都讷官立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伯都讷副都统奉旨“特设国语清 文为专科学堂”,将原设汉官学改为官立小学堂,“派八品印务笔贴式富克精阿,八品驿 站笔贴式翰章阿,蓝翎印务笔贴式文祥等以董其事”,暂以学生六十名为定额。®
  2359. 关于旗人学堂应该开设的课程,1902年,清政府颁布张百熙主持的“壬寅学制”曾
  2360. ① 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十旗为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的详文及吉林行省的批文》,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参见潘景隆、 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2361. ② 吉林省档案馆藏:《满蒙文中学堂教务长顾德保为筹建校舍及办学方法的禀文》,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五日。参见 潘景隆、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70页。
  2362. ③ 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十旗为创办公立两等小学堂的详文及吉林行省的批文》,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参见潘景隆、 张镟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2363. ④ 吉林省档案馆藏:《满蒙高等小学堂暂定章程》,光绪三十四年。参见潘景隆、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 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2364. ⑤ 吉林省档案馆藏:《双城旗务承办处为筹拟牧荒拨归学田经费给省旗务处的呈文》,宣统二年三月十九日。参见潘 景隆、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页。
  2365. ⑥ 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全省旗务处为三姓改设清汉蒙养学堂暨有关经费事宜的呈文》,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七日, 参见潘景隆、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2366. ⑦ 吉林省档案馆藏:《东三省总督、吉林巡抚为将伯都讷可垦硗薄地亩及碱甸所收租赋拨作开办旗人学堂经费的咨 文》,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参见潘景隆、张璇如主编:《吉林旗务生计》(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天津 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2367. 105
  23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9. 有相关规定,但并未实施。次年,在张之洞的实际主持下,清政府修改颁定了另一部学 制一一“癸卯学制”。它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推行,也是一直沿用到清 末的一部学制。在这部学制中规定中学学堂的学制为五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修身、读 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 画、体操等十二门。而从吉林满蒙文中学堂的授课表来看,该学堂将学部所规定的中等 学堂中的“外国语”、“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等三门课程替换为“满蒙语文”。 在该学堂的五年制“每星期授课表”中,“满蒙语文”每星期的钟点数除第四年为十外, 其余四年每星期的钟点均为十一,而其他九门课程每星期的钟点数共为二十五,满蒙语 文每星期的钟点数占全部钟点数(三十六)的近三分之一,可见该学堂对满蒙语文教学 的重视程度;就“满蒙语文”的教学内容而言,从第一年的“字头、外联字、单语、虚 字解”开始,循序渐进,到第五年应达到“四书缀语浅近翻译”的程度。见表7、表8:
  2370. 表7:满蒙文中学堂第一年每星期授课表
  2371. 学 科
  2372. 程 度
  2373. 钟点
  2374. 修 身
  2375. 摘讲陈宏谋五种遗规
  2376. 读经讲经
  2377. 《春秋》《左传》每日约读二百字
  2378. 中国文学
  2379. 读文、作文、习楷书、行书
  2380. 满蒙语文
  2381. 字头、外联字、单语、虚字解
  2382. 历 史
  2383. 中国史
  2384. 地 理
  2385. 地理总论及亚洲总论、中国地理
  2386. 算 学
  2387. 算术
  2388. 博 物
  2389. 植物、动物
  2390. 图 画
  2391. 自在画、用器画
  2392. 体 操
  2393. 普通体操、兵器体操
  2394. 合 计
  2395. 三十六
  2396. 资料来源:《官立满蒙文中学堂酌拟学堂章程及授课表》
  2397. 表8:满蒙文中学堂五年制学生满蒙语文应达到程度一览表
  2398. 科目
  2399. 学年
  2400. 程度
  2401. 钟点
  2402. 满蒙语文
  2403. 第一年
  2404. 字头、外联字、单语、虚字解
  2405. 十--
  2406. 满蒙语文
  2407. 第二年
  2408. 四书級语浅近翻译
  2409. 十-
  2410. 满蒙语文
  2411. 第三年
  2412. 经书缀字、语录翻译、蒙文字头、蒙 文单语
  2413. 十一
  2414. 满蒙语文
  2415. 第四年
  2416. 经书缀语、古文翻译、蒙文单语、蒙 文法程
  2417. 满蒙语文
  2418. 第五年
  2419. 四书缀语浅近翻译
  2420. 十一
  2421. 资料来源:根据《官立满蒙文中学堂酌拟学堂章程及授课表》整理。
  2422. 106
Advertisement
Add Comment
Please, Sign In to add com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