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Guest User

Untitled

a guest
Jan 31st, 2015
264
0
Never
Not a member of Pastebin yet? Sign Up, it unlocks many cool features!
text 12.78 KB | None | 0 0
  1.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2. 一、内环境
  3. 1.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4. 2.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就是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组成,它们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物的直接环境。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③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的直接生活环境。
  5.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6. 4、细胞作为—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7. 5.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导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8. 6.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叫做稳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 二、神经调节
  10.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1. 2. 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部分组成,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12. 3.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膜和突触后膜。一般由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或树突相接触而构成。所以突触类型可分为: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
  13.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4. 5.兴奋的传导: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局部电流的方向是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正电荷向兴奋部位负电荷传递,膜内由兴奋部位正电荷向未兴奋部位负电荷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②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递质来传递的。传递过程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经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15.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脑中高级中枢通过低级中枢发出神经调控机体各部位的生理活动。
  16. 三、体液调节
  17.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等)通过体液运输,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调节。
  18. 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即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9. 3.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0. 4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的作用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索(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21. 5.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2. 6.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3. 7.激素作用的机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而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24. 8.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5. 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a. 不同点: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b.联系: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使机体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26. 10.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7. 四、免疫调节
  28. 1.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后者主要是指由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9.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免疫细胞。它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骨髓发育成B细胞。
  30. 3.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31. 4.抗原是指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32. 5.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由效应B细胞(或者说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包括凝集素和抗毒素。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乳汁中。
  33. 6.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的阶段。
  34. 7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35. 8.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低时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36. 9.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源,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源。
  37. 10.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HIV引起的,其病毒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
  38. 五、植物的激素调节
  39. 1.激素的特点:①微量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40. 2.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41. 3.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即只能单方向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42. 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a.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别为10-10、10-8、10-4(mol/L)。
  43. 5.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44. 6.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45. 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46. 六、种群和生物群落
  47.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48.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9.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50.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1. 5.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52. 6.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入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53. 7. 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取样调查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54. 8.年龄组成的类型:(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55. 9.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a.理想条件下的“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b.自然条件(有限条件)“S”型增长特点: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
  56. 10.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57. 11.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58. 12.群落特征: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9. 13. 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镶嵌分布)等方面。无机环境—决定—植物分布—食物、栖所—动物分布。
  60. 14.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61. 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62.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Advertisement
Add Comment
Please, Sign In to add comment
Advertisement